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使命铸就的“和平使者”

2009-12-23 02:28
神剑 2009年4期
关键词:维和爱尔兰联合国

卢 东

启程

2005年6月12日上午11时10分,我正在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出发厅办理出关手续,即将乘机前往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爱尔兰军方举办的国际维和军官培训与交流活动。11时35分,英国航空公司BA038航班的波音777大型客机发出第一声轰鸣,螺旋桨徐徐而动,庞大的机身在跑道上慢慢移动,一转眼功夫便腾空而起,向西飞去。

从机窗向外俯瞰,古老而美丽的北京渐渐远去。望着窗外飘浮而过的朵朵白云,我的思绪似乎已经飞到了9000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国度。真是“身未动,心已远”!作为军方代表出国交流学习的荣誉感与欣喜之情令我激动而自豪。我知道,自从爱尔兰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国以来,它就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直接派遣维和人员或其他方式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爱尔兰在国际维持和平领域享有极高声望;我明白,包括爱尔兰军方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其维和事务,希望中国军人在国际和平事业和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我自豪,我代表的是中国军人的光辉形象,必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军人是世界人民的和平使者。

飞抵英伦

经过近10小时飞行,飞机顺利抵达伦敦(转机前往爱尔兰)。此时,北京已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而由于时差有8个小时的缘故,伦敦仍旧是熙熙攘攘的午后。

走出伦敦希斯罗机场大厅, 一眼就望见前来接机的中国驻英大使馆武官处的郭秘书正在远处向我们招手,“欢迎你们到来,太高兴了!”一句简单的问候,让我们倍感亲切。显然,我们的到来让久在异乡工作的同事们格外高兴。从机场驱车向伦敦市区驶去,一路上,郭秘书兴奋地当起了导游,滔滔不绝地介绍伦敦城:“英国首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由伦敦城、内伦敦和外伦敦组成。这里有著名的英国王宫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本钟、圣保罗大教堂、海德公园等风景名胜。伦敦还是世界文化艺术名城。市内拥有众多的饮誉世界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剧院等文化场所。创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大约700万件文物……”

一小时后我们抵达伦敦市中心牛津大街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原来大使馆武官处的领导要在这里宴请远道而来的朋友。走进餐馆前厅,顺着木质的扶梯拾级而上,我发现这家中餐馆真的“很中国”:室内淡蓝色的墙壁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山水风景水墨画,参差有序放置的枣红色大圆桌上铺的是镶有花边的花鸟图案桌布,桌中央摆着一盆清新淡雅的兰花,桌边映入眼帘的不是刀叉,而是熟悉的碗筷和小瓷碟。“别看这里面积不大,但环境幽雅,饭菜精致,是伦敦最有名的一家中餐馆!”张武官先来了个诱人的开场白,“许多贵宾都曾来此就餐。”听到此,我不禁笑了起来,真没想到初到英伦就享受到了“贵宾级”待遇。张武官接着说:“这次代表祖国和军队参加国际维和军官培训与交流活动很光荣, 责任也很大, 不仅要学习国际上的有益经验,也要把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展现出来,可以说你是中国军队的‘外交使者,也是中国的‘维和使者!”

“翡翠岛国”的维和训练大本营

爱尔兰共和国位于欧洲西北部的爱尔兰岛,东隔爱尔兰海及圣乔治海峡与英国相望,南、西、北临大西洋,总面积70282平方千米。爱尔兰全境为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绿色植被所覆盖,素有“翡翠岛国”之称。由于纬度较高的缘故,夏日的爱尔兰遍地绿阴,一派青翠,散发出阵阵清凉,没有丝毫酷热的感觉。

飞机驶入爱尔兰上空, 一缕阳光从机窗口射进来,眼前一亮,俯首再望,广阔的大海上烟波浩渺;点点的白帆,如叶舟一般荡漾;灰白色的屋顶和别有欧洲风情的小屋星罗棋布,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滨边缘,都柏林已尽在眼底。

爱尔兰联合国培训学校坐落于离首都都柏林西南约48公里的爱尔兰国防军培训中心营地内,乘车前往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搭乘爱尔兰军方的中型奔驰客车由都柏林机场向营地驰去,本来以为一路上会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然而透过车窗往外望去,却发现风景如画,阳光一缕一缕地洒在大地草原上,放牧的羊群休闲自在地享受这绿色海洋中的平静,远近白色的房子时隐时现。午后的风依然清新,夹杂着海的味道和青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人沉醉。时差带来的劳累与困意在这新奇的感觉中变得愈来愈淡。

爱尔兰联合国培训学校隶属爱尔兰国防军培训中心,担负着为爱尔兰培训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和军事参谋官的重要任务。学校配备的行政军官、教官和后勤管理人员不到10人,只有在进行培训时才邀请来自爱军方各军兵种的专家和瑞典、加拿大等国的军事顾问协助授课。早在2 0世纪5 0年代爱尔兰军方就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体制和方法。虽然距都柏林的距离较远,交通也不甚方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在联合国维持和平领域的知名度,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迄今为止,已迎来了世界近100个国家的军事考察团,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维和军官。

当我们的客车停在培训学校教学大楼门口时,校长布歇尔上校热情地迎了上来。他中等身材,精干利落,蓝色的眼睛里满是热忱,看到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而来,赶紧叫我们喝杯热融融的爱尔兰咖啡。

“欢迎,欢迎!”他热情地打着招呼。

“很高兴到这里参观学习。”我答道。

“ 知道吗, 几个月前, 我在匈牙利举办的一次国际维和研讨会上刚刚见过你们的同事,中国朋友很棒!”他接着说,“希望有朝一日能去伟大的中国看一看中国的联合国维和培训中心。”

简短的话语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爱尔兰联合培训学校历史悠久,其校址早在19世纪初就是当时英军的一座重要兵营,主要建筑至今仍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格,看看高耸的灰色屋顶,颜色斑驳的暗红色墙砖,就知道每一栋营房都有着辉煌的过去。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颜,内部设备完全现代化了,而且是“桃李满天下”,由它培养的爱尔兰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官参与了联合国实施的几乎所有维和行动,爱尔兰维和部队也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内的维和行动。1992—1993年,他们参加了索马里人道主义物资运输护送行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参加了黎巴嫩、波斯尼亚、西撒哈拉地区维和行动。1999年,爱尔兰突击队又前往处于战争边缘的东帝汶参加维和行动。

2004年,爱尔兰向利比里亚派遣了40名军事人员参加维和行动……

精心打造的国际维和军官培训班

作为在冷战时期东西方夹缝中求生的西欧小国,爱尔兰把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对国际社会实质性的贡献和其一贯中立的外交政策公正原则的反映。在对外关系上,爱尔兰奉行“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在国际上恪守“不介入大国利害冲突”的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爱尔兰军队的规模相对较小,全国只有约1万名正规军,然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一支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的机动部队。由于爱

尔兰维和人员素质高,受重用,一些爱尔兰军官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队中任高级职务的不乏其人,如目前中东停战监督组织的军事最高长官道尔德少将就来自爱尔兰。在爱尔兰军官眼里,未经过联合国维和行动摔打和考验,就不是一个成熟过硬的军人。

正常情况下,爱尔兰训练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官的国际培训班一年开班一次,时间在每年的上半年,为期3周。本期国际维和军官培训班共有来自欧洲、亚洲、美洲及非洲,包括爱方在内的16个国家的军队代表,分别为中国、阿联酋、文莱、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瑞士、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赞比亚。

令人难忘的培训生活

A . “ 我们训练的官兵到任第一天就能单独执勤!”

爱尔兰军方对国际维和军官的培训非常重视,可以说涉及培训的“硬件和软件”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造。在理论授课中,所有授课内容全部使用多媒体,直观,规范,利于交流保存;讲课中涉及的物品基本都采用维和任务区的实物,如在排雷和医疗救护教学中展示的各种地雷和救护装备就是由维和军官从各维和任务区直接带回来的。培训过程一般由讲课、讲座、实物或实景演示开始,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模拟演练和最后总结,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非常系统。

在实际教学中,爱军方强调培养个人实际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紧密相连,往往在讲授完理论课后立即去训练场实地演练。难怪爱方的教官常常说:“通过这样的实战化训练,在爱尔兰受训的军事观察员和维持和平部队官兵在赴任到达任务区的第一天就能单独执勤。”

B. 老谋深算的卡洛斯

卡洛斯中校来自西班牙陆军部队,他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强健的体魄显示出力量和勇气,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鼻梁上,目光里透着智慧和机警。

通过模拟实战来考验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是爱尔兰培训班的必修课。在培训第二周的一次模拟演练中,我和卡洛斯中校以及赞比亚的菲利浦少校被编成一组进行巡逻执勤。当我们的巡逻车在1号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忽然发现前方出现了路障。为搞清情况,卡洛斯中校命我在车中待命,负责用对讲机与总部保持联系,而他则和菲利浦少校一道上前探个究竟。就在他们快要接近路障的时候,路边一下子冒出一伙武装分子。菲利浦赶忙上前解释:“我们是联合国维和人员,请让我们通过吧,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然而“歹徒们”似乎并不领情,依旧吵嚷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卡洛斯中校看到这种情况后并不多言,只是默默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不一会儿,就见到他一摆手,拉着极不情愿的菲利浦返了回来。

事后, 卡洛斯中校说: “ 要知道, 维和人员的使命就是观察与汇报真实的情况。遇到这种非法检查点,如果他们不让我通过,我们就鸣金收兵,原道返回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对方的人数、配备武器的状况和其大概的身份和行动目的搞清楚就可以了,不要与他们再纠缠,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原来眼见无法顺利通过,他也就不愿多费口舌,而是默默地把所有详细情况记下来,功成而退了。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

C . 拯救大兵迈克

在学习生活的第三周, 学校举行了一次代号为“蓝盔行动”模拟实战演习,假想的演习内容是军事观察员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突发事件,以此考验并锻炼军事观察员的基本应变能力和素质。

时针指向2005年6月26日上午10时27分,我正在总部值班,突然电台里传来一阵急促、焦虑而又断断续续的声音:“报告总部,我是……阿尔法小组……组长迈克,我们在XX区执行巡逻任务时遭到不明武装分子袭击……被扣为人质,必须马上派人前来谈判,否则我……”情况危急,不容丝毫懈怠,我立即将此情况汇报给参谋部长官。

在参谋部长官的指示下,我和爱尔兰少校伊恩奉命火速前往指定地点与“歹徒”谈判。当我们的巡逻车快要到达目的地时,一伙蒙面“歹徒”猛然从四周山坡丛林中冲下来,手里拿着冲锋枪等武器,嘴里则骂骂咧咧。我赶紧用车载电台向总部汇报我们的确切位置和对方的简单情况,但话还没说完,就被歹徒从车上拽了下来,摁倒在地……

怎么这样对待前来谈判的人员, 歹徒的粗鲁行为令我们感到既意外又愤怒。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首先不能慌,我们压住心中的怒火,沉着应付,任凭他们“胡作非为”。

“你叫什么名字?”为首的“歹徒”用枪顶着我的头大声吼道。

“东·卢。”我答道。(按照西方习惯,先报名后报姓)

“ 什么, 不知道? 不配合的话, 我用枪崩了你!”(注:英文dont know[不知道],恰好与我名字的中文发音Dong Lu谐音,“歹徒”听错了,所以发火。)

感到这是误会, 我赶快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歹徒”们这才听明白,火气消了下来……

为什么军事观察员在遇到险情时连一句顶嘴的话,更不要说小小的反抗都没有呢?这是因为歹徒的枪是不认人的,他们有胆量在光天化日下抢劫施暴,就敢肆无忌惮地杀人,联合国方面并不要求军事观察员去冲锋陷阵或玉石俱焚,作出无谓的牺牲。若是不与对方合作,甚至对抗只会把事情搞砸。因而,我们虽然遭到“虐待”,但依然没有一丝怨气,还面带微笑,继续与“歹徒”周旋。

果然,“歹徒”在确认我们并无“恶意”,并搜刮了我们的所有财物后释放了我们。最后,包括迈克在内的所有人员安全脱险。

D.“凌晨四点太阳就晒屁股啦”

爱尔兰地处西北欧, 都柏林地区大约位于北纬53度,纬度大体相当于我国的最北端,因此夏季相当短暂,且白昼时间长,一般晚上10点多天才开始蒙蒙黑;而不到凌晨4点钟,天就大亮了。

抵达学校的第二天上午8点,爱尔兰军方为国际班的学员举行了一场欢迎仪式。7点50分左右,受阅的爱军方欢迎方队就已经着装整齐,英姿飒爽地就位了,参加学习交流的各国军官也陆续抵达阅兵场。正当大家准备列队观看时,忽然发现文莱的扎西少校还未到。眼看欢迎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就要临近,大家不由替他担心起来—— 可不要错过这场洋溢着爱尔兰军方热忱与友情的欢迎仪式啊!

正在这时,只见公寓楼里闪出一个人影,他身材瘦小,皮肤略黑,虽然依旧有些睡眼惺忪,但动作干净利落,几个大幅箭步便跃入等候的人群—— 此人正是扎西少校。也许是由于时差的缘故,也许是长途奔波的辛苦,也许是因为爱尔兰的夜晚降临得实在太晚以致令他始终无法入眠,总之他竟然差点睡过了头!至此,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还好他及时赶到。

事后, 大家都拿他开起了玩笑: “ 噢, 扎西少校,怎么太阳晒到屁股了,还在睡懒觉啊!”扎西少校转了转智慧的小眼睛,反问道:“亲爱的朋友们,要知道,太阳在凌晨4点就晒到屁股了,起床还为时过早吧!”

E. 酒吧、黑啤和风琴

在爱尔兰待久了,发现那里的人很爱泡吧,路标上都有酒吧的指示牌,就连绿色的军营也不例外,培训学校的每家餐厅内都设有酒吧,尤其周末的时候,鳞次栉比的酒吧灯火辉煌,高朋满座,人们常常喝到凌晨不以为醉。爱尔兰人喜爱酒吧,小酌两杯,但绝不嗜酒。在觥筹交错间,更多地是为了交流感情,轻松一下。在享受酒吧的悠闲中,品尝爱尔兰特有的吉尼斯黑啤酒,聆听充满爱尔兰风情的民族音乐,欣赏独具爱尔兰特色的风笛和手风琴表演,已成为爱尔兰人的另一标志,也是爱尔兰军营文化生活的点睛之笔。

浓浓的别离情—— 徽章与领带

三周的共同学习交流生活匆匆而过,我们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军官在爱尔兰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大地上朝夕相处,密切合作,彼此都成了几乎无话不说的朋友。

在即将结束学习离开爱尔兰前, 爱尔兰军方在培训中心的大宴会厅为我们举办了一场非正式的送别晚餐。晚宴开始前,大家按照要求身着西服在宴会厅外的大堂等候。大家拿起杯子品着热咖啡、英式红茶和汁酒,利用这最后的难得的机会交流思想,并互赠具有民族特色的小礼物。我在人群中穿梭而过,与大家一一打招呼,忽然发现爱尔兰的伊恩少校正在另外一头向我招手。我随即走了过去,寒暄几句,并把从南京买来金黄色的丝质云锦领带作为礼物送给他。他显然也早有准备,把一枚爱尔兰国防军徽章戴在我胸前。晚宴开始后,我看到伊恩少校在长桌对面频频向我微笑示意,这才注意到他已经把我送他的领带戴在胸前,原来不过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他竟然打上了我刚送给他的礼物,真可谓“兵贵神速”啊!只见他用食指点了一下领带,又竖起一个大拇指。我会意地笑了笑,我明白他是在说:“谢谢你,中国朋友,这条领带很棒!我们有机会再见!”

结束交流活动,我们乘爱尔兰Aerlingus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300型飞机离开时,凭窗眺望,素有“翡翠之国”的爱尔兰美丽而洁净,时值盛夏,更加郁郁葱葱。

再见!是的,我们一定会再次相见,也许是在中东,也许会在西非,但无论在哪里,无论是在什么维和任务区,我们这些昔日的战友,将会代表各自的国家和军队,代表热爱和平的人民去执行维和使命,为这个人类生存的美丽星球的安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维和爱尔兰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Short News新闻播报
第二个奇迹
第二个奇迹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向维和英雄致敬
爱抚
海外维和
海外维和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