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

2009-12-09 05:54
集装箱化 2009年9期
关键词:上海港国际航运吞吐量

1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对外贸易大幅下降

2009年上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共完成GDP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3%,同比稍有下降。其中,上海市实现GDP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在连续保持2位数增长后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显示经济转型面临巨大压力;江苏省实现GDP 亿元人民币,排名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11.2%,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领跑长三角地区;浙江省实现GDP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

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同比下降23.2%,下降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贸总量占全国比重为36.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亿美元和8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下降率分别为23.5%,25.1%和18.9%。

2集装箱吞吐量锐减

外部需求下降导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受到严重冲击。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1%,下降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为36.5%,较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5.5%,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急剧下滑的状况,但第2季度逆势上扬,环比增长较快,企稳向好态势明显。2009年上半年,上海港水水中转比重继续提高,达到42%,其中洋山港区达到50%。从世界排名来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仍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新加坡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229.9万TEU,同比下降18.1%)。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上海港与新加坡港的差距正在缩小。与香港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93.8万TEU,同比下降17.3%)、釜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1.6万TEU,同比下降17.8%)和高雄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4.9万TEU,同比下降18.7%)等周边国际集装箱大港相比,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同比下降率最低。此外,江苏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1万TEU,同比下降4%;浙江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4.7万TEU,同比下降9.7%,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465.6万TEU,在世界10大集装箱港中排名第8位,下降率低于前7大集装箱港,发展势头稳健。

总的来看,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严重下挫,除台州港、嘉兴港、泰州港和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外,其他港口的增长率均大幅回落,8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明显下降,其中:嘉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1万TEU,同比增长125.8%,成为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这主要得益于杭嘉湖地区货源的快速增长和积极有效的市场开拓;常州港完成2.7万TEU,同比增长72%;台州港完成3.9万TEU,同比增长39.2%;江阴港完成30.2万TEU,同比增长29.8%;泰州港完成3.8万TEU,同比增长25.8%;连云港港完成134.5万TEU,同比增长0.65%;上海港完成1 167.2万TEU,同比下降15.5%;宁波—舟山港完成465.6万TEU(其中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分别完成462.2万TEU和3.4万TEU),同比下降11%(其中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分别下降11.9%和22.3%);温州港完成17.3万TEU,同比下降6.5%;苏州港完成116.6万TEU(其中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分别完成32.5万TEU,14.9万TEU和69.1万TEU),同比下降5.3%(其中张家港港区和常熟港区分别下降21.5%和12.9%,太仓港区增长4.4%);南京港完成53万TEU,同比下降7.8%;南通港完成16.1万TEU,同比下降31.8%;镇江港完成13.6万TEU,同比下降13.8%;扬州港完成9.4万TEU,同比下降26%。

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明显,除个别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有所提高外,其他港口增长率均大幅回落,并有半数以上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出现下降,由2008年的增量下降转变为存量下降,为多年来罕见。

(2)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总体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点,虽然部分港口吞吐量下降的态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但第2季度局面得到扭转,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

(3)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增长空间收窄,市场竞争加剧,以降价手段为主的箱源竞争不断激化。《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市场价格联动规则》的制定对稳定市场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价格管理手段,因此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3需关注的问题

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外贸出口大幅下降,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遭遇前所未有的重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我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长三角港口经济总体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以下问题仍值得关注:

(1)港口经济下行压力加剧,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由近年来的高位运行逆转为小幅增长,部分港口甚至出现吞吐量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急剧下降,集装箱吞吐量下降明显,港口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部分港口企业出现亏损。尽管第2季度出现企稳回调的迹象,但保增长的压力仍然比较大。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凝聚港航管理部门、港口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区域港口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2)长三角港口部分货源重叠,业务分工不够明确,干支线布局有待完善,货物流向不尽合理,运输组织方式有待调整。

(3)长三角港口市场竞争逐步激化,降价仍是当前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循环式的不合理的价格竞争必将大大降低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削弱港口整体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和企业应进一步增强统一市场意识,规范竞争行为和经营秩序,加强合作,避免港口市场经营环境的恶化,为迎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积蓄实力。

(4)国际港口竞争日趋激烈。东北亚港口陆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吸引国际中转货物。长三角港口应认清形势,加强协作,共渡难关。

(5)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亟待优化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江海、河海直达技术和政策需要深入研究和逐步调整,内河航道网的通航条件和运输组织系统有待改善,水水中转业务的比重有待提高。

42009年下半年形势展望

尽管近期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释放出经济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不可低估。经济全面复苏是个缓慢曲折的过程,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4%,外需严重萎缩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水运需求与经济贸易的正相关性决定2009年我国水运形势不容乐观,港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预计2009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比上年增长4%左右;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基本与上年持平;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2亿TEU,比上年下降7%。预计2009年长三角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4亿t,比上年增长3%左右;外贸货物吞吐量6.8亿t,比上年下降2%;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下降6%。

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有关政策的实施,长三角港口发展的利好因素逐渐增多。2009年下半年长三角港口生产将稳步改善,区域港口紧密合作,逐步走向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港航管理部门、港口企业、中介组织和区域港口综合协调机构应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高度关注港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认识区域港口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国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行“先行先试”特殊政策的重大机遇,开拓创新,拓宽合作领域,探索合作方式,加强协调,凝聚合力,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摘自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形势展望》作者:王明志,张明香)

(编辑:张敏收稿日期:2009-08-17)

猜你喜欢
上海港国际航运吞吐量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浅谈2016年宏观经济与港口航运运营形势分析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承载百年世博情 远帆归航“上海港”
承载百年世博情 远帆归航“上海港”
上海发布上海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通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十二五”成绩单
上海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国际航运反垄断豁免规则新发展对我国航运立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