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校本教研的价值与思考

2009-12-14 09:06王明磊毕晓日刘晓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资源库校本教学资源

王明磊 毕晓日 刘晓静

随着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的日臻成熟,各学校都搭建了学校网站、论坛、博客等网络应用平台。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挖掘校园网的应用价值,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是网络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网络校本教研,对传统校本教研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

提倡网络校本教研并不是要摒弃传统教研方式,而是在传统教研方式的基础上,将校本教研进行补充和完善。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以学校为基地,通过解决、研究学校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校园网站的建设,使校本教研融入老师们的生活之中,它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以新的关系来相互帮助,它使得学习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它也使得传统的教研组织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传统的校本教研一般都是由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参加,教师被动地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大大降低了教师教研的主动性,同时由于集体活动时间上的限制,很多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地、有效地解决。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他们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往往很难聚集在一起。到学校调研时,信息技术教师都反映在学校要身兼数职,上完课,要在办公室和同事一起讨论一下课堂上的一些环节,结果一会儿一个电话叫走一位教师,最后的讨论不了了之。以上只是谈到了一个特殊的学科,其实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说,也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教研方式的特长,在校本教研中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例如,听评课是我们学校经常组织的教研方式,一般是组织学科教师听一节,然后集中评议。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问题可以达成共识,有的问题可能存在分歧,需要我们再经过课堂的实践验证。而这个过程往往是需要反复多次的。但是我们实际的教学时间安排是不可能经常搞这种集中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校本教研就可以登场了。比如,可以让讲课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认识,把修改后的教案传到网上,每位教师可以就此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也可以根据修改后的教案,自己去上一节实践课,把授课效果发表在平台上。而我们的思想,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地进步。这些意见与改进,见证着教师们的成长,也将成为以后校本教研的宝贵资源。

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在传统校本教研中,一般一个学期,学校只能组织为数不多的几次集体理论学习。而学习过后,时间的关系,无法组织学习交流。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我们教师各自为战,基于自己的理解,去将理论付诸实践。而这种“星星之火”难以形成“燎原之势”。如果借助网络平台,在网站上开设理论专题,可以让老师们发帖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博采众长,提炼精华。这样既提倡教师个性化的发展,又鼓励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允许具有不同意见的观点以及探索性课例的出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奉献自己的力量。

·网络校本教研,丰富更新着教学资源·

校园网建设初期,学校也认识到教学资源对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意义,很多学校都购买了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一般以网站为平台,所有的资源通过网页的形式展现。教师可以通过个人账户登入资源库,查找、下载各种教学资源。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教学资源库虽然资源丰富,大部分的资源库都不提供免费的更新服务,更新的价格也很高,而学校的预算有限,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将钱花在这方面。这些情况,造成很多学校的资源库都是几年前的教学资源。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教育教学发展日新月异,教材、教学办法等近几年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学资源库很难及时更新,跟上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校本教研就更彰显了它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积累优势资源,充实学校的资源库。

在借助网络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资源的积累。有的课例是经教师们反复修改、实践形成的经典,有的课件是教师们精心制作的,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有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通过网络平台把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充实到学校的资源库中,方便教师们以后学习借鉴。

其二,充分共享教学资源,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现在广大教师都意识到网络资源对个人学习及教学活动的优势,他们都会根据需要,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这类应用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师们的计算机里,通常都积累了非常多的资源。但教师们常常忽略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造成资源搜索重复劳动,如有的教师已经找到的资源,其他教师可能还在继续查找。所以学校可在校园网站上给教师开设资源上传的权限,让教师们把查到的有价值的资源共享出来,避免重复性劳动,以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价值。

·教育博客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最理想的状态是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给出了一个简洁公式,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成长的核心问题。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在这方面,以教育博客为形式的教师自我反思平台就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唤起教师从内心需求的层面主动思考、乐于参与和展现自我。引导教师逐渐养成思考与研究习惯,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博客群也是开展网络校本教研的一个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开展理论的研讨、课例的分析、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写博客的过程中成长,从而使网络校本教研更具成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陶继新老师在他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中提到: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教师在读博与写博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在这份积淀中成长!

·合理机制,助网络校本教研良性发展·

其一,硬件保障,网络平台畅通无阻。

学校领导首先要为网络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前题保障。建立校园网,为教师提供网络办公条件。

其二,激励措施要到位。

学校要针对每个教研组的网络校本教研情况,做跟踪调查,表扬推广形之有效的措施。评选出优秀教研组和优秀个人博客。

其三,质量重于数量。

在推动教师积极投入网络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求数量。避免很多学校在开展网络校本教研的时候,搞面子工程,片面追求数量。结果教师为追求发表评论数或文章数而使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其四,走出去,请进来。

推广网络校本教研,并不是杜绝外来资源,所以学校要注意有效地引进外来资源,作为开展网络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补充。比如,可以定期请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教学研讨,或者派骨干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再针对本校实际,领导教师开展实践工作。

在开展网络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及专家要做好校本教研的引领者、管理者,服务者的角色。使教师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校本教研的价值!

猜你喜欢
资源库校本教学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