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平台的校本研修

2009-12-14 09:06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研修博客校本

杨 竞

校本研修理论的提出者顾泠沅教授是一个善于反思、不断提高的楷模。他的学术道路是从写专业日志开始的。从1977年以来,他坚持写专业日志,不管工作多忙,身体多累,他都坚持将自己每天的学习体会、谈话心得、参观随感、书信手稿——记录下来。26年来已积累了95本札记,500万字。

如果有网络,如果这些札记能得到共享,不是有更多的人可以得到提高和进步吗?网络教研改变着教师传承性、个体性劳动方式下形成的学习和工作习惯。由于博客是以个人主动参与为特征的网络表达和交流形式,解决了层级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困难,提供了师生主动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客观条件。在网络教研中,共建体现主体,参与获得提高,合作高于竞争,共享集体智慧,是传统教研不曾具有的优势。我校于2006年联合政平小学、前黄中心小学、漕桥中心小学,创建了联合博客网(http://www.lhblog.net),开始了基于博客平台,开展校本研修的一些尝试与实践。

利用博客平台开展校本培训

随着校园网和教育网的发展壮大,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而联合博客的建设也让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的优势日趋凸现。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现在基于博客平台的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途径。如开学初,我校组织每位教师进入教材分析的学习,把每个年级的教材解读与教材分析放在博客上,让教师选择自己所在年级的教材进行学习,并写好反思与学习笔记。通过这种形式,弥补了传统培训中不利于开展个别化学习的局限,又利于查看不同教师学习的体会和在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教师们可以随着教学的深入,随时进行学习,一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一边补充自己原先的学习体会,使自己的学习更加深入。

利用博客开展校本教研

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博客平台为这种转化提供了桥梁,网络化的校本教研,开创了教研活动新模式。

1.互动备课。基于博客平台的“集体研课、分工备课、资源共享”等备课方法,使教师有了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在友好、合作、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研课能力。对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是—个有利的推进。

2.问题交流。利用博客平台的“回复”,“引用通告”等功能进行开放式的校本教研,而这是教师之间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集体学习集体反思的校本教研,是所有教师都参与集体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共同分享果实的一种学习方式。

3.案例剖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主要内容。通过博客平台,把教师的教学案例或教学视频挂在网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帮助上课教师找出不足,而上课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平台上的名师课堂,吸取精华,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从而使网上的视频课堂与案例剖析成为丰富教师教学经验的捷径。

4、互动评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开展。校本研修的重点,也应放在提高教师课堂执教能力方面。将优秀课例和校内教师的示范课、研讨课在博客上发表,供教师品评。这样的评课活动随时进行,教师们能在此过程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利用博客平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校本研修从专家讲座、集中培训,撰写教育随笔,到教育叙事研究,体现了教师从接受知识到自我反思、自主研究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基于博客平台的教育叙事研究使校本研修有了新的变化。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写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分析、调整的过程,是更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训学习的过程,真正能达到“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的目的。将教育叙事写在网络上即书写教育日志,保证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有序开展,又可以提高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时效性、针对性,其优点有目共睹:①教师的教育叙事可以得到充分共享;②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成果便于归类,整理;③网络上教育叙事研究使教师的个人反思转变为群体反思。

利用博客平台开展校际交流与研讨

博客平台交流使校本研修不再受空间和范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博客上与其他学校的专家、名师“面对面”,一起面对新课改、讨论新课改、适应新课改、发展新课改。同事、专家、学者的理论支持和帮助,可以激发教师参加教研、投身课改的热情,同时加深了教师相互间的团结与协作意识,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研修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

博客教研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研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校本教研倡导的理论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理论的实践。作为网络教研的重要载体,它的优势一是技术层面,由技术带来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二是文化层面,网络教研能较好地反映出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的教研文化。新型教研文化强调的是对教师自主精神的尊重,强调教师主体个性的和谐发展,强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博客的自主特性及其广泛普及表现出教师团体自觉的、趋向一致的教研形态以及相应的教研行为方式,正是这样的一种共同的事实预示着新型教研文化的形成。但我们提倡网络新型教研文化并非要全盘否定传统教研,须注意与网络教研二者相结合。只有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研修博客校本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育儿博客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