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花园》的美学品格

2009-12-29 04:41夏玉玲赵亚珉周幼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11期

夏玉玲 赵亚珉 周幼华

关键词:伯内特 《秘密花园》 美学品格 审美内涵

摘 要:美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小说《秘密花园》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小说具有自然美、人性美、个性美和奇幻美等独特的内在美学品格。在这些审美范畴中,伯内特巧妙地融入了儿童与成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使得这部儿童小说承载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底蕴。

小说《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1849-1924)的儿童文学代表作。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大自然的魔法和心灵成长的故事。任性、冷漠的孤儿玛丽被送到英国的姑父家,在那里她发现了一个秘密的花园。她和佃户的儿子迪肯一起栽花种草,使花园重获生机。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空间。然而,要探究《秘密花园》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打破畅销小说与严肃文学的界限从而成为长幼皆宜、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不能不对其独特的美学品格和丰沛的艺术内涵进行一番考察。

1.自然美

《秘密花园》中的自然描写亲切传神、富有诗意。伯内特以平易而隽秀的语言描写了米瑟荒原和秘密玫瑰花园的自然景色。春天的大自然更是生机盎然。读者的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如同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荆豆花、金雀花、石楠都开花了,闻着跟蜂蜜似的,到处都是新鲜空气……”暴风雨后原野上的天空呈现出“凉爽的深蓝,闪亮如一面无底的湖水”。花园里,“在华盖的枝枝繁花之间,是一点点蓝天,像奇妙的眼睛在不停地往下看着。”就连荒原上呼啸的风也被描写成“绕着房子一圈圈地狂奔”、想要闯进房子的隐形巨人。纵观整部小说,大自然美丽、亲切、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无论是对于小读者还是成人读者,这无疑都是一种强烈的美感冲击和审美体验。

自西方“儿童”的概念形成以来,自然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便已深入人心。大自然对孩子所施加的“魔法”在《秘密花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首先,大自然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恢复和健康成长。荒野上的新鲜空气让玛丽强壮起来。她的表兄柯林身体羸弱,“不知道阳光和春天为何物”,花园和知更鸟的故事却让他感到好奇,新鲜空气和户外活动使他成为一个健康乐观的少年。事实上,乐园般的花园和生命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早在《圣经·旧约》中的“雅歌”中,“世外桃源”(Hortus conclusus)与圣母玛丽亚的躯体之间建立了隐喻联系。①小说中,秘密花园自由封闭且富饶,很像母亲的子宫,体现着母性的力量。②所以,秘密花园是生命的象征,春天的到来强化了这一特征。花园在春天重新变得生机勃勃,玛丽和柯林在花园中获得新生。特别是柯林,从死亡的恐惧中走出来,大喊“我要好起来!我要活到永远的永远!”

其次,自然赋予人类博爱感和对无尽事物的感觉,有助于人的心灵成长。作为受到浪漫主义影响的作家,伯内特赋予自然丰富的象征意义。自然充满灵性,显示了更为丰厚的人性和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友善。当玛丽来到自然中,她知道了什么是同情。知更鸟友好的鸣叫让她感到开心。她觉得知更鸟就是一个人,她不由自主地对知更鸟微笑,和它说话。当玛丽听到克莱文先生和莉莲的故事时,她第一次产生怜悯的感觉——“按照自然秩序第一个触动人心的相对的感情”③。这一点改变对玛丽心灵成长的意义最为深远。正是自然使玛丽的想象力变得活跃,从而成为一个有感情的人。然而,真正让人产生欢愉的力量不自在自然本身,而在于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的和谐。④农家男孩迪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他身上有一股“混合着石南、青草、树枝味道的干净新鲜的香味,仿佛他就是由这些东西做成的。”他觉得自己是荒野上的一个小生灵,“没准儿就是一只鸟,要不就是狐狸、兔子,要不就是松鼠,甚至是一只甲壳虫”。正是在大自然中所体会到的“万物合一”“物我不分”直接引起了审美化的整体感和欢愉感。在自然的熏陶下,迪肯心情愉悦、精神乐观。与之前总是生活在死亡和恐惧阴影下的柯林形成鲜明的反差。

2.人性美

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⑤《秘密花园》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和友善的纯净的儿童世界,同时也是成年人向往的伊甸园。

小说处处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首先,母爱、善良、智慧的特征集中体现在迪肯的妈妈苏珊·索尔比身上。对于从小缺乏母爱的玛丽和柯林来说,索尔比给予他们的母爱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感和恐惧感。母爱的力量支持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独立地成长。索尔比不仅为孩子们准备在花园里吃的食物,还向克莱文先生建议在给玛丽请家庭教师之前应该让她多到户外活动。索尔比教育孩子的办法也总是别具一格、充满智慧。她用她的地理老师的话,告诉孩子们:“地球是橙子形状的……这个橙子不属于任何人。……谁都不要以为整个橙子都是自己的……”在小读者看来,这是教育孩子们要学会与他人分享,相互之间不要争抢。这些话对于成人读者更是意味深长。它指向整个人类所关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何谦恭友好地对待自然和地球;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纷争;如何与他人和平共处。

另外,孩子们之间的友谊、相互信任、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个充满爱的友好的世界。玛莎不像玛丽以前的印度仆人那样卑躬屈膝,她善良友好却又有一种坚定的态度。她让玛丽知道如何平等地对待他人。玛丽也开始喜欢别人并注意到别人为她做的事。

母爱和友谊恢复了孩子们的情感,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他们的思想。小说的结尾部分,伯内特指出:思想是19世纪的新发现之一,思想“和电池一样有威力,像阳光一样美好,或者像毒药一样坏。”但当美丽的念头开始推开丑陋的念头时,秘密花园活过来,两个孩子也随着这一切“活”了过来,最终,四处游荡的克莱文先生也“活”了过来,带着勇气和希望回到庄园,与孩子们一起迎接美好生活。这里,小读者们懂得了生活并不总是充满快乐和甜蜜,关键要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因为人的思想直接影响着他的一切行为。这对于成年读者何尝不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启示呢。改造社会就必须从改造个人抓起,而改造个人则应先从改造思想开始。小说中的克莱文先生作为成年人是最后“活”过来的,与儿童比起来,似乎成年人更难面对生活的不幸与苦难,其“心灵成长”的过程也更为曲折。正如华兹华斯所说“儿童乃成人之父”。儿童更容易亲近自然并与之融为一体,因此,也更容易受到自然的净化和熏陶。

大自然的美投射到人身上表现出精神和道德美。因此,小说中几乎没有反面人物,甚至连严厉的管家默德劳克太太和克莱文先生的表弟克莱文医生都有温情善良的一面。尤其是克莱文医生,虽然他希望在柯林死后继承米塞尔威特庄园,但他还是更愿意看到柯林恢复健康。这里,道德的力量凸显出来,同时也促成了小说大团圆式的结局。

3.个性美

儿童人物的塑造比较容易出现模式化和类型化。只有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审美内容。玛丽和柯林无论是外表还是性格都不讨人喜欢,这两个人物打破了读者传统期待视野中安静乖巧的儿童形象,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于是,文本与读者的审美心理产生了距离,形成了张力美。正是这种张力美强化了读者的兴趣和审美关注。然而,伯内特在这里并非“唯陌生而陌生”。布莱希特把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概括为:认识(理解)——不认识(不理解)——认识(理解)。可见,陌生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事物的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理解和熟悉”⑥。事实上,《秘密花园》中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更具有普遍的意义和美学价值。没有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像《秘密花园》这样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直率地提出不讨人喜欢的孩子的内省问题。⑦在他们身上,小读者们多多少少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既惊奇又亲切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学会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自己和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获得对自己和世界更为深刻的理解和熟悉。

玛丽想象力丰富,具有勇敢的品格和独立的个性。只有她敢呵斥柯林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病有一半是歇斯底里和坏脾气。出人意料的是,柯林相信玛丽的话,安静下来。于是柯林自己想象的恐惧和传说的疾病在玛丽的勇气面前逐渐瓦解。玛丽发现秘密花园后,她和迪肯都不愿使其成为一个精心修剪过的一丝不乱的花园。他们希望各种植物都“自由地生长”。这里,小说又一次实现了其深度模式,隐喻了人的自由成长和自我完善。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启迪和鼓舞并且体会到人的尊严、生命的伟大、人格的健全。这种独立个性和自助精神正是爱默生在19世纪所倡导的美国价值观在文学中的体现和张扬。

秘密花园象征自在的儿童世界。孩子们追求摆脱成年人的束缚,可以自作主张、自由自在地探索。探索精神成为小说重要的审美内容,对读者人格的健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知更鸟帮助玛丽找到钥匙和秘密花园的门,但主要还是由于玛丽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的驱使。更重要的是,玛丽的探索之旅是对自我的发现、认识和超越。以前,玛丽“经常觉得别人脾气坏,却并不觉得自己脾气坏”。花匠本·威瑟斯塔福告诉她:“我们两个都不好看,样子都很古怪,脾气也古怪。我们两个脾气一样坏,都一样,我敢保证。”玛丽第一次听到关于她自己的真相,她开始审视自己而且觉得很不舒服。知更鸟的遭遇也让她意识到孤单。玛莎让玛丽相信,如果她先学会喜欢自己,那么她就会喜欢上别人,同时也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从柯林身上,玛丽看到自己倔强、粗鲁、自私的影子。玛丽观察镜子中自己,发现自己与刚来时不一样了。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进步。那条古希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爱默生时代的智慧——“研究大自然”在玛丽身上合二为一了。

4.奇幻美

《秘密花园》悬念迭生,充满奇思妙想,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小说糅杂了神秘主义、魔幻色彩和童话元素,在浪漫主义的氛围中给小读者带来了神秘感和阅读快感。

在被送往米塞尔威特庄园的路上,古怪冷漠的玛丽开始不由自主地听着默德劳克太太描述他们将要去的地方。荒野边上那座有一百个房间的老房子,行踪不定的克莱文先生,暴风雨夜传来的哭声和尖叫声,被锁了十年的秘密花园。玛丽变得好奇,“觉得未来充满神秘”。神秘与幻想对于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读者在环环相扣的悬念中与玛丽一起开始了非同寻常的探索发现之旅。对秘密花园和巨大古宅的探索构成了小说的两条线索。玛丽与迪肯和柯林的故事,分别在晴天和雨天穿插进行,最终三人会合,把柯林从屋内带到花园。这样精致的谋篇布局使故事缓缓展开、娓娓道来,同时充满游戏色彩的探险故事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着读者的好奇心。对于成人读者来说,《秘密花园》探索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对睡与醒、明与暗、生与死这些神秘力量的哲理性反思。事实上,神秘主义是一种生命主义,即肯定生命、张扬生命和赞美生命,是对这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世界的最高赞美和热爱。⑧小说主人公带领读者在“秘密花园”里体验生命,学习珍爱生命。可见,小说的内容超越了趣味盎然的大自然和动植物世界,指向人内在的精神生命世界。这种审美指向赋予人丰富的心灵和坚定的信念,促使人形成完整的人格。

此外,魔幻色彩和童话元素也凸显了小说的奇幻美。玛丽从她的印度奶妈那里听到过很多魔法故事,她对魔法深信不疑,把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都看成是魔法的力量。“花园就是一个魔法国度。”柯林也相信魔法,他对自己说:“魔法在我身上!魔法让我好起来!”柯林觉得索尔比和迪肯一样拥有魔法,“魔法让她想出好办法做事——做好事。”魔法似乎在每个人身上。帕森斯把《秘密花园》看成性别颠倒的“睡美人”故事。⑨童话中的王子从玫瑰花丛中开辟一条通往城堡的路,找到并唤醒了沉睡的公主;同样,玛丽发现了秘密花园,也在那座有一百个上锁房间的大房子了找到了柯林,唤醒了柯林的“新生”。《秘密花园》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表现出自由的想象和快乐的游戏精神。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成为席勒所倡导的“游戏的人”、“审美的人”、“完整的人”⑩。

综上所述,小说《秘密花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范式。它体现了自然美、人性美、个性美和奇幻美。在这些审美范畴中,伯内特有机地融入了儿童与成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并实现了巧妙而完美的平衡,加之其简洁明朗的语言风格和精致的谋篇布局,小说彰显出其独特的美学品格、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底蕴。近一个世纪以来,这部小说的魅力丝毫没有减退,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和成人读者的青睐。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SJB75

00013)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课题(院阅B081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夏玉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赵亚珉,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周幼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① 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页。

② Shirley Foster and Judy Simons, “Frances Hodgson Burnett: The Secret Garden”, in What Katy Read: Feminist Re-Readings of “Classic” Stories for Girls.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95, 187.

③ 卢梭:《卢梭哲理美文集》,李瑜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④ 爱默生:《爱默生随笔》,李敏、朱红杰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5页。

⑤ 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48页。

⑥ 杨向荣:《陌生化》,《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⑦ Marghanita Laski, Mrs. Ewing, Mrs. Molesworth, and Mrs. Hodgson Burnett. London: Arthur Barker, 1950, 88.

⑧ 毛峰:《神秘主义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6页。

⑨ Linda T. Parsons, “‘Otherwaysinto the Garden: Re-Visioning the Feminine in The Secret Garden”.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2002, 33, 255.

⑩ 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版。

(责任编辑: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