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扩大内需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2009-12-02 10:20佘传奇吴美平
金融经济 2009年10期
关键词:欧盟美国金融危机

佘传奇 吴美平

摘要: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 “海啸”。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都跌入深渊:出口极度萎缩、企业减产、工厂倒闭,大量失业人员、收入减少、消费和投资都急剧受挫,整个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为了尽快使经济走出谷底,世界各国都积极的调整和改变现有的经济政策,制定和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房地产政策,汽车消费政策等。在外部环境恶劣,出口不利的情况下,扩大消费被公认为是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从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来分析各国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希望能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解读世界经济形势。

关键词:金融危机; 政策调整; 美国; 中国; 日本; 欧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凯恩斯主义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各国都认为,市场经济总有失灵的时候,而且它的自我调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凯恩斯主义反映到经济政策上,则是各国都在实行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无论是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还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抑或1996年的日本楼市泡沫和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政府在面对泡沫破灭时的实体经济的下滑时,无疑不是拿起了凯恩斯主义的武器,积极地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危机中的各种情况,刺激经济,拉动增长。毫无疑问,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更是请出了凯恩斯主义这个至尊法宝,耍出了各式的武功秘籍。下面就着重看美国、中国、日本,欧盟是如何调整经济政策来救市的。

一、美国

与危机前相比,美国的经济政策中有很多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在2004年到2006年6月持续加息,并维持5.25%的高位,直到次贷危机发生后于2007年9月18日首次降50个基点。之后一直降息,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实行0~0.25%的零利率政策。在利率无法再降低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转向市场操作。美国政府决定直接购买不超过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

(二)财政政策——减免税

为刺激消费,美参议院通过一项新法案,规定多数购买新车的美国居民,都可享受“免税”待遇。

(三)贸易政策——自由贸易转向强硬贸易(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曾是自由贸易理论最卖力的推销者,贸易自由化也成为其进行贸易扩张的工具。但在本次危机中,美国本土企业遭受很大打击,为了帮助本土企业早日渡过难关,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则表示将重新审视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与韩国、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

(四)美国的救市手段呈现出新的特点

1、新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转变

新自由主义,是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反映在经济政策上,主要包括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国一直是市场经济的绝对倡导者,而此次的救市措施却显示出干预主义色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变市场规则,直接干预市场

2008年9月19日,美国证监会发布了一份紧急命令,暂时禁止对799家金融机构的股票做空;另外,美联储把高盛由投资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这种做法彻底改变了市场经济规则。

(2)政府出手援助企业,不再任其自由发展

美国政府计划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划出7.3亿美元,用于降低小企业借贷成本;并将小企业贷款的联邦担保额度从传统的50%~85%提高到90%。

(3)私营企业国有化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大房屋贷款融资机构,这种做法是史无前例;9月16日,美国政府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濒临破产的私营企业国有化成为本轮救市最突出的特点。

2、多边主义替代单边主义,由独立救市转向国际联合行动

美国一直奉行的是单边主义政策,尤其是小布什政府。而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的冲击,美联储先后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联合援助行动。

二、中国

(一)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主要依靠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最重要的目标。1978-2007年间,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1%。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增长速度迅速滑落,2008年11月份出现了新世纪首次负增长。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二)从“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谨慎”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中期,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后,次贷危机开始波及全球,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2、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三)促进消费的新政策

1、住房消费新政策:

(1)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2)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3)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4)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5)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6)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物配租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

2、 “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

由于出口萎缩,需要扩大内需。“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政策就是专门针对农村消费市场,是财政贸易政策上的创新突破。

此外,国家在今年年初已经为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每人100-150元;各地还推出了面额不等、种类繁多的消费券、抵值券,折扣券。

三、日本

(一)经济政策的长期优先目标的改变

日本央行副行长西村清彦2008年3月24日表示,经济政策的长期优先目标为提振个人消费,而2001年以来其经济政策的长期优先目标一直是结构调整改革。

(二)财政政策路线的转变

危机前日本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路线,计划2011财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2008年全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负0.7%。面对经济下滑的严峻态势,日本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2008年10月和12月日本政府分别推出27万亿和23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配套方案。

四、欧盟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盟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欧盟各成员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来刺激消费。

(一)放宽财政赤字限制

欧盟委员会在2008年11月底已公开表示将放宽财政赤字限制,鼓励成员国积极采取措施拯救实体经济。

(二)减税和提供补贴

一些成员国降低低工资群体的所得税,以增加其实际收入。意大利承诺减免800万低收入家庭的税收,为130万个低收入者提供每月40欧元的补助。法国经济刺激计划中也给予最低收入家庭一次性补助200欧元。英国为刺激消费,将增值税率由17.5%下调至15%。欧盟委员会出台政策减少劳动力密集度较高企业的增值税税率。

(三)大幅降息来缓解消费信贷的还款压力

在预期通胀率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与全球其它央行一道通过大幅降息来缓解金融市场的压力,减轻消费信贷者的还款负担,并希望重振消费信贷市场。

(四)重振房地产市场,减轻购房者负担

一些成员国对房地产交易税给予减让,帮助老年人改善居住环境。意大利将抵押贷款利率限制在4%以内;比利时则通过减少对新建房屋征收增值税和对能源账单进行折扣等措施来减轻消费者负担;法国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拿出18亿欧元,用于社会及住房支出。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使消费者把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五)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一些成员国通过改善道路、停车场和环境等方便消费者出行。欧盟还拟改善网络购物的消费环境。

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商品只有在流通领域通过居民的消费才能实现其价值,从而实现资本增殖。资本的不断增殖和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推动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而总结以上世界主要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时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其重点也都放在扩大消费的各种政策上。即在保证银行系统稳定性的条件下,短期内通过扩大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发放救济金等措施增加居民手中可以用来消费的现金;通过消费券、打折促销、“家电下乡”等手段吸引居民消费。在长期,逐步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增加就业,完善居民的福利保险制度,从而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解除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目前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还会发生很多新情况,这就需要全球同心协力,积极应对,根据新的变数迅速地对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财政刺激方案答疑[J],中国经济,2008,11

[2]国会通过定额补贴法 日本今起给民众发“红包”N],文汇报,2009-3-21

[3]武海峰,消费需求不足与我国消费需求调整[J],煤炭经济研究,2000,8

[4]看美国如何刺激消费[E],http://www.bond-china.com,2002-1-25

[5] 2008年9月以来全球主要危机应对措施[J],金融危机风险信息专刊,2008,17

[6]]温家宝,中国谋篇布局应对金融危机[EB/OL],http://newsnet.china.com,2009-3-27

课题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办立项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课题代码:AHSK07—08D31)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欧盟美国金融危机
欧盟钢材反倾销对酒钢(集团)公司出口影响的调查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英国退出欧盟对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