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专题中考真题例析

2010-03-01 08:41邓夏生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0年2期
关键词:题干考试题表格

邓夏生

一、中考真题例析

例1

(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试题)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注意题于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由此判断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知识点;其次要注意表格中所列举的各栏目数据的变化及主要变化趋势——“下降”;最后要结合题目回忆教材相关知识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B

例2(200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试题)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A,-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时间要求(1978-1982年)及关键词“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其次要结合数轴数据明白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呈现上升趋势”;最后考生要依据1978年这一重要信息,结合“农民”这~关键字眼,再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点。

参考答案:D

例3(2009年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中考试题)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B,对外开放扩大

C,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大跃进”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从题干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有效信息;其次,要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分析备选项:A项包含了建国初农村土地改革及1953年开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知识要素,B项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c项也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D项显然错误。

参考答案:A

例4(200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试题)材料题。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内容。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些历史结论?(概括表达)

(3)请你把材料二中的数据编制成易于对比分析的表格。(要求:简明清晰,有表格名称)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读懂材料意思,充分理解材料一中“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这个关键句子;注意材料二中一系列数据的阶段性变化。其次要弄懂问题的基本要求:问题(1)要求列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典型企业;问题(2)要求用材料二中的数据去印证材料一中的结论,立意新颖,要求较高;问题(3)考查考生制作表格的能力,有一定难度。再次考生要结合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再认再现教材相关知识点。

参考答案:(1)完成了农业的合作化;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t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或国民经济各项指标有了显著增长。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列举其他内容,只要符合事实均可得分)(2)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②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③三大改造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如:

二、启不

1,在中考复习中,同学们要学会阅读图表,通过分析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对教材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

2,在中考复习中,同学们要学会运用制作表格等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

3,在进行自我训练时,同学们要注意审题的基本要求和步骤,答题时要注意格式化、要点化、序号化,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题干考试题表格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数字算式
组成语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履历表格这样填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