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给独立学院本科生就业带来的契机

2009-12-23 02:28刘东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0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

张 晶 刘东明

摘要 论述在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本科生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意识;大学生就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0-0070-02

On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Co-Operation to Bring about An Independen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College Undergraduates//Zhang Jing, Liu Dongm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 sub-prime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how co-production and research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knowledge and skills, Enhance creativity,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

Key word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employment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d students; practical personnel

Authors address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hangchun, 130012, China

1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日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角逐者”。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强大的“硬势力”和“软势力”作支撑,提升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到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大学教育中如何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培养,是国内外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指出,面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4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和组织:1)要学会求知的能力;2)要学会做事的能力;3)要学会共处的能力;4)要学会创新的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的具体举措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真实了解当前电子行业的发展动态和需求方向,增强与之适应的主动性;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工程实践需要,形成“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成。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根据就业需求,及时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按照“企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依据”的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发现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知识,构建基于目标的知识结构。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不断深入企业调研,发现电视机原理课程中的内容在实践中应用较少,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去掉该课程,替换为当前用的较多的数字图像处理,收效甚佳。

2.2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经常有学生问:本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空洞的讲解有时反而使其感到一头雾水,而深入企业,参与生产,便豁然开朗,从而有目的地去学习。目前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共建56个稳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实践平台。人才培养基地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满足企业优化人才队伍的需要,开辟培养行业系统专业人才的新途径。

2.3 聘请专业带头人,了解行业动态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利用合作平台,引智入校参与人才培养。坚持“引进来”,聘请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为名誉院长、专业带头人、兼职教授。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姚建铨教授受聘为学院名誉院长,亲自指导学院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各位专家定期来院讲学,把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带进学院,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之中,极大地拓宽大学生的眼界。

3 从容应对就业压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的保证。到哪儿就业,干什么工作,应该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

3.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先就业后择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一般不是平滑前行的,而是在不断调整方向的跳跃中发展的。大学生应该避免理想主义,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随着职业经验、适应能力和工作环境的改变,新的机遇的出现,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职业类型并非没有可能性。

3.2 在创新中就业,在就业中创新时代呼唤着创新型人才,就业市场的指挥棒引导着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向创新型人才倾斜。创新型国家所带有的知识社会的特征必将引起职业结构变迁,并且也会对专业和技术人员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势必容易被企业接受,因为他们能给企业带来活力,带动发展。

大学生要转变“被动就业”和“依赖就业”的观念,加强创新意识,树立自主创新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社会和家庭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9)

[2]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05)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