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多层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0-02-09 19:52撰文胡其华吕宏珍
中国果菜 2010年3期
关键词:扣棚开花期赤霉素

撰文/胡其华 吕宏珍

草莓大棚多层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撰文/胡其华 吕宏珍*

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适口,含有丰富的营养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每100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30~80mg,居各类浆果之首,为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3~8倍,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果品。此外,草莓果实的可食部分可达98%,大大超过一般果品。草莓采取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可使果实成熟期提早到元旦、春节,不仅可丰富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可使果农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草莓;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

近几年来,烟台市福山区大力推广草莓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高产增效的效果。全区年栽培面积867hm2左右,平均667m2产量2273kg,667m2产值达1.5万元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

采取大棚栽培的草莓应选择具有生长势强、果型大、香气浓、口感好,花芽形成早,休眠浅,对低温要求不严格,成熟期早,抗病性强,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等特点的品种。如宝交早生、春香、明宝、丰香等。

二、培育壮苗

壮苗是获得草莓高产的重要保证。可利用上年秋季培育的母株,于翌年4月中、下旬定植在繁苗圃中。繁苗圃一般畦宽3m,按株距1m左右栽在畦的两边(距畦背10cm左右),每亩栽植350~400株。要加强田间管理,促使母株匍匐茎伸长和幼苗健壮生长。当匍匐茎苗大量出生时,要经常间苗、整理,疏除过密苗和弱小苗,使之田间布局均匀。一般按每平方米留苗70~80株,每667m2留苗5万株左右为宜。到秋季栽植时,使幼苗达到5~6叶、植株矮壮、有较多新根、叶色深绿、茎粗1.2cm左右、单株重25g以上的壮苗标准。

三、整地施肥

栽培草莓要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结合整地施足肥料。一般每667m2基施腐熟有机肥5000kg以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kg左右。耕翻30cm。整平耙细后按垄距80cm起垄,垄高25cm,垄面宽45cm,垄沟宽30cm左右。

四、棚室及棚膜的选择

凡是用于生产蔬菜的塑料大棚均可栽培草莓。棚膜以防老化聚乙烯无滴膜为佳。这种棚膜无水滴或滴水较轻,透光性好,较抗老化,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可覆盖2个栽培季节。棚内拱棚塑料选用普通塑料薄膜即可。 五、适时定植 栽植时间当地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按每垄双行定植。垄面小行距30cm以上,株距10~12cm,每667m2栽植1.4~1.7万株。栽植前先将秧苗部分老叶摘除,只保留3~4片新叶。深度掌握 “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使幼苗的根茎与地面齐平。栽植时将草莓背弓朝向垄边,以利果实着生在垄的两坡和着色、采收。栽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六、适期扣棚

扣棚过早草莓休眠浅,温度尚高,易使植株生长过旺;扣棚过迟,外界温度低,休眠程度深,即使给予高温条件,植株也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发育状态,导致结果晚,产量低。一般掌握幼苗经过5℃以下低温满50~100小时即为扣棚保温适期。当地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以早熟为目的宜早扣棚,以丰产为目的可稍迟一些。扣棚后即在垄面上覆盖黑色地膜,并随之将幼苗扒在膜上。黑色地膜不仅可以提高和稳定地温,保持土壤水分,还能较好的防除杂草和防止果实表面污染,保持果面洁净。

七、控制棚温

扣棚后要密闭保温,使棚内温度迅速提高。前期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为主,白天棚温控制在28℃左右,夜间不低于8℃;着果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5℃以上;果实采收期,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5~8℃。为促使早熟上市,可采用4层覆盖,即大棚膜,膜上覆盖草帘,棚内加小拱棚,地面覆盖黑色地膜。大棚草帘每天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采光时间。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50~60%。

八、加强田间管理

1、缓苗后要尽早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

2、及时摘除老叶。随着植株叶片的不断生长增多,当叶片呈水平状态,并且发黄,说明叶片已衰老,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应及时摘除。一般每株保留5~6片新叶即可。

3、放蜂辅助授粉。在开花期可在棚内放养蜜蜂,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和减少畸形果。放蜂数量一般按每667m23箱为宜。

4、适时浇水、追肥。草莓是需水较多的作物,育苗期缺水,会影响匍匐茎伸长、出苗、长根和幼苗生长,降低出苗数量和质量。因此,遇旱要适时浇水。但在定植前20天左右,即花芽分化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土壤含水量可掌握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定植后要求水分供应充足。幼苗至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否则坐果率低,果个小,品质差。同时,在草莓植株速长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等需肥关键期,结合浇水要适时进行追肥。种类应以速效化肥为主,少追氮肥,增施磷、钾肥。追肥总量一般667m2追纯氮10kg、五氧化二磷20kg、氧化钾15kg左右。

5、搞好处理赤霉素。为了打破休眠和促使果柄伸长,定植后可用赤霉素处理幼苗。但应严格掌握处理适期和浓度及用量。处理过早会引起茎叶徒长,起不到早现蕾开花的作用,处理过迟植株仍呈休眠状态,叶片平伏地面,花序易出现畸形,难以正常结果,严重影响产量。据试验,以20~30%的植株出现花蕾时进行处理比较适宜。一般在扣棚后5天左右,用10PPM的赤霉素第一次喷布幼苗,每株5ml左右。相隔7天后再以同样浓度和用量喷第2次。为提高赤霉素的处理效果,喷后至开花期棚内应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中午棚内温度不超过35℃一般不需开棚降温。

6、适时防治病虫害。草莓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病毒病、蚜虫、蛴螬、红蜘蛛、地老虎、线虫病等。要根据不同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宜药剂,适时搞好防治。

烟台市福山区农林局

猜你喜欢
扣棚开花期赤霉素
高寒草原针茅牧草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甜查理草莓管理技术要点
2017年铜川市樱桃开花期推迟的温度分析
牡丹不同品种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
种球冷处理时间对水培风信子性状的影响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