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培育:让课堂生动而温暖

2009-12-07 07:38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鼻子师生关系师生

陆 芳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认为,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灵魂,可促进师生之间相互悦纳、共同成长;也始终相信,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能使品德课堂生动起来,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温暖。

缘起:在无痕中漫润

教师是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是课程实施的形象大使。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兴趣、经验、情感、心灵的对接,所以,教师要把它视为一段美好的生命体验,用爱心和智慧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美好的“缘”,使教学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从而把课堂带向“阳光地带”、“动感地带”、“情感地带”。

[案例1]

那天是我担任品德专职教师后第一次进教室。捧着一本崭新的教科书,我笑意盈盈地提早站在了一(3)班教室门口,看到了48张陌生而可爱的小脸。

第一堂课的内容是《手拉手,交朋友》。几句开场白后,我问孩子:“我们打个招呼好吗?你想用什么方式和我这个新朋友打招呼呢?”一些学生着急地举起手来,一些学生更是天真地晃动着小脑袋朝我笑笑,还有一些学生迫不及待地喊起了“老师,您好”。

“哎呀,可不能乱套了!”心里想着,我赶紧说:“好好好,老师感觉到了你们的友好。但是,可不可以有秩序地一个一个来呢?这样好让老师看清楚、听明白。愿意和我打招呼的举起小手吧!”总算,他们都很配合,课堂又恢复了秩序。于是,我得到了更多纯真的问候。

“老师,你好,我叫章欢。你叫什么名字呀?”小家伙真厉害哦,除了问好,还开门见山问起老师的大名来。“不错,你会用语言和我打招呼。”我还之以问候,并轻轻把名字告诉了他。他心满意足地笑着坐下了,我想,其他学生大概也学会了这一招。

“老师,我想和你拉拉手,可以吗?”这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大大方方地伸着小手。我怎么会拒绝呢?“这方式好!拉拉手,大家是朋友,”好几个学生争相举手,课堂活跃起来,但依然有序。我说:“握手是最常用的交往方式,你们都懂得用握手来跟老师打招呼了,真好!还有其他表示友好的方式吗?”

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冲我甜甜地笑了一下,并保持着那个姿势。我说:“呀,你这个招呼真甜!老师的心里暖暖的。大家知道她是怎么跟老师打招呼的吗?是的,微笑。微笑是有魔力的,它能使人和人的心更贴近,能让我们更快乐!赶紧和你的同桌试试,互相来个甜甜的微笑吧。”孩子们开心地照做着。

“打个招呼,学问还真多。你还知道有什么好办法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吗?”见他们一时迷惘,我只好给予小小的提示。我不露痕迹地轻轻地走到一个孩子身边,友好地揽住他的肩膀,笑着问他:“你知道吗?”这时旁边有几个学生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举起小手来。

一个学生腼腆地笑着说:“很要好的朋友,可以抱一抱的。”我如获至宝,放大了声音对他说:“是啊!那你愿意和老师做很要好的朋友吗?我可以抱一抱你吗?”在许多孩子的注视中,我夸张地给了他一个拥抱。

此时,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份温情。在这份温情中,有学生对新老师的喜爱,有老师给他们的“宠爱”,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爱。爱是一切美好事物之源,有爱就有精彩。

在这一刻,因为这特有的方式,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了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他们乐于和老师交往,乐于和同伴交往,了解了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体验到了作为集体一员的快乐。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来说,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于孩子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来说,也将是个美好的开端。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和孩子们简简单单、无拘无束的对话中,感受到的是幸福和快乐,得到的是心底最深处的感动,清新隽永、回味无穷。

孕育:在过程中积淀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观强调:德育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是心与心对话的过程。我的理解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淀与孩子们的情感,使和谐的师生关系得以充分的孕育和生长,教师就可以把自己对教材的感悟融入教学,使课堂氛围自由、活泼,让孩子们鲜活的生命焕发异彩。

[案例2]

今天教学《眼睛与耳朵的诉说》,因为前一节课孩子们已经了解了许多保护眼睛和耳朵的学问,触类旁通,这节课聊到“鼻子”时,便产生了一个精彩的生成。

师:能说说我们的鼻子平常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吗?

生1:出血!我的鼻子出了好几次血。

生2:是的,出血,我也出过。

师:那你知道鼻子为什么会出血吗?

生:我们吃的蔬菜少,鼻子就容易出血了。

(好家伙,让我眼前一亮!)

师:是啊,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维生素,毛细血管相对来说就有些脆弱了。

生:用手指抠鼻孔,会把鼻子抠出血来的。

师:是啊,抠鼻孔可不是好习惯哦!

生:有一次,我烧到40度,鼻子就出血了,妈妈说是因为太热太干。

师:哦,鼻子出血的原因真多呀!

生:鼻子吃了重力就会出血的。我上次被人打了一拳,就出了好多血呢。

生: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鼻子碰到地上了,也要出血。

师:鼻子吃了重力喽!

生:如果撞到什么地方,也是一样。

师:不错。听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想起小时候的事来。那年我还只有四五岁,刚好长到齐爸爸腰这么高。有一次,爸爸正在使劲用手捣着什么,我想走过去看看,爸爸没看见我,他的手肘重重地撞上了我的鼻子(配以手势演示)。我可怜的鼻子啊,血马上出个不停……

生(着急地喊起来):赶快用棉花塞住鼻孔!

师:是啊,要赶快止住鼻血。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要用冷毛巾敷在这里。(用手指额头)

师:好办法,敷上冷毛巾可以让血管收缩,血流得慢些。

生:左边鼻孔出血,就把右手举过头顶。

师:这是奶奶告诉你的“祖传秘方”吗?

(他开心地笑了)

我们就这样,互相接茬、互相勉励。在那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我内心充盈着幸福感,这是我两周以来在固为流感而经常有人缺席的课堂中找到的久违的幸福感。

上述案例中,这番快乐、充实、和谐的对话,既来自于话题本身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又来自于对话过程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挖掘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往往能成就课堂中的精彩;而教师的平等参与以及给予学生的欣赏和鼓励,也能让孩子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培养。课堂因此而更加生动,老师的心也因此和孩子愈加贴近。

收获:在分享中温暖

美好的课堂上,不仅是教师唤醒学生的兴趣、经验和情感,有时也是学生给予教师的一份源源不断的激情,彼此感动、相互促进,使师生关系的培育更加巩固,使课堂中的每一个成员倍感温馨和暖意。

[案例3]

《送给新年的礼物》是学期末一课。教学中有“为同学喝彩”的环节。我们一起拟出“卫生星、乐学星、健康星、爱心星、劳动星、创新星、智慧星”等称号,孩子们先在小组内讨论准备将明星卡送给谁。组织交流时,我要求说清将“××星”送给同学的理由,孩子们积极性高涨。

生:我觉得“乐学星”应该送给×××,她每一次上课都特别认真,做作业很细心的。

师:她快乐地学习,也定能快乐地进步。那我们一起把“乐学星”送给她吧。

(全班同学在我的带动下一起有节奏地喊着:乐学星,×××!)

生:我想把“劳动星”送给×××,他每天放学时都会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连边上也能注意到。

……

(我认真地听着,感到很欣喜,孩子们既看到了同伴的长处,又能积极运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进行评价。此时,一个小女孩的回答让我十分惊讶。)

生:我觉得“爱,心星”要送给陆老师。因为陆老师对我们非常好,和我们一起学习,教给我们知识,还常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很喜欢陆老师的。

(内心有暖流涌动。我定了定神,听到了更多孩子快乐的应和声。)

生:我同意,因为陆老师在我们不乖的时候也不凶,而是给我们好好地讲道理,我喜欢陆老师对我们好。

(呵,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我就“照单全收”喽。)

师:那好吧,陆老师谢谢大家,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爱心满满、快乐多多。

(我笑着鞠了一躬,随即听到了有节奏的拍手声:爱心星,陆老师!)

此时,温暖的感受特别真切。一个学期以来,我与孩子们在课堂中的交往和交流历历在目、声声在耳。此时的感动,不仅来自孩子对我的表扬,来自那一颗闪亮在我们彼此心中的“爱心星”,更来自孩子们对爱的感受、对爱的表达,这是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我也相信,我与孩子们情意相融。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在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中,师生彼此的心灵都敞开了温情的怀抱,感受到更多的平等和愉悦,共同发现美丽,共同创造奇迹,让师生关系得到巩固和升华。

责任编辑李红霞

猜你喜欢
鼻子师生关系师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你的鼻子超级棒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鼻子和嘴
如何关爱学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