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科书中的图片教育资源

2009-12-23 02:28卞祖武赖肖冰应东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0期
关键词:利用策略课程理念教育价值

卞祖武 赖肖冰 应东庚

摘要 图片是教科书中相对独立的系统,是教科书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教科书图片资源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利用有助于新课程的实施。通过对人教版高中新、旧版本教材图片的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阐述新课程理念在教科书图片中的体现,论述教科书图片的教育价值,提出教科书图片资源的利用策略。

关键词 教科书图片;课程资源;课程理念;教育价值;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0-0028-02

图片以其抢眼的优势直指人心,成为现代人感知、认识事物的基本手段,并与当代个体生活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视觉符号的创作手法,深化了人们对视觉资源的开发技术,扩张了人们对视觉产品的利用疆域,图片独立传播信息的功能终于实现。呼应这一读图的时代,教科书图片的开发和利用与时俱进,缤纷夺目。

1 教科书图片的概念理解

教科书图片,是教科书文字之外的一种信息表达系统,包括图画、照片、图表等多种“视觉化呈现”形式。长期以来,由于教科书“插图”数量不足,作用不尽如人意,因此一直被人们视为文字系统的“图解”“配图”或“附件”。而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以系统论观点重新来看,其实教科书图片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系统,不仅横向与文字系统匹配,自身也纵向前、后配合,形成一个存储、传递教育信息的整体,构成教科书不可或缺的要素,确为课程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2 教科书图片的统计分析

2.1 教科书图片的统计分类学理论指出,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物理教科书图片有各种不同分类方法,笔者按照图片物理意义的分类标准,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老2种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图片进行对比统计,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老版本教科书”,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共3册,2006年11月第2版,包括高中物理全部内容。“新版本教科书”,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共7册,其中必修2册为2004年5月第1版,选修5册为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第二版,涵括高中物理全部内容。图片总数,指除起美化栏目作用之美工插图外,全套教科书中包括封面图、章首图、无图序图等在内的所有图片;但组图只算1幅,其中每个小图按图片功能均分此1幅之数,这也是表中所以出现小数的原因。页码总数,指全套教科书包括封面、版权、序言、目录、正文、附录、封底等在内的全部页码。

按图片其他分类标准,对此2套高中物理教科书图片进行对比统计,其结果如表2所示。

2.2 教科书图片的分析对以上统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就图片的物理意义而言,无论新、老版本教科书,分析类、实验类、情景类、应用类图片数量都超过图片总数的10%,这不仅反映物理学科的应有特点,也合乎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中学生这一教育年龄段,他们的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渐进状态,更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图文一体的课文更有兴趣去阅读和学习。

和老版本教科书相比,新版本教科书分析类图片数量从41.95%减少到30.29%,实验类、史料类图片数量则分别从17.37%、1.92%增加到24.26%、5.49%,尤其是人文类图片,数量虽少,但从0.24%增加到0.53%。这些都反映了对基础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引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起学习的兴趣。

2)就图片的呈现方式而言,和老版本教科书相比,新版本教科书照片的数量从12.26%增加到26.69%,几乎猛增1倍。照片形象、真实,极具现场感,具有丰富物理内涵,其叙述功能往往为文字所不及。

3)就图片的表现风格而言,和老版本教科书相比,新版本教科书写实图从24.4%增加到35.97%,凸显了教科书的物理学科特点;卡通图从0.48%增加到4.82%,说明对学习者的心理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4)就图片的色彩类型而言,和老版本教科书相比,新版本教科书彩色图从37.38%猛增到86.78%,一改教科书多年不变的刻板面孔,犹如“毛虫化蝶”,令人爱不释手。物理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抽象而又枯燥的,教科书漂亮的图片拥有色彩和形象2大优势,予学生视觉以刺激,使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不仅引起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5)就图片的空间形式而言,和老版本教科书相比,新版本教科书“立体”图从35.82%增加到47.72%,既增强教科书的直观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图片总数由老版本教材的832幅增加到新版本教材的1 142幅,充分表明编写专家对教科书图片资源教育价值的一致认可和高度重视。

3 教科书图片的教育价值

1)在物理教学中,教科书图片具有传递信息、表达原理、启发思维、激发兴趣、深化理解和强化记忆等作用。教学中图片不仅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得力工具,在物理习题教学和复习教学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图片直观、具象、真实,极具现场感,其叙述功能有时确为文字所不及。图片往往能概括知识内容,揭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弥补语言表达之不足,并能在教学中起到化繁为简,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3)图片在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观察、想象、分析、语言表达和审美等能力的培养。

4)图片内容高度凝练,信息量大,能有效刺激大脑充分思维,产生创造灵感和创新激情。结合图片资源授课,使课堂教学模式气氛活跃,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立体感、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利于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

当然,唯有有效利用教科书图片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

4 教科书图片的利用策略

4.1 教科书图片的利用必须渗透在所有教学环节当中

1)课前精“备”图片。对于教科书的每一幅图片,不能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宜把备图作为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分析研究,深挖内涵,广联外延,切实开发利用每幅图片的物理意义和教学价值。

2)教学活“用”图片。引导学生析图,透过图片看本质,分析物理现象,剖析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指导学生绘图,通过画图领略物理规律,训练物理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挥PPT、Flash等软件的优势,将教科书图片“动”起来,用“活”图片,充分激发学生对图片的兴趣,营造有利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3)课后反“思”图片。应用图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对教科书图片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验证的过程,宜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4)考试酌“考”图片。适当考一点图片题,不仅体现图片在教科书和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同行分“享”图片。通过建立图片资源库,实现同行之间的图片共享,放大资源筛选的效应。

4.2 教科书图片资源的利用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经验表明,对图片的认识,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中学生偏向于感性,更多地注意插图的非认知功能。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读图能力,也称为“视觉素养”,是一种“习得的对于视觉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准确地理解视觉信息,又包括准确地创作和运用视觉图像。对于表达过程的图片,教师可增加适当的指导语,向学生说明事物变化的特性;对于表示关系的图片,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揭示图片中的各种关系。

4.3 教科书图片资源的利用应注意图片内涵的深度挖掘由于图片着力表现的是文字所不能表达或者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因此图片不仅关联物理知识,还往往呈现更高的资源价值;而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一般更注意图片的外在特征,疏于关注图片的丰富内涵。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图片的信息内涵,并与学生的经验、体验相联系,进行信息创生。

4.4 教科书图片资源的利用要实现图文一体教学的优化图片信息的视觉化、直观化与文字信息的概括性、抽象性相互结合,能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一方面,图片的丰富内涵与文字的卓越表达相映生辉;另一方面,图文一体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开发读者的想象力,调动读者的知识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对待图片要像对待文字一样一视同仁,努力挖掘图片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和功能。

猜你喜欢
利用策略课程理念教育价值
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策略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方式探微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巧用“错误”创高效
高校学生干部对自媒体的认知及利用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