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及利用

2010-01-25 05:07安添喜安满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1期
关键词:白刺药用群落

安添喜,安满喜

(1.呼伦贝尔市林业局;2.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内蒙古海拉尔 021008)

盐生植物是生长在盐碱土壤中的一类天然植物区系[1]。药用盐生植物资源是一类非常值得开发利用的盐生经济植物资源[2]。呼伦贝尔草原由于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分布着众多的盐泡碱湖[3],其湖泡岸边及邻近盐碱化草原、沼泽、荒滩、沙丘和沙质草地,分布着种类丰富的盐生植物。笔者对呼伦贝尔草原分布的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统计,旨在为合理利用呼伦贝尔草地和开发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提供资料。

1 自然环境概况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平原 ,47°05′~53°20′N,115°31′~126°04′E,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2.2℃,年均降水量 339 mm,无霜期 115~124 d[4]。该草原草地植被面积广阔,湖泊遍布,共有湖泊 123个,总面积达 2 599.71 km2。其中盐湖数量 80个,占湖泊个数的 65.04%,面积为 168.75 km2,占湖泊总面积的6.49%;咸水、微咸水湖 33个,占湖泊个数的26.83%,面积为 2 360.00 km2,占湖泊总面积的90.78%[3]。如白音陶里木诺尔盐湖,面积达11 km2;中国第五大内陆湖—呼伦湖,其湖水矿化度显示为微咸水湖。这些盐泡咸水湖湖滨岸边盐碱化草原、沼泽、荒滩和沙丘,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地。有许多湖滨及周边草原,土壤表面盐霜明显,土壤耕作层含盐量为 0.15%~2.14%,植被盖度为10%~65%,主要分布有芨芨草盐化草甸群落、野大麦 (Hordeum brevisublatum)盐化草甸群落、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群落、红砂群落、小果白刺群落等[5]。

2 药用盐生植物种类的组成及基本特征

通过对实地调查和参考相关文献[6-7],初步采集和记录了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药用盐生植物 52种,隶属于 19科 44属。其药用部位及功效[8]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药用盐生植物分布的科较分散,大多数科仅含有 1~2个种;其中菊科有 9种、豆科和藜科各 7种,蒺藜科和禾本科各4种;5科中分布种数约占药用盐生植物总种数的59.62%。草麻黄、甘草、雾冰藜、红砂、斜茎黄芪、小果白刺、砂蓝刺头、芨芨草、马蔺、驴耳风毛菊等 10种野生中药材,药用价值高、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潜力。

表1 呼伦贝尔草原药用盐生植物名录

(续表1)

3 具开发潜力的药用盐生植物

几种具开发潜力的药用盐生植物如下:

3.1 斜茎黄芪 又名直立黄芪、麻豆秧等。主根长而弯曲,侧根发达,细根较少。入土深度一般可达 1~2 m,深者可达 3 m。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瘠薄等特性,且较耐盐碱,具有很强的耐盐碱能力,在 pH值 9.5~10.0、全盐量0.3%~0.4%的盐碱地上,可正常生长 4~5年,干旱地区可达 10年以上。作为一种饲草、药用和水土保持兼用型草种,斜茎黄芪在半荒漠沙区,是重要的飞机播种改良草地和建植人工草地的牧草,具有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作用[5]。

3.2 补血草 该种类为蓝雪科补血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含盐的砂土地带。在呼伦贝尔草原补血草属植物主要有 3种,即二色补血草、黄花补血草和曲枝补血草[9]。前二者在呼伦湖西南岸分布很普遍,均具有药用价值。二色补血草的花冠为黄色,花萼为白色,全草可入药,有收敛、止血、利尿的作用;黄花补血草的花冠和花萼均为黄色,花萼及根可入药,主治妇女月经不调[10]。两者的花萼均为干膜质,且宿存不凋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集后制作成干花,在室内可长时间观赏。

3.3 雾冰藜 藜科雾冰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轻、中度盐渍化的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凹地、沙地、撂荒地、河漫滩、湖边盐生荒漠、洪积扇砾质荒漠及干旱山坡。植株高 3~30(50)cm,外形近球形,密被柔毛,呈灰白色或灰绿色。在湖岸裸露沙滩上,最先侵入生长,成为原生演替的先锋种。除药用清热祛湿外[10],还是重要牧草[5]。

3.4 红砂 别名枇杷柴。泌盐的超旱生小灌木,高10~50 cm。根系发达,主根可深达 90 cm以下,耐盐性强,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较浓的水分,故能适应强烈的干旱条件和盐化土壤。在内蒙古呼伦湖附近积温 2 000℃左右、纬度较高的地区形成小片群落,成为侵入该地区的隐域性和半隐域性植被。以红砂为建群种组成的草场类型,是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地区家畜的主要放牧地,每年能为家畜提供相当数量的饲草。红砂还是一种含盐分很高的草,可提高家畜食欲,通过补盐促进家畜抓膘。红砂更是良好的固沙植物,枝叶可入药,主治湿疹和皮疹[10]。

3.5 白刺 白刺资源较为丰富,在该草原主要分布有 2种,即小果白刺和白刺。均为旱中生盐生植物,叶片有肉质化现象,主要分布于荒漠区的湖盆边缘和盐碱化沙地。在克尔伦河南岸、乌兰诺尔湖南边等地,能形成单优种群落大面积分布,群落盖度达30%~45%。小果白刺果实富含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含糖量较高,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也较丰富,具有调经活血、消食健脾等药效。另外,果汁配制的饮料酸甜适宜,果皮可用于提取色素,果核可榨油等,素有“沙漠樱桃”的美称。因此,白刺资源具有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4 结 语

调查表明,在呼伦贝尔草原分布的药用盐生植物共有 52种,隶属于 19科 44属,单种科所占比例较高,菊科、豆科、藜科、蒺藜科和禾本科 5科中分布种相对较多。对于这些植物资源,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种得到了开发利用,而大部分尚处于未利用状态。其中,小果白刺、补血草、雾冰藜、红砂、斜茎黄芪等植物分布面积较大,蕴藏量丰富,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目标。

有些药用盐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如芦苇,在呼伦贝尔草原资源量大,每年都可季节性刈割几万吨,是当地重要的纤维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11]。斜茎黄芪也是良等牧草,可以通过人工栽培,扩大其种植面积,进行多种利用。小果白刺和红砂,具有良好的固沙能力,可以作为固沙植物利用。黄花补血草及二色补血草不仅具有活血、补血的药用价值,而且是盐碱地绿化的好材料,也是理想的切花材料。在开发利用这些野生盐生药用植物的过程中,应注意其用途的多样性进行全面的开发利用,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收益。

[1] 张学杰,李法曾.中国盐生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360-367.

[2] 牛东玲,谢亚军,彭励.宁夏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调查[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62-165.

[3] 郑喜玉,张明刚,徐昶,等.中国盐湖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郑晓翾,赵家明,张玉刚,等.呼伦贝尔草原生物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7,26(4):533-538.

[5] 潘学清.中国呼伦贝尔草地[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 赵可夫,李法曾.中国盐生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8] 赵可夫,冯立田.中国盐生植物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 王银,刘英俊.呼伦贝尔植物检索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0] 李永江.大兴安岭药用植物[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11] 张柏,孙伯达,王祁春.呼伦贝尔草原区辉河下游芦苇资源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4):385-389.

猜你喜欢
白刺药用群落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白刺,防风固沙营养高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钠盐胁迫对5种白刺种子耐盐性影响对比分析
吉兰泰盐湖周边白刺平茬效应初探
唐古特白刺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