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瓠瓜新品种浙蒲6号

2010-02-14 16:28汪宝根李国景吴晓花鲁忠富刘永华
中国蔬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雌花保护地单株

汪宝根 李国景 吴晓花 鲁忠富 刘永华 徐 沛

浙蒲 6号是以G7-4-3-1-2-1为母本,以G11-3-5-7-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保护地早熟瓠瓜一代杂种。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试种示范,在浙江、湖北、福建、上海、安徽等省市试种示范700 hm2。2009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浙蒲6号。

1 品种特征特性

浙蒲6号熟性早,耐低温弱光和盐碱,以侧蔓结瓜为主,侧蔓第1节即可发生雌花。植株粗壮,叶片深绿色,心脏形,叶厚、较小。瓜皮黄绿色,光泽度好;瓜条长棒形,瓜蒂部钝圆,粗细均匀,商品瓜长30~40 cm,横径约5 cm,单瓜质量约0.4 kg。坐果性好,平均单株坐瓜7.1条,品质佳,氨基酸含量高。抗枯萎病,中抗病毒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广,特别适宜保护地早熟栽培,也适宜高山栽培、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季节 浙北地区以爬地栽培为宜,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移栽定植。

2.2 培育壮苗 播前晒种8 h(小时),经温汤浸种催芽后播于营养钵中,苗床多层膜覆盖保温。育苗期内若不出现缺水症状,原则上不浇水,以防止幼苗徒长。定植前7 d(天)炼苗。

2.3 定植 每667m2施腐熟的鸡、鸭粪2 000~3 000 kg或猪粪3 000 kg,深埋条施。定植前1~2 d(天)抢晴天浇足定植穴底水,棚内10 cm处地温达到12℃以上时定植。一般畦宽2.8m,畦高20 cm。单行种植,株距30 cm,每667m2栽650株。每畦搭建1个小拱棚,用“二膜一布”覆盖。

2.4 定植后管理

2.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7 d(天)内保持较高温度,但应控制在35℃以下;新根生长后,最高气温控制在28℃左右;雌花开放后,最高气温宜稳定在32℃左右。

2.4.2 水肥管理 生长前期以保湿为主,控制提苗水、膨瓜水,保进根系生长;中期土壤相对湿度宜稳定在70%左右。一般结合喷农药进行根外追肥。瓠瓜根系不耐浓肥,追肥浓度过高易伤害根系。

2.4.3 激素处理 浙蒲6号主蔓着生雌花较晚,以侧蔓结果为主。为提早结果,在主蔓摘心2 d(天)后,用40%乙烯利4 000倍液均匀地喷雾叶面。

2.4.4 整枝摘心 四叶一心至五叶一心时摘心,以促进侧蔓生长。单株保留3条侧蔓,待一级侧蔓有15叶左右、蔓长约80 cm时摘心。叶片相对较多时,单株二级侧蔓选留3~5条,每条留3~5叶;侧蔓分布空隙较多时,可单株留侧蔓3~4条,其中结果蔓与营养蔓数量比为1∶1,留2~3叶摘心;侧蔓封行较密时,单株留侧蔓1~2条,留2叶摘心。

2.4.5 保花保果 早期低温植株无雄花时可采用早瓜灵等生长调节剂处理。4月后采用人工辅助授粉。2.4.6 疏果 一般冬季单株可同时留瓜1~2个,春、夏季单株同时留瓜2~3个。

2.5 病虫防治 防治霜霉病可用75%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于发病前期用40%福星(氟硅唑)乳油4 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400 g硫酸铜粉剂对水20 kg与800 g生石灰对水80 kg混合的半量式波尔多液喷雾。防治瓜蚜于发生初期用1%杀虫素(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于发生初期用1%杀虫素乳油1 500倍液喷雾。

猜你喜欢
雌花保护地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大棚西瓜人工授粉技术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帮花授粉
保护地专用茄子新品种哈茄1号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