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2009-12-23 02:28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设计混合学习计算机网络

汪 岩

摘要 在网络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网络教学优势相结合而形成的,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应用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主要是探索如何将混合式学习的模式应用于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研究中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对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一个学期的实践。通过实践研究,总结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并结合混合学习的自身特点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 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0-0026-02

Blended Learning-Based Designing on Teaching Activities in Fundamental Course of College Computer//Wang Yan

Abstract Based on education through network, blended-learning system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gether with those of network education. This combination supplies a way for reforming education. Still in its developing course, blended-learning is mainly confined so far in certain field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 way to apply this system into teaching the fundamental course of computer in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the fundamental course of computer as the sample, the model of blended-learning was practiced for a semester, and based on this practical research,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are concluded on applying this model in teach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with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del.

Key words blended-learning; desig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computer network

Authors address Unit of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China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股e-learning的浪潮席卷全世界。然而到20世纪末,人们发现风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并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试图用blended learning来实行“回归”,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

1 混合学习的定义

由于研究背景和研究取向的不同,对混合学习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目前,综合国内外的观点,可以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思想和策略;是网络化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混合;是多个层次的混合;要考虑学习者、设计者、教师及物化技术条件。

笔者认为,混合学习首先是学习理论的混合,其次是学习环境的混合,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学习资源的混合,同时也是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混合,在这些混合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

2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本课程知识点多、知识更新速度快、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之间的矛盾,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对协作精神,都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1 来自教师方面的障碍一些教师仍习惯沿用传统教育的模式,不能很好地结合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对应的学习模式。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要,对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的状况未能采取有效对策,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情感的激励。教师缺乏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导学”。

2.2 来自学生方面的障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利用单一文字教材进行自学,不善于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其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用处不大,思想上放松,学习中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

2.3 来自学习资源方面的障碍学生上机的机房由于害怕感染病毒而实施网络禁用,故此网上的学习资源不能很好地被利用。而校外的网吧,由于受其他上网人员的影响,学生很难专心投入学习资源的阅读与查找。而且目前网上资源重复率高、利用率低,有些网上点播的连接速度慢且经常中断,资源不容易获得。

3 教学活动设计

3.1 教学活动设计的概念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整合课程资源,依据学习者特征,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进程中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制定合适的教学活动计划,以指导教学活动顺利实施而进行策划的方案。

3.2 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设计教学时要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使多种因素能够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向着共同的目标形成合力。

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其表现为3个不同层次: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策略实现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过程体验、重学生发展,由重教转向重学,由重结论转向重过程。

3)发展性原则。“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学习,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知识的、情感的、价值观的因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与教师共研讨、共探索、共提高、同发展。

4)开放性原则。课堂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师生身心愉悦的气氛,使学生的心态和思想不受拘束,让学生展开想象去学习。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3.3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混合学习理论决定了本教学活动设计要分为2部分,即面授部分和在线学习部分。

1)面授部分的设计。

①面授部分的教学过程设计。本模式中,将面授分为2方面的内容:主讲教师的面对面讲授、助教的课后辅导。主讲教师主要是由该学科教师担任,一般与学生是处于同一空间面对面的状态,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前面教学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助教则是主要负责教学的导学和辅导工作,在课后进行课程学习的讨论交流以及学习者遇到的问题的解答,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还要负责学习小组的考前辅导等。

②面授部分的交流设计。在面授部分中,师生交流是涉及最多的交流。首先是与主讲教师的交流设计,主讲教师与学生空间上不分离,而且在时间上也处于同步状态,所以,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要包括面对面问答、实时讨论。在混合学习模式中,主讲教师在每周应留下一定的时间,通过面对面答疑这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如果某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错过教师的答疑时间,他们可以通过邮件、BBS等非实时的讨论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也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状态等信息反馈给主讲教师,使教师可以对课程进度、讲课方式等做及时的调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然后是与辅导教师的交流设计。辅导教师每周定期安排一定时间,在特定的地点面授辅导课程,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协作,并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一线主讲教师,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此外,在课程结束后,辅导教师还要组织考前辅导,组织学习者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并将结果反馈到一线主讲教师处,以便对学习者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

2)在线学习部分的设计。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是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这一部分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在本模式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研究性学习、在线视频和思维导图等方式为辅的形式来进行在线学习。

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不依靠教师的指导,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按照自己所能适应的学习方式,主动地、自我地选择学习内容,自我安排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并能自我评价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提倡自我规划、组织、评价学习行为,因此打破时间、空间对学习行为的限制,学习者不必为学习而在一个固定时间和地点参加某一群体的集中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对学生自治能力的一种考验。由于大一新生还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学习模式,这部分自主学习的内容和难易度还有待于教师给予适当的把握,待学生慢慢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以后,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②小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间的交往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协作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学习者)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小组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目标,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实现学习目标。此外,小组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资源库、电子图书馆、虚拟课堂)。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不受时间约束,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以获得在线帮助和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协作学习提供了最好的交流工具,网上课堂、讨论、电子邮件、电话答疑、聊天室等都是协作学习常用的工具。在本模式中,在学习者的组织和管理部分,将学习者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出1个或者2个负责人,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或者是学习者的意愿,组织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并能将协作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以便得到教师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有:向学生呈现总体学习目标以及每个小组的任务;通过网络工具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告诉学生如何使用网络工具获取资源;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作相关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学生展示成果以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4 结论

混合学习模式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的教学形式,顺应时代之趋势,改革之潮流,故其必将广泛应用于现代化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钢.摄影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设计混合学习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基于设计的学习” 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Unipus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