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龙:服务青年 传承思想

2009-12-04 07:50汤佳佳程楠婷
华人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龙祖国青少年

汤佳佳 程楠婷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如何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做好青年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现任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的彭文龙先生十分重视青年工作,通过组织沟通、交流活动,不断拉近香港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的交流与联繋,同时带领香港青年认知祖国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由于经常与青年打交道,彭文龙先生笑称:“感觉自己很年轻,自我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他倾听青年的思想情感、关注青年的发展,他的人生才更有意义。诚然,在与青年的交往中,他也被年轻一代的朝气活力所感染,因而,他的生命中也注入了年轻、朝气蓬勃的因子。

启程:扬青年工作之帆

彭文龙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即已开始从事青年工作,为了能更好地引导青年、帮助青年、教育青年,2005年,彭文龙先生与几十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从此他正式在青年工作的海洋里扬帆启程。

因为之前有过青年工作的经验,在担任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之后,彭文龙先生驾轻就熟地组织香港青年前往内地参观、交流,以期让香港青年更形象地掌握珠三角的发展情况,扩展他们的思维,同时让他们寻求更多学习和自我体验的机会。自成立以来,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不断推动珠海、香港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增强香港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珠海、香港两地青年的经贸、科技及专业交往,加快珠港两地经济大融合,同时希望香港青年通过广东及珠海来了解祖国,为香港青年在就业、创业、就学、文化交流等方面寻找新的发展天地,并鼓励青年人发扬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

多年从事青年工作的经验让彭文龙先生意识到,虽然香港已经回归祖国12年了,但是香港本地的人心和爱国心并没有完全回归。“还有很多的事要去做。”彭文龙先生如是说。

心繋国家发展的彭文龙先生,希望香港、澳门特区政府能作一个良好的榜样,发挥好示范单位的作用。如此,台湾同胞才能深刻了解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机制下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良好局面,这样,将有利于两岸统一,也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彭文龙先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虽然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成立仅四年,但是得到了珠海市政协、统战部和团委的大力支持,我们经常带领学生去珠海、广州、深圳等地参观,让他们了解祖国,每次带团参观,学生们都能受到极大的启发。”2007年,彭文龙先生组织了“爱我中华”活动,带领由童军、交通安全队等组成的制服团体前往珠海,与澳门童军及当地的部队和少先队交流、沟通,极大地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也培养了香港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有交流才有进步,有交流才能促进发展。香港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成为世界各国与中国交流、沟通的桥梁。自回归以来,香港持续加强与内地省市的接触,亦带动了祖国与外国文化、科技、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极大地丰富了国民文化水平与知识内涵。而彭文龙先生带领香港青少年与内地城市的青少年互相交流,无疑对促进祖国社会未来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多年来的青年工作中,让彭文龙先生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带领3000名青少年去深圳参加“青春中华,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活动,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没有到过乡镇,他才发觉香港青年是那么不了解祖国,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他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促进两地青年交流工作中去,也努力搭建各类交流平台,让香港的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祖国的发展,从而与祖国的青少年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不断认识伟大祖国的建设成就。

生命之舟早已启程,彭文龙先生将青年工作这面帆扬起,相信乘风破浪的一天总会到来,虽然航行过程中有着诸多的狂风与暴浪,而彭文龙先生早已在心底下定决心,一定将这艘船航行至胜利的彼岸,他希望香港的青少年能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历史与现状、渴望培养他们对祖国的认同与归属感,更盼望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航行中:洒爱国之种子

从彭文龙先生的只言片语中,能感受到他对祖国浓浓的爱国情意与拳拳赤子心,更难得的是,他在深爱祖国的同时,更把爱国的种子播洒到千千万万个香港青少年的心中,让这种爱国情怀不断发扬与延续。

由于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了100多年,很多香港青年从小就缺乏爱国主义教育,因而他们心中多少缺乏爱国的意识。为此,彭文龙先生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多年来,他带领着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祖国的历史。由于港澳台的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历史缺乏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因而当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的历史遗址,了解祖国曾经有过的辉煌与苦难时,他们的心震动了。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增加了港澳台青年对祖国的了解,也逐渐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除了组织青年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外,彭文龙先生还积极开展内地与香港互帮互助活动。近年来,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成立联合国际学院,在彭文龙先生的号召下,开展“大哥大姐照顾计划”,每一个香港的学哥学姐照顾5个内地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把香港的一些进步的思想与概念,传达给内地的学生,从而促使香港、内地之间的沟通、互助,达到更深入的融合和更广泛的交流,同时极大地培养了香港青年对祖国的教育和社会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此外,彭文龙先生也在不同的场合立场鲜明地表达着自己对香港、对祖国的热爱,并将这种深厚的情感用强烈的声音传达出来,让香港市民、大众知道,在广大青少年中宣传爱国爱港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可以多影响一些香港人,为香港的稳定多作一些贡献、多出一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航行在青年工作的海洋中,彭文龙先生不断向香港青年传达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了解祖国历史,不断认知祖国文化。

彼岸:永无止境不断超越

在彭文龙先生的心目中,这艘生命之舟永远没有停靠的彼岸,每当成功到达一处,他又准备着下一次远航。

在为两地青少年交流搭建平台的同时,彭文龙先生还积极组织两岸青年企业家的各项交流活动,以不断促进青年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如今,香港经济逐渐转变为高知识、高效率、高科技的国际贸易中心,而内地经济亦高速起飞,内地的大企业、大工厂也越来越多,许多已经跻身于世界同行业的前列。在这种情况下,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迫在眉睫,内地与香港企业应该互相学习、寻求发展与合作的契机。为此,彭文龙先生组织企业参观考察团,带领香港的青年企业家前往内地的大型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考察团所到之处,香港的青年企业家们在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为内地企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而感叹的同时,也了解和认识了一些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当然,他们也把香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带给了内地的企业,如此,对于香港和内地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合作,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彭文龙先生不但注重青年工作、关心祖国未来的发展,还利用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这个平台在内地捐献学校,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2007年,他们在四川兴建了一所学校,在去年汶川大地震中,学校周围的两间房屋均因震级过大不堪重负而倒塌,但是彭文龙先生他们捐献的学校却在地震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保持屹立其中,这相当于间接保护了几百个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直以来,彭文龙先生都将青年工作、爱国爱港作为首要任务,他满载着希望出发,所到之处洒满了爱国的种子,且不断为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他领航的这艘生命之舟将永远没有终点。

后 记

彭文龙先生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澳大利亚留学,小女儿在香港读中五。孩子们也继承了父亲关心青年、奉献社会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大女儿受彭文龙先生的影响最大。“当时,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WTO的时候,在香港招募义工,香港一共有5000多人报名参加,争取仅有的两三百个义工之位,当得知我的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被选上了的时候,心里为她感到自豪和欣慰。”说到这里,彭文龙先生的言语中不乏骄傲与自豪。有这样一个热心奉献社会的父亲,女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定会以父亲为榜样,投入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之中。如今,彭文龙先生的大女儿和她的朋友一起做了很多义务工作,不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怕辛苦的人终会一生都辛苦,只有不怕辛苦的人才能享受人生。”这是彭文龙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开展青年工作中,彭文龙先生不怕辛苦,不断享受着其中带来的极大乐趣,他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生命,这样,生命才能传承、才能延续,如此,他的人生之舟才能不断乘风破浪、达至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 (汤佳佳 程楠婷)

【人物简介】

彭文龙先生,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珠海市政协委员,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雇员福利顾问、认可强积金中介人。同时担任香港童军总会油尖区务委员会名誉会长、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副主席、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副主席、港台青年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等职,并任珠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珠海海外青年委员会主席、珠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公职。

猜你喜欢
文龙祖国青少年
李文龙:十年霜雪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祖国祖国我爱您
咏莲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仙逝的“文龙”你在天堂还好吗?
文龙 你在天堂还好吗?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