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场生猪高热病的诊治

2009-12-02 10:20杨桂宏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热病诊治规模

杨桂宏

【摘要】 近几年每年的6-9月份生猪高热病在本地区时常发生,且传播速度之快,治愈率极低,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生猪 养殖 规模 热病 诊治

2008年7月9日和7月14日,我镇的规模养殖户高某、黎某家的生猪相继发生了以反复高热41℃以上,皮肤发红,耳根发绀,呼吸急迫,拉稀或便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生猪高热病混合感染。后经综合防治,采取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多数生猪得以康复。现将具体的防治心得总结如下:

一、病因分析

本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而引起的,在临床上多见发生病毒血症和细菌性败血症。多发生于刚购进的和防疫缺失的仔猪以及怀孕母猪。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主要为:蓝耳病、圆环病病毒、非典型慢性猪瘟,并伴有一些细菌性疾病如链球菌疾病、巴氏杆菌病、胸膜肺炎和副嗜血杆菌等继发感染。个别病猪也有弓形体和附红小体混合感染。

二、主要临床症状

开始发病时生猪会突然高热,体温一般在41度以上,流脓样鼻涕,皮肤发红。用了解热退烧的药后可正常采食,但第二天体温又会反弹至41度以上。持续反弹几次后,耳朵、乳头及腹部皮肤颜色发蓝,尾部发绀,眼睑肿胀,眼有分泌物,精神沉郁,不食,粪便干燥,带有肠粘膜,有时拉黄色水样粪便或便秘。随后个别病猪出现呕吐和神经症状,受到刺激倒地呈游泳等症状。部分病猪耳朵、臀部发紫,粘膜和皮肤有针尖状出血点。此病一般3-7天蔓延全群,病程1-2周左右。

发病中后期常伴有呼吸道症状,气喘。腹股沟皮肤会出现大量的蓝色斑点并发生后肢麻痹等症状,持续1-2周;母猪表现流产、早产、返情现象增多,产后厌食、无乳。

三、剖检变化

由于病情复杂,剖检变化也多样化。一般为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个别黄疸水样。胃底部以及大肠浆膜层有点状出血,回盲肠口出现扣状溃疡。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个别有白色坏死灶。膀胱粘膜出血,肝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灶,中间凹陷。常出现间质性肺炎,肺脏有出血点和坏死灶。后期病猪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粘连,心肌和喉头均有出血点。

四、治疗方案

严格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投喂一些易于消化的青绿饲料,加强环境卫生消毒,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对已发病的猪群不要盲目地乱用药物,应采取中西结合疗法。临床上治疗首先要侧重提高机体的整体免疫力,采取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和对症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

方案一:

发病早期每吨饲料中应添加荆防败毒散2公斤,支原净200克,强力霉素200克,阿莫西林500克,连用7天;中期每吨料应添加荆防败毒散2公斤,氟苯尼考100克,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后期即康复阶段时期部分猪场发生个别猪只后肢瘫痪,肢体肿大的情况,可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2公斤/吨料,连用7天。

由于本病时间比较长,保证猪的体质很重要,在每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15—20公斤,电解多维4包,黄芪多糖500克,连用7天。然后改用小苏打5公斤/吨水,连用3天,缓解肾脏压力和便秘。

对临床上体温不高的病猪原则上尽量少打针,慎用毒性比较大的磺胺药物,一般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拉定、丁胺卡那、地塞米松等,每天一次,连用4—7天。病程后期如发生神经症状的,一般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治疗价值不大,做好淘汰处理。对死亡病猪要进行深埋、消毒,作无害化处理。

方案二:

病猪肌注干扰素,每4千克体重1毫升,重病加量。每日1次,连用4天,同时配合使用复方柴胡注射液或黄芪多糖注射液。如果继发感染主要为链球菌病和弓形虫病,可肌注弓链特治,每公斤体重25毫克,每日1次,连用2-3天,首次倍量。如是附红细胞感染,可肌注长效附红先,每公斤体重0.1毫升,重症48小时后重复注射一次;同时配合注射清开灵注射液,小猪每头10毫升,大猪每头20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如继发感染为巴氏杆菌、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或以猪瘟为主的混合感染的病例,应肌注头孢噻呋或头孢拉定或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4-7天,疗效较佳。

方案三:

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应配合中草药治疗,效果更佳,如使用六味香薷饮。处方为香薷500克,扁豆、厚朴各250克,茯苓50克,甘草50克,木瓜50克。共煎水饮服,每日3次,连用3—7天。此方有发汗解肌,宣化湿邪,清暑和脾,除湿散满等功效。

六、治疗过程中应值得注意的问题

1.发病初期发高烧时,不要盲目大量使用退热药物,否则容易导致病猪体温下降过快,引起应激反应而造成突然死亡。同时退热药物能降低猪体非特异性抵抗力,也可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疾病出现反复。临床上一般采用“饥饿疗法”,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如水生植物、蔬菜、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

2.严重病例应及时静注5%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E,并适用强心剂保护心脏等。或用电解多维加葡萄糖粉、黄芪多糖粉、板蓝根颗粒饮水7天。

3.加强免疫接种。对已发病的猪,先用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愈7天后可根据情况补注疫苗,防止疾病反复;对没有发病的猪,应及时用高倍量疫苗紧急接种,7天后针对性地使用预防药物进行药物预防。

猜你喜欢
热病诊治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浅谈“热病可灸”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