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阳逻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2009-12-02 10:20张新美李莉娜操建闻
金融经济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钢材关联

班 蕾 张新美 李莉娜 操建闻

1.主导产业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是指这样一些部门“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或至今尚未开发的资源的潜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 主导部门不仅本身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而且能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从目前国内的理论界来看,对于什么是主导产业,由于不同的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期得出了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

2.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2.1产业规模基准

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其产业规模必须足够大。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产业的绝对规模,产业在区域内的相对规模和产业在全国或更高层次区域中同类产业的相对规模。只有这三个层次意义上的规模同时都大,才能表明主导产业真正形成。

2.2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技术进步速度较快是主导产业所必须具备的特征。生产率上升率是指产业产出与全部投入要素之比的增长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它反映了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程度。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越高,其生产率提高的能力和潜力就越大,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越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可以用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指标来衡量一个产业是否为主导产业。

2.3产业关联度基准

该基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的。所谓产业关联效果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关程度。从投入产出表出发,可以分别计算产业的前向关联效果和后向关联效果。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强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选择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对其前、后向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这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时发展。

2.4需求收入弹性基准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人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对某一产品需求的变化。某社会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等于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弹性大于1的,即为富有弹性,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增加更快;弹性小于1的,为缺乏弹性,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相对减少。显然,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有着巨大社会需求量,即主导产业。

3.武汉阳逻开发区主导产业概况

3.1阳逻的区位优势

阳逻新城位于武汉市东北部,西距武汉中心城区20公里,南滨长江,江宽水深,良港天成。阳逻长江大桥于2007年12月建成通车,通过阳逻大桥,武汉绕城公路将穿越新城,并与京珠、沪蓉高速公路联为一体。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夹境而过,汉口空军机场(阳逻境内)即将试航。目前已具规模的阳逻港既是武汉通向沿海地区的水路咽喉,也是华中地区对外联络的水上门户和最重要的深水集装箱港区。阳逻集水、陆、空交通于一体,尽显武汉九省通衢优势。

阳逻是天然的深水港,港区常年水深7—15米,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目前,阳逻港货源辐射河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一些新兴业务如港口仓储、转运、保税、加工以及转口贸易等正在快速兴起。

3.2阳逻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讲,阳逻重工业基础雄厚。开发区内有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阳逻电厂,目前装机240万千瓦,四期完成后将达440万千瓦。国家“西气东送”的调拨站已在区内动工兴建。阳逻经济开发区正在逐步形成以阳逻电厂为骨干的电力能源产业,以武钢钢材深加工基地、武船重工为骨干的钢铁深加工产业,以一棉集团、江南集团为骨干的纺织服装产业,以亚东水泥、新世界建材为骨干的新型建材产业,以台湾升阳食品、武汉中百配送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国家稻米交易中心为骨干的港口物流产业。一个新兴的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3.3落户区内的大企业

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由香港(中国)基建集团和武汉阳逻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有限公司建设经营,是阳逻开发区的“龙头”项目。第一期第一阶段总投资1.7亿元,第二期投资1.05亿元,2006年10月建成投入营运。现集装箱转运吞吐能力达到25万标箱,2006年集装箱中转量实现10.2万标箱,2007年全年实现15万标箱。

华中华能武汉阳逻电厂。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中电网公司、武汉新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在华中地区兴建的一个大型火力发电厂。一、二期工程总投资为54.5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时。自并网发电以来,经营形势良好,2004年发电60.4亿千瓦时,2005年发电67亿千瓦时,2006年发电80多亿千瓦时,完成产值24亿元。

武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由武钢集团在阳逻开发区兴建钢材深加工基地,是武钢集团对所属冶金公司旗下八个生产厂进行改制、重组、搬迁,是落户阳逻开发区的一个大型钢材深加工企业。该项目总投资99亿元,用地5000亩,项目分为两个片区,分别位于阳逻开发区西港区和北部工业园区。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武钢江北(阳逻)基地总加工能力达344万吨/年,年产值达210-250亿元,年税收超过12亿元(按综合税率6%计算)。

武船重型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武昌造船厂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02年正式落户阳逻, 2006年完成产量6.8万吨,实现税收1240万元。预计到2010年市场开发总量将达到20万吨,年均增长25%。

此外还有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重型冶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武汉江南阳逻纺织厂,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武汉浦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

4.阳逻开发区主导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4.1未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主导产业

目前,阳逻地区的优势产业被定位为能源产业与钢材加工产业。但长期以来,阳逻产业发展缺乏规划,规模过小,发展无序。以能源产业为例,华中华能武汉阳逻电厂2006年的产值己达到24亿元,而当年新洲区的工农业总产值为 91.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则为43.1亿元。阳逻电厂的产值占到全区的1/4强,规模以上工业的一大半。但是,阳逻电厂的产值增幅19.4%,尽管相比较新洲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增幅13.6%为高。但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值增幅相比,则低出一半有余。并且也未达到区内优势的条件。电力能源产业在现阶段难以达到作为主导产业的标准。钢材加工产业目前崛起势头强盛,但整体来看,钢材加工产业总的产值还不足以与能源产业相抗衡,亦不足地区工业产值的15%。但以武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和武船重型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钢材深加工产业显示出了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武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公司预计2009年底以前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总加工能力达344万吨/年,年产值达210一250亿元,年税收超过12亿元。这也是钢材深加产业被人们所看好的重要原因。本文建议,目前可将其看作潜导产业,通过合理的规划引导,有望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4.2阳逻地区产业关联度不够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能源电力产业的关联性较强,几乎所有的工业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然而事实上,阳逻电力能源产业没能如同其庞大的产值一般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同步兴旺,这显然是对资源的利用不足。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电力能源产业链没有完全建立,阳逻电厂的下游产业水泥、石膏板还在建设或完善中。例如阳逻现有的水泥企业,湖北蜗石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规模太小,经营能力不足。而大型的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的基础设施还在建设,公司并未正式投产。与其相类似的还有北新建材,该公司处于和亚东水泥一样的前期建设状况中。而且,尽管电力能源产业拥有较强的关联性,但阳逻电厂的关联主要途径是向下关联,即通过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电一粉煤灰一脱硫石膏一水泥和电一脱硫石膏一石膏板的产业链。而其最主要的上游关联煤炭工业在区域之外,下游关联电力配送则是满足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电力需要,即大部分产值实现在阳逻地区以外,而与阳逻本地的产业没有关联。因此,尽管与阳逻电力能源的相关的产业并不缺乏,而且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积极意义,但阳逻的整体产业受到电力能源产业的影响力较为有限,没有显现出产业链的巨大关联效益。以电力能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存在较大的难度。

钢材深加工产业在阳逻具有形成关联产业链的天然优势,武汉整体的钢材加工业拥有极高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但在阳逻部署的产业里,以武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钢材产业链目前还处于前期投资建设阶段,尚不及够成熟,规模上还不足以产生较大影响。不过,结合上一节的分析,充分说明阳逻钢材深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强劲的产业带动力。如果该产业链顺利建成,与武船重工将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

4.3产业生产率上升率不足

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越快,越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在传统产业里,过去对知识技术的应用一直比较欠缺,阳逻地区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企业对创新的投入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也比较薄弱,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其实,传统产业同样需要科技的支撑,以便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

武汉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科教中心,这理应是阳逻地区R&D的区位优势。然而阳逻地区的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尚未建立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系统要素之间的知识和技术流动渠道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下,有限的创新资源被大量浪费。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脱节,大多企业一味节约成本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环节。同时,政府各部门间面向创新系统的工作也缺乏应有的协调,而简单地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入区,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5.阳逻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策略——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阳逻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笔者认为科学、合理地对制造业进行选择并培育壮大,能够促进阳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

5.1选择原则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生产资源密集度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注重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专业化。二是市场需求原则。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收入需求弹性大的项目,可成为主导产业。三是关联性强原则,即一个产业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产业相联系,对区域内其他产业有强大的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作用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5.2培育策略

在武汉的城市产业布局中,沌口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光谷重点发展光电产业,而阳逻则成为武汉乃至湖北的制造业、重工业的加工厂。若想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根本的培育策略是在阳逻地区建设制造业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柔性集聚,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柔性专业化分工、结成紧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空间产业组织体系。

对于阳逻地区,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聚集效应来安排项目,在区内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尤其是钢材、能源产业,一方面要巩固完善原有的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对新进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完善网络体系。针对当前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尤其是要积极为正在或准备进入阳逻的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务,以增加这些企业的当地植根性,促使其能够在当地发展下去。

5.3发展条件

打造制造业成为阳逻的主导产业,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有经济实力的龙头载体。龙头载体一般是规模较大的1—2个企业。运用经济学中的极化效应,推动型企业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并且在武汉市的产业布局中,阳逻的制造业是发展重点,在此前提下,阳逻地区可以武钢江北基地、武船重工等企业为龙头,推进阳逻钢铁深加工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武汉桥梁之都建设。产业发展应以组团式为纽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产业的整体联动。

第二,延伸目前的产业链。前面提到,阳逻地区的产业关联度很小,没有发挥优势企业“向前关联”和“向后关联”的作用。因此形成一条稳定的产业链至关重要,即建立阳逻制造业的前、后向关联关系。阳逻的产业链形成有自身优势,能源、钢材、物流这些产业之间能天然地形成关联,建立拥有钢材及深加工这样有大型项目为依托的产业链。根据产业的相近性、配套性和关联性,形成分布合理、功能齐全、前后关联的完整产业链,推动阳逻地区产业集群的向前发展。

5.4政策建议

市场机制很难有效地提供制度,只能由政府出面供给制度。阳逻经济开发区在行政上隶属于新洲区,是“市区共建”的经济开发区,即由武汉市政府和新洲区政府共同建设的开发区。新洲地区政府在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引导的角色,产业的发展必须尊重产业自身的市场选择规律,过多的干预不可能达到阳逻经济发展的目的,而政策引导和资源引进是政府能对该地区产业产生积极影响的手段。

(1)制定主导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进一步促进主导

产业的发展,提高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在培植制造业成长为主导产业过程中,需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其他配套产业扶持政策和优惠的融资政策,引导金融部门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加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推动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有效流动和配置。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制造业实行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等财政政策,为主导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优化主导产业发展的环境。政府部门要密切关注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整体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布局规划,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

(3)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把选拔、培养和引进人才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尤其要围绕制造业的培植,做好所急需的各种人才的引进工作,努力创造出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能够施展其才华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氛围,促使其积极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

本论文属于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08q313,也是武汉市教育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8K067

(作者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钢材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承压设备用钢材使用焊接性探讨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钢材分类标号(一)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