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立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

2010-02-12 05:48郭湛英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公立医院医师

郭湛英 处长:

1 基本情况

山西省共 11个市,辖 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87个城市街道办事处,共有常住城市人口 807万。相继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晋政发 [2006]25号)和 13个配套文件。截止到目前,通过资源重组、功能转换和社会参与等形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755个,完成规划任务的96.1%。其中,中心192个,站563个。

针对我省社区卫生人员素质低、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低、社区卫生服务难以取得社区居民信任等问题,早在社区卫生发展之初,我省就确立了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依托公立医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强分工协作,使公立医院优势医疗资源辐射社区,尽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以点带面,以太原为试点取得突破,带动全省工作的策略。

此项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的肯定和支持,2006年确定在我省开展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项目。卫生厅相继出台了 《山西省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晋卫医 [2006]67号)、《公立医院支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晋卫妇社 [2007]11号)等文件。2007年 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召开了全省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工作现场交流会,决定在全省开展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工作。2009年 7月卫生部在山西举办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研讨会。

2 主要做法

2.1 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机构指导 (1)要求所有拟聘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日制工作 3个月。目前,已累计安排 305名拟聘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安排公立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咨询、指导,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周至少有 1个工作日有专家坐诊,已陆续派出专家 4 900余人次,使居民不出社区就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3)为保证指导的效果,医院成立专门机构,定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求,对拟下社区指导的人员全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性质、工作内容、全科理念等相关培训,对指导效果进行考核,保证对口支援工作质量。(4)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还建立了青年医师驻社区帮扶制度,至今已有 10批共 90名青年医师完成 3个月的社区轮转、帮扶。(5)今年,该院又实行了社区首席医师制度,派出 4名高职称技术骨干下社区担任首席医师,在社区全日制工作半年,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双向转诊、慢性病管理等进行指导。

2.2 免费接受社区医生、护士进修 公立医院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业务骨干轮流到医院免费进修学习。目前,已累计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3个月以上临床进修共917人,其中医师 568人,护士 349人,部分进修期满的人员已返回社区,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骨干。

2.3 定期举办专业培训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求,公立医院有计划的举办各种业务讲座、实用性技能培训,要求每月培训不少于 2~3次,累计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举办适宜技术培训 1 137次,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24 507人次。(2)各公立医院还定期组织急救、护理等操作比赛,以规范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预防、急救、慢病管理、康复等服务的实际操作水平。

2.4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为实现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分工协作的两级医疗新格局,在太原市迎泽区、杏花岭区开展双向转诊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省 65家公立医院与 38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各公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采取了设服务台专职人员 24小时服务、免收挂号费、直接到相关科室就诊等措施方便转诊病人,医院派人到社区对下转患者诊治进行指导,保证患者转诊后得到连续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引导群众到社区就诊,共上转病人 12 456例,下转病人 4 318例。

此外,各公立医院根据实际采取资金和适宜设备支援,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累计援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509台 (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购置了 200多万元的巡回体检车,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

3 主要成效

3.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得到社区居民信任 通过医院专家指导、业务培训及临床进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和利用率逐渐提高。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543.9万份,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5.4万名。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诊疗 146.2万人次;上门服务 16.1万人次;开展计划免疫74万人次,开展妇幼保健46万人次。

3.2 密切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关系,居民就医日趋方便 (1)通过专家下社区进行健康咨询、指导,使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 (2)通过驻社区,大医院医师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切实体会到了老百姓 “看病难”的现状,拉近了大医院医务人员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社区居民的距离。(3)通过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开展双向转诊,密切了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关系。社区居民逐步感受到 “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就等于到三级医院就诊”。为实现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两级医疗新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存在的问题

(1)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紧张、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充分利用大医院免费提供的培训、业务技术指导、人员进修等服务,实际进修的人员不多。 (2)由于得不到医疗保险政策的有力支持,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利益驱动,缺乏具体、操作性强的标准及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加上群众就医观念的影响, “转上容易转下难”问题没有不到根本解决。(3)没有经费支持,部分医院积极性不高,工作开展不平衡。

5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成立全省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和专家指导组。(2)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指导及质控。(3)将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立医院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列为医院评审评价的内容,作为公立医院医师年终考核、职称聘任的依据应推动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公立医院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