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2009-12-24 10:48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特色政治制度

王 卿

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中国模式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和走向成功,关键在于这条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中的一系列战略、制度和理念上,这种特色也是“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它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经济模式总是与制度和体制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功地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资源配置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样一种经济模式,首先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了公有制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弥补了市场缺陷,消除了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摆脱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束缚。同时,这种模式又赋予社会主义以蓬勃生机,避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窒息经济发展活力的弊端,杜绝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挫伤,调动了各方面进行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各个经济体都能得到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适应了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不发达、多层次性、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从而高速度高效能地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模式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这种模式也大大提高了我国防御和应对危机的能力。2008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彰显了制度优势。面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挑战,我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20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扭转了增速下滑的趋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货币信贷反弹,工业回暖,整体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所有这些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政治发展模式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有益因素,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政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政治发展的成功经验。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突出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政治建设的实践,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和充满活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情况十分复杂的大国,提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保障了安定、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一种创举,这种政党制度既有利于加强、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既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又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维护国家政局稳定;既有利于集思广益,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建议,又有利于确保对国家的统一领导,快速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样一种不同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权模式,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保障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另一方面又充分保障了国家机关运转的效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顺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保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又在少数民族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快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进步,有效地处理了民族平等关系,促进了56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以保证广大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将基层自治列入国家政治制度,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找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和特色。来源于中华文明、根植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和伟大代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力量。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统一社会意志、集中社会智慧、激发社会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

用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斗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着这个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一系列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已成为当代中国人较为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状态的显著标志。有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和必要条件。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共同的价值尺度,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编/张立新)

猜你喜欢
特色政治制度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中医的特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完美的特色党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