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例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10-02-10 19:52崔泉
中外医疗 2010年30期
关键词:癌肿经腹肠壁

崔泉

(长春公交医院外科 吉林长春 130021)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1]。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2位了,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本文将最近近年来在直肠癌根治术后进行放化疗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77例,男性51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38岁,平均年龄55岁,全部患者经过组织学、细胞学等检查确诊为直肠癌。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在直肠的位置而定。直肠壁内有粘膜下淋巴丛和肌间淋巴丛2个系统,癌细胞在肠壁内淋巴系统的转移不多见。一旦癌细胞穿透肠壁,就向肠壁外淋巴系统扩散。一般首先累及癌肿同一水平或稍高处的肠旁淋巴结,然后向上逐渐累及与痔上动脉伴行的中间淋巴结群,终至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群。(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适用于距肛缘不足5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会阴部伤口一期缝合或用纱布填塞。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2]。(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适用距肛缘10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端。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3)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7~10cm的早期直肠癌。如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2.2 化学治疗 直肠癌约半数患者在术后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疗。化疗在直肠癌综合治疗中是除外科治疗后又一重要治疗措施。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直肠癌术后第一次化疗,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第1天奥沙利铂200mg,5-FU:500mg,CF:200mg,服2周希罗达,2000mg,1d分2次),化疗过程中的反应输液时手足麻木,不能接触冷的东西,输液后2周基本恢复。以后每个月进行1个疗程最好是坚持6个疗程。

1.2.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已日益受到重视,有与手术、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2种。术后放疗适用于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癌肿已明显浸润至肠壁外,盆腔内残留无法切除的病灶。一般在术后1~2个月待会阴伤口已痊愈后开始,采用盆腔前、后二野照射,有时也加用会阴野照射,放射剂量可达45~50gy(4500~5000rad)。

2 结果

2.1 直肠癌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根治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观察5年无复发。完全缓解:肿块消失,症状好转,无转移灶维持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肿块缩小≥50%,症状减轻,维持1个月以上;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愈35例,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20%。

3 讨论

直肠癌最初的症状是便血。而便血,是临床一个复杂的疾病症状,它源于多种疾病。痔疮的血一般鲜红,直肠癌的血一般比痔疮的血偏暗;痔疮的血往往一滴一滴,直肠癌的血量有时偏多;虽然痔疮与直肠癌的血都是先血后便,但直肠癌经常血便交融。以上只是一般情况,特殊情况往往较为复杂。总之,发现血便症状,易及时就医。最好能做一下直肠指检和钡灌肠造影,以利进一步确诊。在我国,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60%,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50%~6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可能是在直肠癌手术后近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约80%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文献报道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在12%~31%,可见给予以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必要的保守治疗,对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晚期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必要的保守治疗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李明.中国结直肠癌20年来发病模式的变化趋势[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7(3):215.

[2]索冰.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2009,23(3):219.

猜你喜欢
癌肿经腹肠壁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腹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