十项调研推动国酒茅台科学发展上水平

2009-11-21 05:29袁仁国
山花 2009年21期
关键词:国酒茅台科学

袁仁国

“茅台馨香醉万国,一瓮明珠,漫天春色。赤水碧波浪千叠,酒王擎柱,地灵人杰。金榜桂冠翩如蝶,扶摇直上,追日逐月。高处胜寒从头越,十项调研,再创伟业。”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我填了这首《一剪梅·国酒茅台》。体现了我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需要有开放的眼光,全局的意识、统筹协调的观念,能跳出短期行为,顺应历史,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态,给国酒员工带来福祉。

今年茅台集团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委的要求,把加强党性修养和树立优良作风建设体现到深入调研和推进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公司党委成员坚持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深入调研、带头查找突出问题、带头撰写分析检查报告,以务实的作风为党员干部职工做表率。班子成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了十项调研报告,进一步推动国酒茅台科学发展、再创国酒事业更加灿烂辉煌——

2009年1-7月,茅台集团白酒增长16.42%(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同比增长22.67%),白酒销量同比增长7.11%(其中茅台酒销量同比增长9.71%);销售收入(含税)78.79亿元,同比增长18.51%,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42%,利税合计同比增长31.28%;上交税金26.50亿元,同比增长9.86%,在国酒茅台更好更快发展上见到了新成效。

务求实效:十项调研为国酒茅台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胡锦涛总书记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根据中央和贵州省委的安排部署,茅台集团列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批成员单位。茅台集团从3月13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以来,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员工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实际,创新提出了“发展壮企、改革促企、质量立企、管理固企、环境护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文化扬企、安全稳企、和谐旺企”十项调研课题,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

茅台集团党委针对企业“经济总量小,整体环境弱”的厂情,班子成员在深入学习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十项调研报告。可以这样认为,十项调研报告提出的“十个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既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色彩,又彰显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科学发展实践特色——

发展壮企。茅台集团在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已连续实现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从宏观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实现新的战略目标,坚持“一品为主,多品开发,继续做好酒的文章;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理性拓展发展天地”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十种阻力,求真务实,坚持走茅台特色发展之路,发展酒业相关上游产业,开拓下游产业,以保护改善环境为着力点,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建立起清晰明确的品牌战略,层次合理的品牌构架,主次分明的目标市场。通过促进子公司融资上市,参股控股其它上市公司、投资国债市场,投资能源资源,兼并其他酿酒企业低成本扩张等手段,努力打造以产品市场专业化整合、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产业资本运作平台等为主体的茅台控股集团。

改革促企。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公司以发展战略和核心理念为依据。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优化组织架构;通过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和管理效率;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完善公司中级管理人员管理、提拔及聘任办法;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实行评聘两条线;探索员工技术成长通道的新路子。大量培养有理论懂技术的生产骨干。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制和激励机制。以利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极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企业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质量立企。“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作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的贵州茅台酒,之所以如此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具有的卓越质量。国酒人始终把质量看作企业的生命线,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树立起“以质求存。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把多种现代实用技术在传统工艺中充分应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人才、检验人才队伍。在新的时期,公司结合生产、管理、工艺、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工艺管理和操作的规范及完善,进一步建立及规范质量、转摘于华夏酒报转于cnwine文章来源:cnwinenews.comnews.com·中国酒业新闻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公司持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管理国企。针对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树立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化、细化卓越绩效管理,不断修订各岗位专项考核指标,不断改进和细化绩效考核,大力推广应用5S管理、6西格玛、精细化管理、敏捷型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大信息化融入工业化的力度,明确了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关键领域。拟定了机关实行大部门制,生产车间分片区管理的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管理、营销水平。使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环境护企。独特的佳酿工艺,依赖于赤水河和茅台镇,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铸就了茅台的国色天香。国酒茅台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从企业环境因素识别、控制到污染治理,不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加强茅台酒原产地域及赤水河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实践“生态立企”战略,服务国酒事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坚持打造良性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茅台集团发挥国企带头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技兴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企业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公司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水平,依托现有的科技项目,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加大企业技术中心、贵州茅台酒(白酒)检测实验室等相关科技开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完成了贵州茅台酒和酱香型酒国家标准的制订,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方式掌握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形成了行业领先的科技开发软硬件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加快了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探索循环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人才强企。人才资源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注重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注重员工与公司同步发展,人力资源工作

取得一定成绩。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中级管理人员定编、业务技术领域人才管理、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工资管理、员工教育培训教育中长期规划、创建茅台学院、技术技能人才返聘、师带徒活动的广泛开展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办法,为今后的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以利于优秀员工脱颖而出,有利于关键岗位留住人才,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文化扬企。国酒茅台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启蒙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公司文化载体软件建设上也持续进步,并且取得了成效。目前公司文化载体包括《茅台酒报》、“国酒茅台电视台”、广播、“有限公司网站”、“股份公司网站”、“茅台党建网”、“国酒工运网”、“国酒青年网”、《世界之醉》书刊、《国酒书画》画刊、专业演出团队“艺术团”、“国酒文化研究会”等。公司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企业文化的载体功能,形成“大宣传、大文化”的工作格局,布置安排做好“三个一”工程,即拍摄一个宣传片,介绍茅台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深厚的国酒文化底蕴;出版一本书,反映建国60年来茅台集团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拍摄一部电视剧,系统反映茅台百年老店的传统文化和发展史。

安全稳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全民关心、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生产安全、放心的食品是企业的神圣职责。国酒茅台围绕食品安全、防火防爆、社会稳定、道路安全和廉洁从业这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国酒人一如既往地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公司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高标准的质量体系和检测体系,建立建全监管体系,为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让党和政府放心。同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三项建设”,落实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建康监督管理,构建平安国酒。

和谐旺企。茅台集团在跨越发展的同时,在构建和谐企业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内人与人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等四个方面的和谐。对9个方面的22个具体问题,提出了工作实施对策。国酒茅台坚持“以人为本”,秉承“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价值观,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和谐。国酒人把经销商、客户、供应商、消费者视为恩人和上帝,坚持“行动换取心动,超值体现价值”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工作,不断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分享”。公司党委把加强党性党风建设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凸现企业社会责任,彰显了国酒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情怀。

突出特色:十项调研使国酒茅台呈现一派生机蓬勃景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要创新。现代化的企业,更需要产生创新的动力和土壤。茅台集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十项调研报告成果,不仅是一种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企业管理、企业科技、企业文化上的系统理念创新,而且是一种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的可操作体系。

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是国酒茅台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十项调研报告鲜明地贯穿了这个主题一“更加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更好更快发展。做强做久茅台”。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立意要高远。茅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酒,也是我们国家少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茅台酒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茅台酒是国内白酒行业唯一集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于一身的健康食品。只有登上峰顶,才有眺望更高巅峰的宽阔视野和持续攀越的气魄。我们从不自满,更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摈弃“小富即安,小胜即欢”的狭隘观念,登高望远,向高的发展目标发起新一轮的“冲刺”——这是茅台应对市场竞争中,巩固国酒地位,保持行业领先,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定位要准确。茅台酒作为中国的国酒,是悠久的历史铸造的,是独特的工艺酿制的,是由厚重的文化铸造的,是历史功绩铸造的,是开国元勋钦点、历届领导推崇的,是人民群众公认的。茅台酒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是外交酒、军酒、壮行酒、庆功酒等。“酿造高品位的生活”,不仅是国酒茅台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是国酒茅台的企业价值观。茅台将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奉献最优质的服务,创造最高的消费者价值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因此,茅台集团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科学发展思路,明确了“做强做久茅台”的战略定位和“三步走、三跨越”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即2010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达130亿元,2015年销售收入达260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

三、措施要独到。茅台酒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数千年酿造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优秀品牌。结合实际,在战略上侧重于解决企业如何应对外部、行业、竞争三大环境变化,以及提高内部能力所需核心要素。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确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发展方向。我们致力于打造“绿色茅台、转摘于中国from:中国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当地邮局可订阅酒业新闻网酒业新闻网人文茅台、科技茅台”,“世界上最好的蒸馏酒”。我们有责任把茅台这个民族品牌发扬光大。使股东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使世界通过茅台对中国文化更加敬仰。

四、保障要强化。领导干部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必须在思想和工作作风上做到“四有”:一要有“爱”的意识,常怀敬畏和忧患之心,要热爱员工群众,经得起员工群众的评判,不以权谋私;二要有“快”的节奏,发扬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遇到困难不推诿、不等待。遇到机遇要抢时间、争速度、讲效率的精神加快发展;三要有“实”的作风,工作政绩从来不靠空谈,只靠实干。领导干部更要以身垂范,做实干的模范;四要有“学”的激情,“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不学习就没有开阔的视野、知识经验的储备、正确的决策。各级干部不论年龄、不论职务高低都要强化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激情,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用知识的力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茅台集团自开展十项调研活动以来,共召开公司级的座谈会40次、课题讨论50次,发放调查问卷1400余份,参加调研的公司及二级单位班子成员达220人,公司各基层党组织也纷纷开展了针对性较强的主题调研活动,公司各级领导班子确定的210个调研课题中。目前已基本完成。

茅台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4月14日,中央第五巡回检查组组长陈光林听取公司汇报后指出:茅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的景象,有鲜明的特点。

5月23日,中央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办公室指导协调组三组组长孟凡良到茅台调研时指出:茅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色突出”。

6月26日,贵州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十七指导检查组组长李苏其在第二阶段工作交流研讨会上说:茅台集团积极开展“讲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第二阶段的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还注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活动,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焕发企业的干劲。整个活动开展非常有特点和亮点,企业基本做到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车有所停”,员工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8月11日,贵州省委第十七指导检查组在遵义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工作交流研讨会上,茅台集团从务求实效,“四下功夫”稳步推进整改落实;同心协力,“六项举措”确保企业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对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追求卓越:十项调研推进国酒茅台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酒茅台在连续十年跨越式发展、提前实现“百亿集团”目标后,从未松懈斗志,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契机。以强化科学发展意识为重点,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推动科学发展为根本,把学习实践活动与“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相融合。十项调研更使国酒茅台科学发展熠熠生辉,炉火纯青。

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又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把国酒茅台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茅台集团党委、各成员单位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阶段,集团公司党委继续把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向深入,着力推进思想大解放。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个别走访、设立意见箱、开通电子信箱等多种方式,共收集到意见建议900余条,梳理后有78条被采纳,将分解到相关部门落实。针对这些意见建议,公司党委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班子成员通过开展谈心交心、相互交换看法统一思想,明确了企业战略定位和国酒茅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上下共识,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职工“做强做久茅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国酒茅台要在“选人、育人、用人”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以才兴企,人企共进”的人才观,建立合法良好的劳资关系及全面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体系;大力营造良好的员工学习成长环境,注重员工成长需求和个性发展,拓宽干部员工成长的发展通道。

在市场经营中,国酒茅台创新实践“八个营销”策略,保持了茅台酒良好的销售势头。5月4日,国酒茅台牵手上海世博会。成为上海世博会白酒行业唯一高级赞助商。6月3日,茅台与全球最大的干邑经营世家——法国卡慕酒业集团签署了第二阶段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海外战略合作步伐,成为中国首个进入全球免税市场的酒类品牌。6月2日,国酒茅台设计投资13亿元的“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开工建设。

多年来,国酒茅台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营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打假保知工作不断拓展,系列酒经销方式进一步改革,把以前靠各省、市、自治区的糖酒公司单一的销售模式过渡到设立全国总经销,并把传统的销售模式向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广转变,形成了独步中国白酒业界的“茅台模式”。如今,茅台全国经营客户已达1143家,并在国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机构,销售片区也由最初的6个发展到28个。

2008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含税)107.73亿元、净利润27.34亿元、上交税金41.4亿元,企业总资产达207.25亿元;分别为10年前的13.65倍、25.69倍、15.62倍、10.78倍。同时,茅台酒产量突破两万吨,提前两年实现了打造“销售百亿集团”的发展目标。2008年,在胡润中国品牌榜上,茅台以440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九;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排行榜中,茅台名列第363位,为全球饮料行业排名的第九位,是中国饮料行业唯一上榜的企业;在《福布斯》全球上市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华夏酒报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中国酒业风向标3-189当地邮局可订阅公司2000强(Forbes Global 2000)排行榜中,茅台较2007年再进608席名列第1253位,在15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蝉联食品饮料企业第一名。

2008年,茅台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利税、利润、上缴税金、股票市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同行业榜首,成为真正的行业排头兵,其股票市值接近其他白酒上市企业市值的总和。同时,茅台酒基酒产量也从1998年的5365吨、2003年的1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2.04万吨。

积极努力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2009年5月26日,国酒茅台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在京发布,标志着国酒茅台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金融危机,茅台集团在2009年初公开承诺:集团的核心企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不裁员、不减薪。今年还要面向社会招工。从6月6日起,招录1100多人(含14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有序推进。公司还在内部建立起“困难员工补助基金”、“115国酒员工爱心基金”、“员工互助基金”、“有机高粱基地建设”、“党员互助基金”,积极开展“双万帮扶”、“党建扶贫”结对帮扶,号召各基层组织、生产班组以“城乡支部结对手挽手”、“春晖助学”、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到敬老院慰问、对有机高粱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有机肥料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等为载体,广泛开展“四联四帮”活动,5月以来,仅公司基层组织自发开展的帮扶活动就有39次。捐款31.31万元。

从1998年以来,国酒茅台向贵州省困难企业送温暖,为残疾人保障基金、慈善总会、见义勇为基金捐款,开展党建扶贫、希望工程、春晖行动,支持社区建设、参与修建公路等共出资2.66亿元,支持社会文化体育事业和国防事业1.31亿元。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国酒茅台第一时间向四川省政府发去慰问信,并向灾区捐款500万元。同时,广大员工踊跃捐款300多万元,义务献血5488ml,交纳特殊党费、特别团费64.1687万元。迄今为止,国酒茅台已累计向灾区捐款3934万多元。2008年以来,公司还向省“送温暖基金”捐赠107万元,向贵州省慈善总会捐款343万,出资150万元参与省国资委系统“慰问困难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1998-2008年,国酒茅台各基层自发组织的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就有678次,捐款金额达2160多万元。2005年,国酒茅台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

长期以来,茅台集团坚持把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丰硕成果。2008年。集团公司本部员工人均收入突破6万元,员工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员工拥有私家小轿车1600多辆。各子公司员工的福利待遇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其中,习酒公司员工收入10年增加了8.1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国酒事业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在唐人孟浩然描述的这般诗情画意中,全体国酒人认真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委的要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应对金融危机,切实做好“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工作;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十项调研推进企业实现持续科学发展;为市场酿造出更多更好的美酒,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争取新的荣光;国酒茅台科学发展的百花园一定会异彩纷呈。无限风光!

猜你喜欢
国酒茅台科学
牙科界茅台来了
辣椒之争
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
“国酒茅台”改名了
“国酒茅台”改名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李白赋诗 宋瓷真迹——国酒故里 产品极具收藏价值!
李白赋诗 宋瓷真迹——国酒故里 产品极具收藏价值!
茅台直销 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