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特色的社区与医院 “合作医疗”服务模式

2010-02-12 05:48史希杰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合作医疗辖区社区卫生

史希杰 主任:

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广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05年 12月通过招标成立,服务于西湖区丁公路街道,面积 2.6平方公里,6万多人口。作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试点单位,本中心依据 《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之最终目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探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同时,结合本社区特点,急社区所想,解社区所难,依托社区,突出重点,扎实稳健,积极有效地将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推进。近四年来,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一个集 “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为一体,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已日趋完善,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现将本中心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 全面提高认识,为扎实推进社区工作夯实基础

1.1 统一认识,强化领导 作为一家二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一家自主经营的改制医院,如何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统一思想是关键。为此,医院班子成员进行了专项研究,多次组织院中层以上干部针对国家、省、市各级有关社区卫生工作政策及要求进行了学习,全面提高了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此同时,医院班子成员多次前往天津、上海及赣州等地调研,借鉴省内外成功模式的经验及教训,结合自身特点,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健康发展模式。医院主管院长亲自挂帅,全面协调,由一名副院长兼任中心主任,五名中层骨干担任科室负责人,形成了统一领导、全院配合的强有力势态。医院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本年度的核心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科学规划,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扎实有效地推进。

1.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控制 医院从医疗骨干中抽调了 26名医护人员专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其中具备全科医师资格的有 4名,中医主任医师 1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 4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1名,执业护士 12名。为强化医护人员规范服务技能,中心积极组织卫技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培训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先后有 2名管理人员、4名职业医师及 5名护士参加了培训并取得资格。中心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 “医院感染”、“三基”及各类业务学习,4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达 130余次,培训医务人员1 600余人次。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中心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完善了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中心医护人员奖惩挂钩,使中心质量控制得到有效保障。

2 密切社区关系,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寻求合力

2.1 寻求社区支持,大力开展公益服务

2.1.1 将自身工作纳入辖区工作计划之内 全面配合街办各社区做好公益活动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已成为目前城市卫生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此项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服务对象又是卫生健康理念落后的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如何深入开展,能否得到社区基层组织的大力支持是关键。为此,中心主动将自身工作纳入所在辖区街办工作计划之内,全面配合街办各社区做好各种形式的 “卫生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2.1.2 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促社区稳定中心定期为 100多名社区干部免费健康体检,为 7个主要社区配备片区医生,帮助社区干部做好社区公共卫生宣教工作。定期为社区出刊健康宣传栏,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每逢 “三八”、 “七一”、“八一”、“六一”、“九九重阳”等主题活动日,中心与社区都会联合组织为辖区妇女、老党员、老劳模、老军人、儿童及老人免费体检。同时,为了配合社区做好稳定工作,中心向社区内特困居民发放了 “医疗帮扶卡”,向社区 1 000多名流动人口发放 “农民工医疗帮扶卡”,对持卡就诊者实行全面优免;为社区众多残疾人免费建立特殊家庭病床,充分体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爱护。

2.2 依托社区功能,将健康服务送进家门

2.2.1 完善社区人群健康管理,免费建立医疗健康档案(一) (1)依托社区组织功能,向居民发放 “健康调查表”5万余份及全天候上门访视,将辖区内 60岁以上的老人、0~7岁儿童及 15~49岁妇女三类人群分类建档。(2)对辖区“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等慢性疾病及“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患者群体进行分类管理,跟踪服务。(3)对辖区内残疾人、低保居民及特种病人如精神病建档管理,并提供各类形式的优免服务及特殊服务。 (4)中心免费为社区居民建立医疗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保健、预防及医疗一体化服务。(5)向辖区 7个居委会派出了片区保健医生,开通健康热线,定期走访居民,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及保健服务。

2.2.2 完善社区人群健康管理,免费建立医疗健康档案 (二)

(1)中心还在 7个社区建立健康专栏,将健康宣教做到了居民家门口。通过街办向社区居民发放 《家庭健康手册》,向辖区内厂矿职工发放 《职工健康手册》,将健康教育深入家庭,中心医疗队定期深入社区进行义诊,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的健康知识讲座。 (2)为方便社区居民就医,本中心向辖区居民家庭发放便民服务 “爱心卡”,对持卡来中心就诊的居民实行全面优免。(3)中心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家庭病床,实行上门服务,对残障居民及特殊病种 (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家庭病床并建立绿色通道,建立24小时随诊制。(4)对辖区孕产妇进行全方位保健指导,建立母婴保健学校。全面呵护老人、妇女、儿童健康,定期为他们免费体检。

2.2.3 关爱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 全社区 3 000位高血压患者、400多位糖尿病患者以及冠心病、肿瘤、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建档管理。在片区医务人员的干预和指导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有效控制率达到 70%以上,随访管理率达到了80%以上。

2.2.4 医院定期举办各类健康讲座、课堂 中心为社区居民定期开设各类形式的健康课堂,总计开展各类慢病健康讲座46次、孕产妇保健康课 18次,组织社区义诊 80多次,建立了儿童保健管理手册 1 456人次。全年为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达到 4 142人次,其中计划内的接种达到 2 810人次。

2.3 建立社区网络,中心与站管理一体化

2.3.1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化,中心与站管理一体化 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本中心所在辖区丁公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为 1个中心,下设5个卫生服务站。为了加强中心与站的一体化管理,建立通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区卫生局及丁公路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本中心于 2007年 3月全面启动了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化管理系统”。中心成为 5个卫生服务站的业务领导机构,负责对其进行全科技术培训、业务指导、技术考核及健康促进活动。与此同时,中心还与全区 24个卫生服务站签订了 “双向转诊协议”,并由中心统一与上一级医疗机构签定 “双向转诊协议”,各服务站转入中心的患者将得到医疗优免。为加大中心与站一体化管理力度,目前本中心与 5个服务站已全面实行了 “业务管理、机构标识、服务流程、药品价格、服务理念”五大统一。

2.3.2 随着双向转诊制度的完善,转入中心的患者得到科学、有效、优免的治疗 中心与全区 24个卫生服务站签订了 “双向转诊协议”,并由中心统一与上一级医疗机构签定 “双向转诊协议”,各服务站转入中心的患者将得到医疗优免。

3 推行平价医疗,为解决群众看病贵探索新路

3.1 平价医疗,服务社区 2004年 2月,江西广济医院改制成立,全省首个开放式大药房在广济诞生。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了 16个单病种限价治疗项目,治疗费用比其他医院低 50%以上。其限价治疗费用包括手术费、药品费、治疗费、等全部费用。2006年 4月,该院再次推出 19个单病种限价项目,成为全省限价治疗项目最多的医疗机构。

3.2 帮贫扶困,救助弱势

3.2.1 医疗帮扶卡享受六大优免政策,家庭病床有助精神病患者康复 (1)自 2007年以来,本中心向丁公路社区 1 300多名下岗职工及低保户等特困居民发放了 “医疗帮扶卡”,实行 “住院费用一块钱一天”等六大优免政策;(2)中心成立心理咨询科,聘请原省精神病院院长王毓瓘教授为主任,着手为辖区内精神病患者设立家庭病床,全面启动 “社区精神疾病医疗康复救助”工作。丁公路街道现有精神病患者 73名,其中低保户达 26名;(3)由于我市专业化精神病院床位有限,加之住院治疗费用昂贵,使社区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专业化治疗,他们有的被强行关在家中,有的则放任自流,不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治疗,而且给社区带来很大安全隐患;(4)经与街办协商,本中心先后为 73名低保精神病患者免费建立了家庭病床及健康档案,中心专家组定期免费上门访视进行院前康复指导工作。同时开通 24小时心理救助热线,遇突发情况随时出诊。

3.2.2 将公益事业与 “医疗平价模式”双管齐下,实行医疗帮扶 (1)医疗队进社区进行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健康。(2)定期为社区老人举办社区健康讲座。

3.3 热心公益,为政府排忧解难

3.3.1 全国首家 “困难职工帮扶定点医院”,在我院挂牌成立 2004年 7月,“全国首家困难职工帮扶定点医院”在我院挂牌成立。6 000名特困职工得到医疗救助,医院在平价限价的基础上为困难职工减免医疗费用达 100多万元。

3.3.2 医疗 “三送”进厂区 帮扶万家送健康 我院挂牌“全国困难职工帮扶定点医院”起,医院先后 20多次派遣 8个医疗小分队进困难厂区,为困难职工送医送药送健康。

3.3.3 全国首家 “农民工定点医院”在我院挂牌成立 自2006年我院 “农民工定点医院”挂牌至今,医院多次派遣农民工医疗服务队深入建筑工地,为农民工送医送药,关爱农民工健康,多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南昌市卫生局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猜你喜欢
合作医疗辖区社区卫生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问答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研究
更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