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区芦笋栽培技术要点

2010-02-09 19:52撰文付永明
中国果菜 2010年3期
关键词:开春芦笋中耕

撰文/付永明*

我区属于滨海盐碱地区,自2005年引进芦笋种植以来,到2009年已发展到5000亩,其中建成全国最大且集中连片的2000亩芦笋种植基地。经过几年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一套适宜滨海盐碱地地区芦笋种植技术。

1、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芦笋进口、国产品种较多,但进口的种子不但价格昂贵,而且难以保证种子质量,所以还是选择国产的芦笋杂交种比较好。适合我们北方栽培的绿芦笋种子有:山东的冠军、北京的京绿芦1号等,进口的有美国的阿波罗F1、杰西奈特、杰西巨人等。选择表现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均匀、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商品性好的一代种子。

2、育苗

育苗分春季育苗和夏季育苗。春季采用小弓硼育苗,秧龄60天左右,一般在6月份定植;夏季露地育苗,第二年开春定植。

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外披蜡质,播种前用25~30℃温水浸种72小时,每天早晚换清水1次。种子吸胀后放在20~25℃温度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淋洗1~2次,有三成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芦笋属于草本,去除杂草只能靠人工,所以苗床要选择杂草少、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用过筛细土、调酸锯末、专用复合肥按10:9:1的体积比混匀,均铺成10~15cm厚的苗床,将畦面灌足底墒水,待水渗下后,按株行距10cm打好直线,将催好芽的种子单粒点播在交叉点上,也可以把种子拌细沙后撒播,然后用细筛覆土厚1.5~2cm。

春季育苗要提前一周左右覆盖上棚膜,提高棚内温度和地温;夏季育苗播种后要及时盖上草席或遮阳网,防止高温并保湿。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一般10~20天即可出苗。待70%幼苗出土时,弓棚要逐步通风炼苗,草席要及时除掉,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在苗期要每周喷杀菌药1次,浇水时用辛硫磷灌根,防治地下害虫。

3、定植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经定植,土地即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要深耕翻地。整平地面后,按定植行宽1.2~1.3m(人工作业)或1.6~1.7m(机器作业)覆盖薄膜,提高地温,覆膜同时两侧施复合肥40kg。移栽定植的程序为:起苗、打孔、栽植、盖土、浇水。定植株距30cm,亩栽1400~1800株。

4、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主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要勤中耕。中耕既能提高地温,促进芦笋生长发育,又能防止杂草生长。同时结合中耕,在植株根部培土,能促使地下鳞芽发育,增强抗病能力。二是及时追肥浇水。一般定植一个月后开始施肥,以复合肥20~25kg为宜。以后每年的每次采笋结束后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kg。芦笋在采笋期间需水量极大,此期一定要满足水份供应,及时浇水,确保出笋需要。冬前浇一次越冬水。三是整枝打顶。芦笋每株留4~6根茎就能够供应所需营养,株茎过多就会影响出笋产量和质量,所以要及时剪除细弱、病残、衰老、多余的枝,株高一般控制在1.2m左右开始打顶,有利于集中营养、促地下根茎生长,最好再拉上铁丝,确保植株不倒伏。四是防虫治病。目前没有茎枯病、根腐病等芦笋主要病害发生,但要每10天左右喷施一遍多菌灵、甲托等杀菌剂预防。虫害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再结合喷施辛硫磷、菊酯类低残留农药防治。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运用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对害虫诱杀量大、种类多,而对天敌相对安全,且耗电量小(每晚约耗电0.3度),控制面积大,投资少(一盏灯可控制40~50亩)。每盏灯成本290元,加上用电等费用,平均每亩费用也就10元左右,但减少用工用药费用30元左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采收及采后管理

绿芦笋每年有春秋两个采收季节。一般在四月底就可以开始采笋,等到出笋较慢或畸形笋增多时,即应停止采笋,彻底清园(铲除地上茎)并培土,经过两个月左右的休养,植株旺盛后再进行第二次采笋,全年采笋时间4~5个月。采笋标准一般在25cm左右,要每天10点钟之前全部采笋一遍,做到达到标准及时采收,避免植物茎过多争夺养分,影响笋的产量。采收的鲜笋要求从田间采收到冷藏不超过4小时。

秋季采笋结束后进行一次追肥,并及时打冻水。在芦笋枝秆枯黄后清园或者在第二年开春时清园,来年开春要及时培土并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提早出笋。

猜你喜欢
开春芦笋中耕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春天
谁打裂了酸菜缸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