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T的高校人才引进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09-12-23 02:28张国良孙华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0期
关键词:共享高校人才

张国良 孙华志 李 欣

摘要 ASP.NET技术是高校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C#语言、VB、JavaScript三种语言编写代码,有使用方便、可在服务器中维护、开户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从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过程”管理,实现招聘、报到等环节的信息共享。

关键词 高校;人才;过程;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0-0094-03

Design and Achievement of Universities Recruiting Talents in Process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ET//Zhang Guoliang, Sun Huazhi, Li Xin

Abstract ASP.NET technology is the university office automation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which can make C# language, VB, JavaScript code in three languages, there are easy to use, can be in the server maintenance, account opening period is short, low-cost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introd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the actual needs of human resources work, highlight th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recruitment, and other sectors to report information sharing.

Key words universities; talents; processing; sharing

Authors address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随着我国近年来信息通信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在整体的基础建设实施程度和应用层次等方面都较发达国家要低。另外,在个体单位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方面,我国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方面,很多领导为了使自己的权力不致流失,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抵制情绪。我国各种规模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管理过程中均采用了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均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我国对信息化的投入和运用分布得很不均衡,信息化建设依旧薄弱。

在我国高校,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部分高校内部都已建成校园网,以不同形式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进行,现有高校的数量正在减少而规模却有扩大之趋势,合并高校一般都有多个校区,且地理位置各异,传统的办公方式难以做到各类信息迅速上传下达并得到高效率的处理,这也促成高校网络化进程加快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学校管理工作,依照各自对人才的需求及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建立起适合自身校情和要求的网络化引进人才的过程管理系统,俨然变成各大高校的当务之急。

1 开发意义

当前国内大多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都是通过各人才招聘网提供的招聘系统来进行的,如很多单位都在使用“智联招聘系统”和“中华英才招聘系统”。然而这些系统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提供服务有限,不能满足各种复杂的招聘要求,没有很好的针对性,以及数据库安全性能不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初步筛选应聘者的功能,它们在招聘单位和应聘者之间只充当中介作用。如果根据用人单位自身的业务和需求来开发一个满足自身需求的网上招聘系统,这样就可以节省招聘单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人单位自主开发适合本行业特点的招聘系统,不仅在空间上扩展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范围,为求职人员提供一个宽阔的择业空间,也可为用人单位自身提供一条选拔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2 系统功能设计

高校引进人才过程管理系统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它实现一个互联网上的虚拟招聘会现场,各二级用人部门可以在网上向人事处提交用人申请,经人事处审核批准后面向社会发布;求职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线提交指定模式的求职(应聘)信息。它不但大大节省了高校为筹备现实招聘会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也方便了求职者。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数据库的一些功能实现招聘和求职信息的搜索,使人们大大体会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网络系统。

高校引进人才工作的总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各学院或二级用人部门通过系统申报用人需求,人事处审核发布;应聘者在系统中自由浏览职位信息,注册登录后申请意向职位,还可随时进入个人空间维护自己的简历,查看应聘状态;人事处搜集并遴选应聘信息,将符合条件的应聘信息转给相应二级用人部门;二级用人部门进入专业审核筛选环节,可以组织笔试、面试,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人事处;人事处向应聘者反馈应聘结果。

高校新教师报到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录用人员办理入职手续,相关职能部门共享信息。

3 系统的实现

3.1 ASP.NET技术ASP.NET是微软公司用于构建动态和数据驱动Web站点的技术,开发者使用ASP.NET,可快速创建基于Web的数据库密集型应用程序,同时利用.NET的面向对象语言的功能,可在代码中访问几千个.NET类。开发人员可充分利用ASP.NET的性能、测试和完全优化特性,开发出功能强大和性能可靠的Web应用程序。ASP.NET提供完整的服务器端对象模型,可以将页面上的所有控件作为对象访问。在服务器端,Web应用程序还可以访问其他.NET类,能够完成Windows Form类几乎所有的功能,因而在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3.2 三层应用结构ASP.NET中可以采用三层结构开发方法,其思想和Java是一样的。数据库层通过中间层来连接和操作,前端给中间层传递参数,并接收中间层的参数。一般称中间层为组件,组件可以用.vb文件编译而成,也可以用.cs文件编译而成。中间层一般为.dll文件。微软的.NET技术在这方面比它以前任何版本都要简单,这也是它的一大优势。以前要注册一个.dll文件,需要注册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很是繁琐;而在.NET中,.dll文件可以拿来就用,无须考虑注册的问题。三层应用结构将用户界面和用户逻辑放于不同的处理层,用户端只能通过中间应用层访问数据库,既方便控制服务器的访问,又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3.3 系统安全策略引进人才过程管理系统涉及招聘信息、个人简历信息等重要信息,数据的安全要求较高。程序采用Script Encoder对ASP.NET页面进行加密,有效防止ASP.NET源代码泄露;程序采用ASP.NET的Session对象进行注册验证,有效防止未经注册的用户绕过用户界面直接进入中间层及其口令欺骗。通过Windows 2003+IIS应用服务器设置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器设置相结合的方法,对管理用户和求职人员进行访问控制。

3.4 身份认证机制引进人才过程管理系统采用三层应用结构,将用户界面和用户逻辑放到不同的处理层。用户端必须通过中间应用层访问数据库,其中要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对管理员、二级用人部门和求职者身份进行鉴别。各级用户通过用户界面向服务器提交个人信息和相关凭证,服务器确认信息后,完成身份认证。网络身份认证机制既保证管理员、二级用人部门和求职者通过网络方便地使用系统输入、修改和浏览、检索信息,又保证系统不受非法用户入侵。

4 关键技术、难点实现

4.1 Session对象的使用Session对象用于存储特定的用户会话所需的信息。Session对象的引入是为了弥补HTTP协议的不足,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

Session是中文“会话”的意思,在ASP.NET中代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会话”。Session的作用时间从用户到达某个特定的Web页开始,到该用户离开Web站点,或在程序中利用代码终止某个Session结束。引用Session 可以让一个用户即便在多个访问页面之间切换,也会保留该用户的信息。

在本系统中经常要用到Session对象,它保存一个用户连接的一些信息,在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2点关键技术问题。1)赋值后使用。每次用到它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在合适的地方赋值。一般情况下,赋值操作都是在登录时进行的。2)注意它的类型。“Session["UserType"]”“Session["UserName"]”“Session["UserlD"]”等类似的符号都表示Session类的对象,如果要取得它们字符串型的值,可以用“Session["UserType"].ToString()”语句;如果要取得整数型的值,可以用“int.Parse(Session["Userld"]. TOString( ))”语句。

4.2 选择页面跳转方式一般与本系统类似的项目都是由很多不同的页面组成的,通过页面间的相互跳转联系在一起。实现页面跳转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利用控件实现;另一种是利用编程实现。下面分析2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方法。

1)应用HyperLink服务器控件实现。它的特点是需要由用户来决定何时转换页面,由程序来控制转换的目标,但转换的时机由用户来决定。在本系统中,左侧和顶部的各个超链接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实现跳转的。

2)应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实现。它的特点是由程序控制转换的时机和目标,比如在本系统中页面出现错误后,由程序控制重定向到error.aspx界面。它还可以把用户链接到非aspx的界面,把查询字符串作为URL的一部分保留。

也可以同样使用Server.Transfer和Server.Execute方法,但为确保HTML输出的合法性,最好使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而不要使用Server.Transfer和Server.Execute方法。因为有些情况下这2种方法返回给客户端的页面包含多个和等标记,不是合法的HTML页面。如果用户使用的是非IE浏览器,则可能会产生错误。

5 结论

本系统不论是从代码编写方面还是人机交互界面方面都力争做到最好,在系统功能上考虑得也较为完备,在数据存储量及数据长久备份/恢复方面使得本系统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不仅能适应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而且有较强的创新前瞻性,能适应较长一段时期MIS系统发展的需要。此外,由于设计了强壮的可视化界面设置功能,使得对系统人员的后期管理工作以及今后增加不同的人员属性、修改人员信息等,只需修改相应的系统设置参数即可完成,维护工作简洁方便。

参考文献

[1]林琪,邹红霞,王福岭.Web数据库应用中数据转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0(02):69-71

[2]覃国蓉.基于B/S构架的软件项目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高建中.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校管理[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祝智庭,顾小清.突破应用瓶颈,关注教育效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6-3-6

[5]谢兆平,肖倩娴,祝庚.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J].长沙大学学报,2004,18(2):74-77

猜你喜欢
共享高校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