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老年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0-02-10 08:30穆子健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
关键词:脑叶幸存者脑干

穆子健

(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线科 吉林大安 131300)

自CT应用以来,对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出血类型及预后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笔者就老年人脑出血的临床与CT及预后影响等关系进行了研究。

1 临床资料

自1998年12月至2006年12月,经CT诊断老年人脑出血154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42例,年龄60例。入院时的平均收缩压为(24±5)Kpa和舒张压为(12±3)Kpa;住院期间的平均收缩压为(20±4.5)Kpa和舒张压为(12±5)Kpa(P<0.01,统计学采用t检验)。入院前42%的人接受了抗高血压治疗,38%的人有心电图的异常,10%的病人表现的左室肥厚,发病前生活均能自理。

1.1 临床表现

昏迷者58例(占37%),嗜睡者29例(占18.5%),局灶性神经障碍38例(占25%),偏瘫者61例(占40%);巴彬斯基征阳性者为69例(占45%),脑膜刺激激征阳性38例(占25%),瞳孔反射异常及眼睑下垂各4例(占3%),眼底出血者15例(占10%),无神经系统体征者31例(占10%)。

1.2 CT检查

全部病例在发病的24h以内行CT检查,基底节壳核血肿116例(占60%),脑叶血肿29例(占15%),小脑半球血肿6例(占4%),脑干血肿8例(占6%),多发性血肿6例(占4%),脑叶伴硬膜下血肿4例(占3%),28%的血肿破入1例或双侧脑室和第三、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脑出血与脑梗塞并存者12例(占8%)。30%的出血量经过CT测定大脑及小脑半球的出血量≤10mL。脑干出血量≤3mL。最大出血量者达300mL。有轻重不一的占位效应者123例(占80%)。内科保守治疗者124例(占81%),包括脱水,调整血压、止血、抗感染、控制水盐平衡;外科手术清除血肿30例(占19%)。

2 结果

在医院死亡者53例(占35%),少量出血者(大脑及小脑半脑出血≤10mL,脑干出血≤3mL)有2例,70岁以上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破入脑室者死亡率为80%,脑干出血超过3mL者5例全部死亡。幸存者中90%出院回家,住院平均天数为(30±20)d,出院时神经系统表现异常者占20%,偏瘫、言语障失衡障碍、平衡失调、大小便失禁共占52%;少量脑出血出院生活自理者52%,部分生活自理及明显进步者占44.8%。

幸存者和死亡者在下述情况下存在着显著差异:(1)昏迷的出现与死亡显著相关(P<0.01),瞳孔的变化与死亡者显著相关(P<0.001);(2)早期的死亡率(发病的4d以内)与患者不能活动显著相关(P<0.001);(3)出血量的大小与死亡者显著相关(P<0.001);(4)血液是否破入脑室与死亡者显著相关(P<0.001);(5)是否出现合并症与死亡者显著相关;(6)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与死亡者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根据临床和CT的扫描结果,笔者认为衡量预后的主要因素是:(1)昏迷的出现与否,出现昏迷者80%的死亡,而入院清醒者只有10%的死亡。(2)出血的平均血容量,幸存者的平均血容量是28.2cm3,死亡者是72.5cm3,因大量出血常伴有明显的水肿,占位效应,大脑中线结构的移位及脑干受压,而出血量的多少与破裂血管的直径及出血时的收缩压有关,因此充分控制血压,提高对脑出血的诊断率及在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对改善脑出血的预后起很大作用[1]。(3)血液破入脑室只有20%的幸存者,主要是因为引起的意识障碍,阻塞性脑积水和继发性脑干综合征有关,(4)如果出血引起眼球活动障碍及出血周围出现严重水肿则预后不良,(5)>70岁及并发症的出现是增加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CT问世以来,高血压作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正在降低,本组病例中伴有高血压者占62%,且一般很少在脑叶出血时出现,近来认为越来越多病人的脑叶出血是淀粉样血管病及不明原因的血管病所致[2]。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动脉硬化、高血压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年龄、心脏病和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情绪波动、酗酒则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指标。国外资料缺血性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4.4%。出血性卒中患者原有高血压者占81.5%。本组脑出血病例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占59%,在酗酒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者占47%,而本组脑梗死病例有高血压病史者占26%,有心脏病史者34%。要降低急性脑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必须积极防治高血压病已是国内外学者一致的意见。防治高血压病可减低脑出血的发病率或延缓其发病年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比治疗脑出血更有意义。因为脑出血一旦发生,病死率甚高,即使渡过急性期,在恢复期的病人中,约有1/2~1/3病人丧失工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防治高血压,降低脑出血的患病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吴恩惠,汤育三,白人驹,等.颅内蛛网膜囊肿的CT诊断(附18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2007,21:206.

[2]沈天真,陈星荣.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对诊断颅内病变的价值与限度[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15(1):87.

猜你喜欢
脑叶幸存者脑干
抑郁症患者各脑叶CT值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与脑叶微出血相关的因素及疾病研究进展
Lancet N: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的实用诊断工具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161例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情况调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
正装店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