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一个天然的“黄河金三角文化圈”

2009-12-09 07:24王书平
记者观察 2009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圈陕北黄河

王书平

发源于青海省的黄河依次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一路东行,在进入黄土高原的晋陕蒙三省交界处后,掉头南下,把晋西北、陕北、内蒙古南部这三块山水相连的地方,分隔成三个省区。然而,文化的亲缘却使这里显出高度的同一性。在历史上,这一地区在各个方面的联系非常紧密,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区域经济迅速隆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晋陕蒙“金三角”黄河文化圈。其范围主要包括山西省的吕梁市、忻州市、朔州市;陕西省的榆林市、延安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及和林格尔等地方。

地缘是晋陕蒙文化圈形成的天然因素

形成这一文化圈的根本原因是地理环境决定的。这一文化圈的大致范围:东至吕梁山,西至陕北西界,北至大青山,南至延安黄龙山、吕梁石楼山一线,而中心地带则是黄河两岸。由于东有吕梁山阻挡,西北有毛乌素沙漠阻断,南有黄龙山、石楼山横隔,北有沙漠与河套隔绝,因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

在这里,滚滚黄河不仅没有阻隔两岸人民的往来,相反,他们发明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渡河工具,如木筏、木船、桥梁等使两岸交流不断。两岸人民在黄河上打鱼、引水、捞河柴、捞河炭、引河灌田、打石造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活形态。在血缘上,黄河两岸人民从古至今互相通婚,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生活上的互通有无,使黄河两岸形成了一批有名的市场集镇。从战国开始一直到清代形成的陕宁蒙晋黄河粮油商道,带动黄河两岸形成一大批商贸集镇。晚清时期山西黄河沿线从南到北有石楼县、临县、兴县的永和关、三交镇、军渡、孟门、碛口镇、丛罗峪、罗峪口、黑峪口及忻卅I的河曲等。陕北黄河沿线从北至南有府谷、延水关等农贸市场大集镇。黄河由此成为黄金水道。绥德、吴堡、柳林、碛口、吴城、汾阳也因此成为重要商埠。

从古及今不断的战争使这里留下来一大批战争遗存,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战争文化景观。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成立的晋绥陕甘宁边区联防部队,实行跨区域统一指挥作战,边区军民奋勇杀敌,吕梁山成为延安坚固的屏障。

历史原因促使“晋陕蒙”文化圈进一步形成

考古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时期,这里已经具有了鲜明的草原文化特征。在晋陕蒙黄河两岸都发现了兽首与铃首及匕、刀、剑、勺等器物,反映了这一区域的先民共同创造了草原青铜文明。在春秋战国时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又在这一区域相融相交。这一时期陕北、内蒙古南部至晋西北都是林胡、娄烦等游牧民族所居。晋文公开西河、攘夷狄,率先占领了陕北上郡之地。三家分晋之后,魏国设上郡并任李悝为上地守,任吴起为西河守,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治理。到赵武灵王时,征林胡、娄烦,迫使林胡王献马西河,并率先在北方设了边郡。山西吕梁的三川河流域地处赵魏秦三边,农业得到开发、边贸繁荣、市场兴旺,特别是蔺、离石成为赵国北疆造币中心。从汉代开始,这里为同一行政区域,对文化的互相影响渗透产生了巨大作用。西汉时在全国设36郡,其中并州西河郡(治今内蒙古东胜)设36县。其范围大致与本文所述晋陕蒙黄河文化圈相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陕蒙地区尽为北方内迁的南匈奴居住地。从公元47年(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起到公元140年西河郡南迁离石,位于蒙古草原南部的南匈奴大量内迁。南单于庭设在离石左国城(今方山县南村)。到公元304年刘渊在离石起兵建匈奴汉国时,陇东、陕北、晋西北的胡人立即归附。到后来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在陕北统万城建大夏国时,仍向河东发展,曾在今吕梁的石楼县、交口县一带设吐京护军达8年之久。从南北朝晚期直到初唐,离石稽胡人刘萨诃厌战传教的主要地域即是胡人聚居的8个州,其范围也在晋陕蒙黄河文化圈内。这一次民族大融合成为晋陕蒙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基础。

到了宋夏辽金元之际,这里为边防重地,晋西、陕北为同一军事区域。山西的石州定胡县(今柳林县孟门镇)一直跨河而治,统辖着陕北的吴堡、佳县一带。后来宋与西夏对峙加剧,朝廷又升佳芦寨(今陕西佳县)为晋宁军,由河东路经略,并又翻过来管辖石州的临县、定胡县等地。实际上当时陕北、吕梁已成为一个行政区域。

明清时期,移民及晋商的崛起进一步促进了晋陕蒙文化圈的形成。明初,政府实行的“移民就宽乡”政策,推动这一区域居民进一步融合。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吕梁地名普查情况看,吕梁市山区9县中有260多村居民祖先从洪洞移民到陕北后,因天旱地瘠,难以生存,又自动移民到黄河以东的吕梁山区。因此。他们说“祖先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来”。到后来,明朝政府实行“军屯、民屯、商屯”的大垦荒政策,晋陕蒙一带连片荒田被垦种,自永宁(离石)至延绥(绥德)无尺寸不耕。垦荒浪潮一方面形成了一时的民富粮多、安居乐业,但却造成了这一区域赤地千里、童山秃岭的相同地貌景观。清朝在归化城土默特大规模圈地垦田,建设“大粮地”。粮食满足当地军民所需并有剩余,于是出现了两条重要的粮油商道:一条是内蒙古顺黄河而下到山西临县碛口的水上商道,路线是,内蒙古的磴口一包头一托克托一河曲一碛口;另一条是陆路商道,路线是,碛口一离石一吴城一汾阳一太原,全长1000多公里。晋陕宁蒙黄金商道兴盛200余年,带动繁荣了黄河两岸几十个贸易集镇。

晋陕蒙文化圈的文化特征

共同的语言文化。从语言的角度讲,这一区域人们的发音方法、音调色彩、语意的内容、语音的风格,甚至动作语、姿势语是基本相同的。如谚语、俗语、谜语、绕口令、咒语、誓言、祝词、打招呼用语都是大同小异,因而互相之间语言交流没有障碍。同时在这一区域的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言古语,像语言活化石一样可以揭开古代文献及古人创造语言的许多谜底。共同的民情风俗。在风俗民俗方面,其民间信仰行为大都是多神崇拜者,“进庙就烧香,见神就叩头”,都相信万物有灵,都崇拜天地、山川、日月。在生活习俗方面,人们所从事的行业、居住的形式、创造的工艺品、所使用的历法完全相同。节庆方式、红白喜事、娱乐形式、游艺活动,包括过去在农闲连阴雨天,乡间盲艺人说“三弦”书,集会喜庆请戏班唱晋剧,春节闹秧歌,春风打秋千等都是相同的。在有形的物质民俗方面,这一区域绝大多数以砖石土结构窑洞为主,而牛马驴圈又多为马架房。民间艺术包括剪纸、刺绣、年画、玩具、面塑、纸扎等。

共同的民间艺术。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是大同小异,特别是民歌民谣、民间音乐基本相似。如抗战时,由于延安聚集了一批文艺人才,从而把这一带的民歌创新编演成轰动至今的“陕北民歌”。其实这些民歌也是晋西北、内蒙古南部的民歌。如《信天游》《捣蒜苔》《大红果子剥皮皮》《天上的乌白》《骑白马》《推炒面》等就是如此。在民间音乐如闹秧歌,从活动的形式、内容,鼓乐的节奏、曲调等基本是一致的。特别是明清时期晋商的活动,把晋剧(中路梆子)推广到这一范围,成为晋陕蒙人民共同喜欢的剧种。

晋陕蒙黄河文化圈的前景

晋陕蒙黄河圈山水相连,目前各区域都奠定了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未来发展的愿望迫切要求三地人民应当站在共同发展的高度,站在提高区域文化经济竞争力的高度,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推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晋陕蒙黄河金三角文化圈”。

打造具有晋陕峡谷、黄土高原特色的文化大产业。如依托共同的黄土地、黄河峡谷景观,组织具有全国带动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大赛。如“黄土风情民歌大赛”“黄河漂流龙舟竞渡比赛”等。

打造晋陕蒙黄河峡谷大旅游文化圈。应当有更大的眼光与雄心,打造具有国际性的黄河峡谷“旅游金三角”。要把旅游、娱乐、商贸、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气魄雄伟、影响深远、魅力无穷的国际黄金旅游区域。

猜你喜欢
文化圈陕北黄河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圈里事儿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黄河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