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摘

2010-02-17 02:48摘编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本土化女性主义层面

(贾 春/摘编)

钟雪萍、任明在《南开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妇女能顶半边天”:一个有四种说法的故事》一文中指出,源于毛泽东时代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口号,在毛泽东时代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最具影响力的革命话语之一。“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用来形容女性的新词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连。国际、国内对之自20世纪至今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对“妇女能顶半边天”所涵盖的“自强”精神的重新认识可以继续为很多女性提供一种文化资源,尤其是当我们认识到“女性与工作”之间的联系仍然定义着女性关于自己是谁的概念时。“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更应该在“后妇女解放”的中国社会在性别政策方面出现变化的现实中,在制度层面上得以坚持。今天,在当代中国女性知识分子广泛谈论女性主义本土化的时候,除非她们清楚地理解自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尤其是与“妇女能顶半边天”有关话语和实践中的经验,“女性主义本土化”仍将是虚幻的。确实,只要女性知识分子没有忘记“妇女能顶半边天”话语的历史特殊性及它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做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也许将来还会有进一步探讨女性想象与实践“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意义的第五、第六个故事。

周贤日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略论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妇女劳动权》一文中指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立法、司法、行政、经济、道德等等手段,打破旧制度对妇女权益的束缚和剥夺,使广大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与男性在社会各项权利方面的平等。特别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广大妇女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不凡成就,在变革高度集权、还权与民等政治文明上同样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期间,中国妇女劳动权不仅在立法层面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现实层面上也取得了世纪的进步。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当前中国妇女在现实中的各项权利仍然受到比较严重的侵害,中国妇女们的实质社会境况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她们仍然从事着比较低端的工作,受到就业歧视、同工不同酬以及劳动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的困扰,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完善保护妇女实质平等劳动权的各项制度。

猜你喜欢
本土化女性主义层面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