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匠心的官场叙事

2009-12-29 04:41曾海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大官小官》 三线叙事结构 内视角叙事 多样辞格

摘 要: 毕四海的中篇小说《大官小官》是一部别具匠心的官场叙事作品。小说突显的叙事张力主要体现在“情场”、“战场”、“官场”三线交叉贯通的叙事结构和内视角叙事剖析人物心理上以及多样辞格塑造立体人物形象上。

作家毕四海的中篇小说《大官小官》原名《第二官场》,200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把它收入小说集《仕途悟道》时改为此名。这部不到4万字的小说由于作家叙事本领的高超和所用辞格的多样化,使小说文本的叙事张力得到突显,也使文本的语言符号层、文学形象层和审美意蕴层形成了一个由表及里、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令人百读不厌。具体说来,小说突显的叙事张力主要体现在“情场”、“战场”、“官场”三线交叉贯通的叙事结构和内视角叙事剖析人物心理上以及象征、比喻、对比、反讽等多样辞格塑造立体人物形象上。

一、三线交叉贯通的叙事结构

小说《大官小官》存在着两条主线:情场和官场,一条辅线:战场,其中“情场”和“战场”是明线,“官场”是暗线,明线围绕着暗线展开。毕四海不是为写官场而写官场,而是结合一个爱情故事来写,其中又穿插了几个战场上的小画面,这样的书写避免了官场故事叙事的概念化。

大姑娘西灵,本来是县吕剧团的风流旦角儿,做戏的天赋很好,她放弃演戏而选择官场唯一的理由是官场上、战场上才会找见真正的男人。当遇上了理想中的官场男人东野光时,她就要像青藤缠树一样追求他,得知他已有妻子后,还仍向他发起猛攻。不过,道德的力量常常促使她自责“我是一个坏姑娘吗”,可见其良心不坏。东野光,因妻子患妇科病已被迫分居两年多了,他刻骨迷恋着性爱,渴望占有西灵,但一直与西灵保持着一定距离,没越雷池半步。然而,是狐狸总会露尾巴,不过,西灵要他先答应娶她,离开他妻子。东野光没有答应,跪下了一条腿,说:“西灵,她父亲的老上级为她打抱不平,他最近就要升任S市的副书记。那样,我就完了。灵,为了我的前程,做我的月亮吧,永远在黑暗里伴着我。”这次约会前, 西灵曾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如果得不到东野光,能做他的情妇也行。但当东野光几乎是哀求地说破:“做、做我的情、情妇有什么不好”时,西灵感到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并且哀叹中国的女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这其实也是作家在为中国的女人,尤其是官场漂亮女性应如何面对生存危机而进行的一种思考。至此,读者才明白:原来东野光爱的只是西灵的肉体,他之所以压抑自己的欲望,很少是出于道德的考虑,更多的是怕威胁到他另一种刻骨迷恋的东西——官位,当所谓的爱情威胁到政治前途时,他选择了逃避,爱情在乌纱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当一个追求真爱、愿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女性遭遇上了一个政治至上的爱情骗子时,爱情只能成为游戏。

战场上,于泽用身子遮住东野光而自己被一颗炮弹炸掉一条胳膊,他们结下了刻骨铭心的战友情。战争胜利后,营长要表彰他们连时,他俩(一、二把手)都把赫赫战功归于对方,可是到了官场上,同样是一、二把手的他俩却成了政敌,于泽的宽容和真诚相待换来的却是东野光的阴谋和暗算。于泽想提拔有德有才、坦诚待人的姚永当县办主任,而东野光却要提拔毫无学识、名堂极多的小曲,根本原因是小曲舅舅是S市市委书记的同学好友。作家把东野光和于泽的战友情写得真诚挚热,反衬出了官场的虚伪险恶。作家还借用作品中官场人物杨四光的话“战友只存在于战场上,进了官场,一、二把手便只能成为对手……”道出了中国官场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性问题。

小说还补叙了当战士小辛在前线拼命杀敌时,他爸爸却因为状告工厂厂长在工人八个月开不出工资的情况下还用贷款买外国轿车而被厂长逼迫下岗并关押起来的情节。在爸爸蒙冤受屈之时,儿子还在忍着怨痛、悲愤,咬着牙和敌人拼命,直至牺牲,前线战士的高尚人格反衬出了后方部分官员的自私。

官场上,还提到两个教授一个跟官场关系紧密,一个疏远,境遇竟然截然不同,两相对照人们热衷官场的缘由即受金钱的驱动便一览无余,从中还看出官场腐败已经渗透到学术界了。其他几个官场人物东野光、杨四光、小曲、丽丽,作家都通过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他们复杂的不太正常的人性、人生。作家通过一系列大小事件以及人物、事件的复杂关系的充分展现,揭示了人性蜕化的缘由,并进而透视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变,拓宽了文本的哲学意蕴。

二、内视角叙事剖析人物心理

小说采取以人名轮换作小标题的分小节结构形式,西灵7次,东野光10次,小曲3次,郭老2次,共22个小节。每个小节都以本节的主人公为第一人称来叙事,这种内视角叙事,是“由处于故事之中的当事人,也就是作者委托故事中的人物充当叙事者,通过这个人物的知觉、意识和情感去感受、体验外界事物,所有的事件、情景和人物行为都呈现在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之中,然后泄露给读者”①。换句话说故事中的每一个“我”都是故事中所有事件和人物的评判者,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向受述者说话,话语中带有对故事人物或事件的某种态度或倾向。这样,小说《大官小官》就像是许多个真实人物的官场生活经历的现实写照。小说中的4个“我”犹如4个透视镜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把作品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和非官员都透视了一遍,使故事中的人物都赋予了“我”之色彩,都成为立体的可以站立起来的形象。

第一个视角“我”是西灵。“我”因听了东野光一场抓人的报告后为他所倾倒并因此犯下“单相思”。“我”爱美爱学习爱唱歌跳舞,知道做官的最怕桃花运,但还依然主动与已婚男子约会。当小曲歪曲事实状告姚永“目空一切,乱搞男女关系”时,“我”为姚永辩护并揭穿了小曲的阴谋,“我”为于泽具有的男子汉的宽容、真诚所感动,当看清了东野光与小曲等狼狈为奸牟私利时,便无情地予以揭露。最后,“我”认为“政治、爱情统统都是玩笑”。

第二个视角“我”是东野光。“我”学习刻苦深得郭老喜爱,“我”刻骨迷恋着政治和性爱。“我”利用小曲的官场联络图在读书时还遥控着郊县整个政局,把齐鲁大学政教系变成了“我”的第二县委、第二官场,且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从县团委书记飞到S市委副书记。于泽在战场上因保护“我”而失去一条胳膊,“我”能把战功让给他,但在官场上,“我”要全力以赴保卫手里的一切。

第三个视角“我”是小曲。“我”凭借表哥和齐鲁大学的书记是中学同桌进了干部班,“我”认为郭老上的“哲学”是糊涂学。为了打败姚永而不择手段诬陷状告他的是“我”,凭借舅舅和东野光等人当上县办主任,后来又做了郊县“皇帝”的也是“我”。

第四个视角“我”是郭老。“我”不喜欢小曲上课时两眼直勾勾地看着“我”,思想却开小差的样子。“我”恨自己生不逢时,手里揣着北大文凭,却没得到一官半职。“我”幸亏当初没有辞教,要是什么时候东野光当上市委书记了,说不定会沾学生的光哩,对东野光好归好,但对他申请给他一间单人宿舍表示反对。

小说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我”叙事,在一个场景中不断铺展回忆中的生活场景与情感气氛、人物对白、内心独白等,又同现时状态下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立体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品质,增强了人物和事情的立体感,同时也扩充了小说文本的叙事张力。

事实上,小说叙事最成功的地方便是人物的内心对白和独白,其内容占到了整部小说的一半以上。其中以方书记电话通知东野光谈话后以及谈话过程中东野光的内心独白最为成功。接到通知后的内心独白:“许多个日子,我好像情人盼着幽会那样子焦渴难忍地盼着这个通知。……通知真的来了,我却不大相信是真的了……时间一分一秒地拉长,变得难熬难忍”,等待升官通知和谈话的东野光度日如年的内心独白把一个视官位如命根的人物形象一丝不挂地推向读者。谈话过程中东野光的内心历经了三部曲:“我知道自己的那颗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我倒是产生了虚脱的感觉”,“方书记的话此刻在我的心中产生了大提琴一样的音响效果”。当读者读完这些内心独白后,无需看其他内容便能推知方书记的谈话经历了对东野光“有利——无利——有利”三个阶段,可见作家对人物的心理剖析已经达到一个极致。

三、多样辞格为塑造立体人物形象服务

小说借助象征、比喻、对比和反讽等手法的恰当运用拓展了文本的叙事张力,塑造出了立体的人物形象,也增添了其哲学和美学意蕴。

黑暗:你去干什么?

我:去爱一个男人。

…… ……

黑暗:你准备怎么去爱她?

我:也许……和世人一样。

黑暗:你不是只想得到一朵无花果吗?

我:我像一个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皮球,我收不住了。我想,他、他也许行,他是理智的。

这是西灵的一段内心对白,包含象征、比喻、拟人、设问、反问等辞格。作家把“黑暗”拟作人,它又具有象征意义,至少象征着做第三者是危险的、不光彩、不道德的。“无花果”在前文中也出现过,它象征着不能结合成婚姻的纯洁的爱情。“棋盘”和“棋子”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两个象征意象,“棋盘”象征着整个郊县官场,“将、士、相、车、马、炮”等“棋子”象征着郊县大大小小的官员。以上这些象征意象“大大拓展了语词的张力,使语词在表达字面意义的同时又富有多重含义,这就形成了语词含义的未定性与空白,留待读者以自己的体验去充分开掘”②。

西灵描写两双眼睛时所用的比喻句非常传神:“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呀,犀利和沉思的结合,深刻和智慧的凝聚。我想比起这双眼睛来,深夜里的两颗星星实在是太平常了”,“那个脸上有着妩媚的雀斑的县委办公室的机要员丽丽,把两只小眼睛瞪得溜圆,愤然地燃烧着,像两把利剑,时刻准备把我砍成碎片”。前一段是西灵对东野光的眼睛的描写,可谓“情人眼中出西施”,这是比喻手法中的强喻,即用比较的方式打比喻,比一般比喻句语气更强烈,读来很耐人寻味。后一段是对把西灵当作情敌的丽丽的眼睛的描写,这是一个明喻兼夸张、拟人手法的句子,把一个争风吃醋的女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说中的反讽和对比手法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既有同一个人言语行为的对比,也有不同人言语行为的对比。例如:东野光把上书市委告倒争权夺利、拉帮结伙的原县委书记、县长使自己得以提升的快感,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快感,床上征服女人的快感都看成是同样的壮举,揭示出了部分官员人格的异化。东野光为了取得统治权的不择手段与想把郊县搞成全省一流的动机目的的对比,表明他还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官员,人物的真实感得到增强。小曲等人认为郭老的课太呆板,四个小时漫长得像四百年,郭老辩解道:“我讲的是哲学,哲学是理智,而理智是呆板的”,寥寥一句话,便向读者推出了一个现代板的“孔乙己”形象。

“作品必须有更深刻的现实性。当前深刻的现实性就是其作品要敢于接触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只有现实性,才能掌握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脉络,反映人民的心声。”③毕四海确实触及到了当时官场现实中的种种弊端,体现了他渴望政治改良的思想,不过,他似乎仅仅停留在讽刺鞭挞层面,并没有找出一条像样的出路。

作者简介:曾海清,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副教授;安徽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①②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第326页-第327页。

③ 孙希振:《人大代表·人民作家——全国人大代表毕四海访谈录》,《中国人大》,1999年第20期,第34页。

(责任编辑:吕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