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国庆大阅兵幕后

2009-12-09 07:24
记者观察 2009年19期
关键词:方队阅兵式部队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阅兵,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最近的两次分别是1984年的35周年阅兵及1999年的50周年阅兵。这13次阅兵,有哪些让人难忘的瞬间?

蒋介石送来“礼炮”

事实上,在1949年建国前也进行过阅兵。

1931年11月7日,天刚蒙蒙亮,江西瑞金城北6公里处的叶坪村检阅场,一次简单而隆重的“阅兵式”正在秘密进行。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阅兵。6时30分,毛泽东、朱德等人陆续入场。为避免敌军轰炸,红军的阅兵典礼特意安排在清晨。

7时,阅兵式正式开始。当时因情势危险,为了迷惑国民党部队,共产党在福建长汀搭了一个假的检阅台,设置了一个假会场。

事实上,叶坪村的阅兵式刚结束,国民党的几架飞机就轰炸了瑞金旁边的一些县城,后来他们在长汀发现了“假会场”,于是又是一阵火光冲天的轰炸。

敌机来的时候,毛泽东、朱德他们早已进入了防空洞,群众也都被疏散。敌军走后,毛泽东从防空洞出来,笑着说:“蒋介石还真够意思,知道我们要开大会,还派飞机过来给我们鸣了几个礼炮呢!”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姜廷玉说,这是共产党的第一次阅兵,规模不大,但很多阅兵的流程都据此形成了雏形,“比如当时首长对受阅官兵说,同志们辛苦了,大家回答,为苏维埃战斗到底!”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另外一次阅兵,是1949年3月在北京西苑机场的阅兵。

参加检阅的战斗机带着枪弹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具有标志性意义。“阅兵的地点选在哪里,曾经有过争论。”姜廷玉说。

当时指挥所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天安门广场,一是西苑机场。因为西苑机场没有检阅台,最终定在了天安门广场。

为此,周恩来紧急批示,迅速改建天安门广场。

与此同时,受阅部队进驻北京近郊,开始阅兵训练。第67军199师是唯一代表陆军参加检阅的部队,一万多人里要选出1000多人。一个多月间,战士们顶着烈日训练,很多人晒脱了皮,磨烂了裆。

10月1日凌晨5时。负责广场安全保卫的工作人员突然看到了周恩来的身影。

周恩来沿着警卫路线看了看,凡是毛泽东所要经过或停留的地方,他都一一过问。他看到金水桥后边新搭起的两座观礼台,马上问陪同人员,是否经过试验?牢不牢固?工作人员说保证牢固,搭好后警卫师拉来一个营,登上每个观礼台,做上下跳动10分钟的试验,也没一点问题。

按照当时制定的阅兵方案,空军不参加阅兵式。因为空军参加检阅仪式难度很大,而当时飞机和飞行员极为有限,大多数是从国民党军队中起义过来的,缺乏装备技术,基础薄弱。

1949年9月初,中央军委召开阅兵会议,传达飞行中队受阅的命令,飞行中队抽调了17架性能好的飞机,编成6个空中分队,准备参加开国大典。

10月1日凌晨3时,飞行员们来到南苑机场。下午15时,开国大典举行。飞行员们出发前,对着国旗立下誓言:我参加检阅,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让飞机掉在广场和附近的建筑物上。

“这支空中受阅部队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当时执行防空警戒任务的4架战斗机也参加了检阅,上面还装有防敌侵扰的枪弹。因为当时仗还没打完,一旦出现敌情,要求受阅部队必须能够立即投入战斗。”姜廷玉说。

在这次阅兵里,还有不少类似的“战略准备”,聂荣臻就曾下了一道极为严格的命令:正式阅兵那天,万一遇到敌机空袭,要原地不动,保持队形。

此后,每年的国庆,北京都要举行大阅兵,到了10周年即1959年时,阅兵式的规格和武器装备都到达了空前规模。

这次阅兵,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和口径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队;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增加为24人;空军受阅编队由5周年时的3机增加到5机;飞机总数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阅飞行高度降低100至150米。

“这次阅兵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参加检阅的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五九式履带牵引车和99辆巨型坦克,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在6种型号的火炮中,5种都是我们自主研制的。”

那一年之后,每年都如期举行的阅兵仪式却戛然而止。

阅兵村诞生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

而由于“文革”,在之后的24年里,没有举行一次国庆阅兵。

1981年9月27日,新华社突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消息——9月14日到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华北某地举行军事演习和盛大阅兵。

这个演习代号“802”,背后的倡议者是邓小平。

那是一个拨乱反正的年代,邓小平曾在听取演习方案汇报时说:要搞得好一点,要把军队的气鼓一下,要把军队训练得像个军队的样子。他建议在演习中搞一次阅兵,“不能说阅兵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有教育意义。”

9月14日,在华北演习结束后的第二天,邓小平身着军装,登上敞篷的“红旗”阅兵车,检阅了陆海空三军组成的53个地面方队和7个空中梯队。

他说:“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这次演习,实际上也是1984年第12次国庆阅兵的预演。”姜廷玉说。

1983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国庆35周年阅兵筹备工作。这之后,诞生了一个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特殊训练基地——阅兵村。

“1984年的阅兵与以往相比,摩托化、机械化部队数量多了,军兵种多了,技术装备复杂了,物资技术保障要求也更高,所以以往那种各自分散驻训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要求。”姜廷玉介绍。

阅兵指挥部决定,分别在北京沙河、通县、南苑三个机场修建临时训练区,实行集中驻训。

仅仅两个月,50余公里道路修筑完毕,90万平方米训练场全面建成,各种配套生活设施基本到位。

机场空地的杂草,被数千顶草绿色帐篷和一幢幢银灰色的木板房代替,配套的还有官兵服务中心、太阳能浴室、图书室和便利的供水供电设备。

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

1999年国庆阅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检阅了受阅部队。

参加国庆阅兵的地面方队有17个徒步方队、25个车辆方队。空中梯队上升到10个。这种结构的变化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构成的优化。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部队中。

受阅的42种大型装备中,只有两种参加过国庆35周年阅兵,其余都是首次亮相,新装备占90%以上,是我军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庆阅兵。

这次阅兵与15年前的国庆35周年阅兵相比,国防科技含量增大。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主战武器,而且这些武器装备绝大部分为中国制造。摘自《解放军生活》

猜你喜欢
方队阅兵式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值得回味的阅兵亮点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胜利日大阅兵
雄壮的方队走过来
伊拉克举行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