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绍菜在云南通海县的引种与推广

2010-02-14 16:28普永泉王兴福罗永刚胡冬梅
中国蔬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通海县大白菜粉剂

普永泉 王兴福 罗永刚 胡冬梅

1998 年后,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稳定粮食、巩固烤烟、狠抓蔬菜、畜牧两大产业,积极培植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开展了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多次多批对比试验,从312个蔬菜品种中筛选出适应通海县种植、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的品种20多个,日本绍菜就是其中之一。

1 日本绍菜推广历程

1998 年以前,通海县一直种植1978年由山东引进的大白菜品种83-1,该品种产量高、优质、销路好,但是由于多年种植,土传病害较重,农药成本加大;再者83-1的种子市场较为混乱,据了解,山东省繁制83-1种子的单位有百余家,在通海市场上营销的有30多家,无序竞争造成种子价格混乱,种子质量良莠不齐,常引发质量问题,引发伤农、坑农事件。为此,在大白菜新品种的筛选上确定了如下技术经济指标:单株质量1.5 kg以上,品质、抗性优于83-1,增产10%以上,生育期不超过 70 d(天),经过 3~5 a(年)的努力,全县年种植面积达666.7 hm2以上。

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对引进的大白菜新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的基础上,以引种试验基地为展示窗口,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和关键技术环节现场指导,抓示范促推广,并将新品种推荐给运销企业,帮助签订产销合同,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完善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1.1 试验阶段 一是进行大白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由于83-1是省内外市场已经接受的大白菜品种,经初步筛选,重点从抗病性、丰产性、单株质量及株型考虑,1998年从供试的16个品种中初步筛选出日本绍菜,1999年专门安排了与83-1的对比试验。

二是针对保护地设施发展的趋势,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了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大棚栽培日本绍菜每667m2产量为7 609 kg,比83-1增产2 644 kg,增长53.25%;露地栽培日本绍菜每667 m2产量为6 336 kg,比83-1增产1 358 kg,增长27.28%,而且对霜霉病、病毒病、根肿病的抗性强于83-1。

同时,进行了食味品尝鉴定和市场调查:普遍反映日本绍菜食味好、质嫩而甜、口感好。市场售价每千克比83-1高0.10~0.20元。通过两年的试验鉴定,笔者一致认定日本绍菜可以作为通海县大白菜类型的主推品种,决定扩大示范,引导菜农种植。

1.2 示范阶段 2000年在四街镇组织了日本绍菜的连片种植示范,2001年在全县多点组织了2 733 hm2的大面积示范,并配套完善了丰产栽培技术。在组织多点示范的同时,为了尽快发挥日本绍菜推进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效果,县种子管理站与县科委组成了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和技术执行组,组织了面上的推广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提早组织资金,统一调供地膜、育苗盘、日本绍菜种子,开展专题培训和技术讲座,对育苗、开沟理墒、株行距规格、移栽定植、施肥、病虫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组织现场演示,为日本绍菜的大面积推广做了充分的技术和工作准备。

1.3 推广阶段 2002~2003年在县蔬菜良种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技术人员及村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执行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确保技术措施到位率达95%以上。在整个推广工作中,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村科技员、县乡两级驻村工作组、菜区的村组干部积极参与,形成庞大的技术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指导和技术咨询。到2003年日本绍菜种植面积已达1 539 hm2,占全县大白菜种植面积的45.68%,1999~2003年全县共种植日本绍菜4 836 hm2,占五年全县大白菜种植面积的52.03%,品种的更新换代升级,提升了大白菜的品质和销路,对通海县大白菜的规模化种植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5 a(年)100户、面积8.6 hm2的生产和市场调查资料,日本绍菜的推广应用,与原当家品种83-1相比,每667 m2单产平均提高415 kg,销售价格每千克增加0.108元,每667 m2收入平均增加853.2元,扣除每667m2多用种子款60元,实际增收793.2元。5 a(年)来通海县共推广种植面积4 835 hm2,菜农共增加经济收入4 233.95万元。日本绍菜的试验、示范、推广,把组织生产和协调产销结合起来,把产前供种、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结合起来,把技术管理工作与产品市场结合起来。目前,通海县日本绍菜产品已远销我国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区和国家,为通海县跻身于云南省蔬菜种植大县,成为国内有名、国外知名的“蔬菜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品种特征特性

绍菜是粤语中对大白菜的称呼,日本绍菜特指从日本引进的高桩直筒合抱型大白菜。代表品种是日本泷井公司(Takii Seeds)选育的绿箭 70(Green Rocket70),经试验确认,适应通海县1 400~1 900m海拔地区种植,采用塑料大棚及露地栽培均可,一般每667m2产量 5 000~7 000 kg。

日本绍菜为一代杂种,抗病能力较强,苗龄一般20~25 d(天),定植后 50~60 d(天)成熟,株高 45 cm,单球质量1.5~2.0 kg,植株直立紧凑,叶球为高桩直筒型,抱合紧,呈炮弹状,叶色深绿,外叶少,净菜率高,品质优良,食味极佳。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种 一般选用进口优质一代杂种。通海县适宜播期为3~9月,由于种子价格较高,宜采用营养盘育苗。

3.2 合理密植 一般畦宽170~180 cm,移栽株距30 cm,行距50 cm(或株行距40 cm见方),每667 m2定植4 000株左右。

3.3 合理施肥 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 kg,然后精细整地,肥料施用讲究氮、磷、钾配合,同时补充施用其他微量元素,也可结合生长期用药进行根外喷施。

3.4 病虫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掌握在病虫发生初期及早防治,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施药次数。

预防十字花科根肿病,忌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选用无污染水源,种子、育苗基质、育苗盘都要用化学药剂进行严格消毒。防治蚜虫于六叶期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5 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叶背面要喷药。防治病毒病要及早治蚜,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硫酸铜混和而成)乳剂1 000倍液,隔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霜霉病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每7 d(天)喷1次,连喷3次。防治炭疽病、白斑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1%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应在卵孵化高峰期及低龄幼虫盛发期用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乳剂1 000倍液,或每667 m2用Bt乳剂100~1 500 g喷雾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治地下害虫在田间放置糖醋液盆(按糖∶醋∶水为1.0∶1.0∶2.5的比例配制,内加少量锯末和敌百虫)诱捕成虫,当诱捕到的雌雄成虫数量相近时,开始喷药,植株基部及周围地面是重点喷药区,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3.5 适时采收 根据市场情况、冷库要求,在达到采收标准(叶球直筒圆柱形,紧实,外叶开始变黄)时及时采收,否则易受软腐病为害。

猜你喜欢
通海县大白菜粉剂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频振灯诱杀技术在通海县蔬菜害虫防控中的运用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物流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微耕机在通海县应用中的阻碍因素及解决措施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80的选育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