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途径

2009-11-25 06:41刘劲哲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加工业加工农产品

刘劲哲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途径主要有: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以食品精深加工作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主干;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品牌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国际标准完善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负:构建营销体系,发挥协会作用,提升服务水平等。

关键词: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途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总体上看,不仅是科技落后,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落后,还有一系列来自内、外部的不利因素。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问题较多,分析其原因,有我国农产品加工起步晚,底子差等客观因素,政策扶持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政策扶持不到位表现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性支持不到位,扶持重点游离于农民增收之外;农加工企业税负相对较重等:造成企业发展资金匮乏,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综合利用率差;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建设滞后;基地建设特色不突出,缺乏知名品牌。尤其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工艺提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与引进、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基地建设等方面,还缺乏有力度的专项支持。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途径主要有:

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

从目前的情况看,关键在于落实。扶持农业的政策不能说少,但往往落实不到位。自2004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农业,如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每年的文件都有扶持农产品加工的内容。其他文件则更多,但“三农”仍是“问题”,优惠政策并非都能真正落实到位,贷款难、税负重,仍然是众多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生存的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实际上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并且存在结构不合理、体制不完善、投入地区不平衡等许多问题。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从金融支持和财税扶持等方面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技术进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等。

以食品精深加工作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主干

农产品加工包括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烟草、纺织业、服装、皮革、木材、家具、造纸、印刷材料、橡胶等12个行业。其中,食品工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直接制约着农业发展,是农业的导向工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优化,国民营养与健康,都有待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食品工业是永恒的工业,农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农产品加工应以龙头企业为主干。国务院农业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要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劳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强农产品加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全可以带动一片,搞活一方。按照“突出重点,多元启动,群体发展”的原则建设和扶持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要通过龙头企业调整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理顺农产品流通组织、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等。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和扶持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并增强对农民的信息和技术指导,最终形成市场组织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品牌企业

要按照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主导产业要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实现规模效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是微利企业,利润的积累主要靠规模效应,通过量的扩张降低成本,提高资本收益率。因此要依靠资本的积聚和集中,通过购并企业,集约要素的投入,低成本扩张企业的规模。主导产业扩张中要培育优势产业。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体,但是企业不能老搞多元化发展战略,要走专而精、精而特、特而新的道路,实施资源经济一产业经济一资本经济一品牌经济跨越工程,广辟资金来源,发挥集团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集团产业建设。对中层职工可以量化一定股份并同时让其配股,形成联股联力联心和内部人创业的格局。主导产业要培育产业品牌,培育企业文化。提高知识产权比重,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实施稀缺化、差异化战略。优先发展品牌企业,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千方百计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好的品牌树立公司和产品形象,是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共同点。因此,应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从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以及品牌经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增强国人的品牌观念、创名牌意识和保名牌行为。

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同时,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把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

环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坚持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工程。各级科技部门掌握的三项科技经费,也应安排一定的比例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造就一个重视技术投入,鼓励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项新技术融入农产品加工业中,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由科研单位和创新型企业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组成的技术开发体系、各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构成的推广服务体系、高等院校与专业培训机构组成的技术培训体系,以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科技管理体系。各行为主体间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促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首先优先开发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鼓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能力。

按照国际标准完善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中,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世界上许多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已多年,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通过“标准”这一壁垒将不合标准的农产品拒之门外。也就是说,没有标准化这一“通行证”,我国的农产品根本没有机会参与竞争,而国外的优质农产品却能长驱直入。因此,应根据不同进口国和地区的需要,以国际市场标准为准绳,为不同地区和国家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以优质获得稳定的客户和市场,千方百计满足客户要求,严格执行进口商提出的质量标准,增加加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数量,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分品种、分行业逐步清理现有农产品加工标准,加快制(修)订农产品加工标准的步伐,引导企业推行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ISO族系体系等,加强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大农加工国际标准跟踪力度,加强对重点国家地区农产品标准的动态分析。

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鉴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原料价高质低的情况,各地要根据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体系注重坚持以各地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核心,合理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生产布局。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带区,打造区域化的农产品加工业“块状经济”,形成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布局。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将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国家要出台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生产基地的质量检验与监督,使农产品适应加工业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

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负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过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民工就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有相应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税收优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还面临着增值税高征低扣的现象,即农产品深加工所用原材料进项税抵扣率为13%,产成品销项税率为17%。因此,对于农副初级产品耗用量大的深加工企业来讲,无疑增加了较大幅度的税负。国家要给予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税收政策倾斜,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多属于传统的低附加值、低利润、劳动密集型企业,但在解决就业问题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较大。为此,要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合理调整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税收问题,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值税改为征扣同一水平,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营销体系,发挥协会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服务时代”,发达的农产品加工制品流通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沟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是构筑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强市场信息、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批发市场升级,积极改造农贸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经销企业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推动规范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其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不断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继续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政策。要强化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各地政府应重视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的建设工作,成立各级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把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农产品加工业为食品工业提供中间原料,食品工业为农产品加工业消耗产品及半成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市场情况的分析,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网的指导,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项目、政策等全方位的服务。构筑县、市、省和国家多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络;积极探索开展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信息化试点,建立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信息预警机制。加强行业协会服务,积极鼓励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专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解决行业内部矛盾,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逐步规范化。

猜你喜欢
加工业加工农产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农业部部署扎实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