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壁垒

2009-12-23 02:28刘志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0期
关键词:铁律保护主义贸易壁垒

刘志明

先是轮胎,再是无缝钢管,一方面是政治家们的冠冕堂皇,另一方面则是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不断挥舞;先是美国,再是欧盟,你方唱罢我登场,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甚嚣尘上。

因为自身经济危机的制肘,靠转嫁危机维持总统支持率,维持政党的地位,挽救经济于不倒,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容忍的是,打破他们自己制定的WTO规则,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壁垒,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其所作所为与当年的侵略扩张在本质上何异?

以轮胎为例,这种高污染产品是他们拿到中国来生产,我们第一要为他们的品牌买单,第二要为这种“三高”生产带来的副作用承担环保费用,第三是当人家觉得不合算的时候关上国门,不许产品入关。这种强盗逻辑的背后,是何等丑陋的本性?

落后就要挨打,但发展则是时代的主流。就在发达国家危机四伏的当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体现出整个世界重建理性结构和新的经济与政治秩序的时代潮流,不仅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令人刮目相看,而且以更积极的国际作为成为新的大国担当。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管前进的道路如何艰难,但是重返国际社会、参与自由竞争、发展国际贸易的信心决不动摇。这是因为,无论贸易保护主义怎样重新抬头,建立国际新型经济、金融与贸易秩序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先是金融海啸,再是经济低迷,最后则把贸易保护主义作为救命稻草,美国人抽的是下下签,做的是下作事,从长远上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穿越壁垒——中国人已经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是简单的道义谴责,不是一般的贸易战争,不是无奈的被动应付,而是我们具有自力更生传统之上的主动应变能力。

穿越,不是超越,不是跳跃,也不是跨越。所谓穿越,一是要身在其中。背负、承担甚至要做出必要的牺牲。一个刚刚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大国,势必要付出成长的代价。二是要高瞻远瞩。物美价廉,这是人类史发展以来就有的贸易铁律,“中国制造”能够畅销全球,就是这个铁律在今天的佐证。三是要和他们玩太极,在制裁与反制裁中运斤成风,在保护与反保护中“夫唯不争”,在壁垒森严中“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穿越贸易壁垒时“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我们得天独厚的大国文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这是无论面对困境还是顺境时都必须要做的根本性大事。只不过,当全球金融危机来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更看到了它的迫切性,从而更坚定了“中国创造”的信念。

作为信念之都和信仰王国,中国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使我们穿越过鸦片战争、八年抗战、抗美援朝那曾经的漫漫征程,也使我们穿越了帝国主义封锁,在没有外援、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建立了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创造出以原子弹和航天科技为代表的伟大成就,还使我们穿越了“左”的误区,信心倍增、沉着冷静地将改革开放的旗帜迎风飘扬。

穿越壁垒,以全球视角看出峰回路转,靠大国智慧拿出解决方案,以发展反保护,以动制动,以柔克刚,则战无不胜。

猜你喜欢
铁律保护主义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生产再忙 莫忘铁律
『手顺』,在日本是铁律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铁律与铁吏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cost Chinaexporters US$57.432 bln in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