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分析预测

2010-03-03 08:11曾黎黎张春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13期
关键词:居住用地建成区工业用地

□文/曾黎黎 张春艳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分析预测

□文/曾黎黎1张春艳2

土地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特别是对于重庆市这样一个多山地、少平地的山城而言,建设用地更是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但是城市化进程又不可停滞。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2003~2008年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相关数据为基础,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十年建设用地的需求变化情况,以便为相关部门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灰色预测

引言

表1 重庆2003~2007年建设用地面积构成 (单位:平方公里)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建设用地的旺盛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根据相关统计,197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是17,245万人,占当时人口比重的17.92%,城镇建成区面积约为17,245平方公里。到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为60,667万人,占同期人口总数的45%,城镇建成区面积为36,295平方公里。除城镇区域外交通、水利、矿山等建设用地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仅城市化推进用地就达5,000多万亩。城市化的加快,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使得城市居住用地需求剧增;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有更多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园林、公共绿地等与之配套,使得城市公共建设用地需求量加大。但是,土地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稀缺资源,特别是在国家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下,使得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愈发珍贵。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规划不到位,就会出现道路拥挤、交通混乱、公共绿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土地的有效利用问题。没有规划的乱建可造成5%~10%的土地浪费,甚至会加剧我国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而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因此,对城市土地需求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在大量搜集和整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重庆市未来几年城市土地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正确制定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一、重庆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重庆市2003~2008年全市建成区面积及各主要功能区建成区面积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纵向来看,在每年建设用地面积中,居住用地面积占的比例最高,2008年达到37.9%,其次是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横向来看,在过去6年中,重庆市建设用地面积和各功能区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居住面积,6年之间增加了79%,年平均增加13%,其次是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各个功能用地增长曲线图如图1所示。(图1)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大,使得城市居住用地需求剧增,居住用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2、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用地面积需求量稳步增长,这种趋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这点从道路广场和公共设施建成量不断上涨的趋势上可以得到证明。

与重庆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加大的趋势相反,重庆耕地面积却在逐年下降,虽然在国家加大了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后,相对于2006年以前,2006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有所减小,但整体上呈现的还是下降的趋势,如图2所示。(图2)

二、重庆建成区土地利用预测分析

表2 重庆2010~2020年土地利用面积预测 (单位:平方公里)

为了测算出在现有发展状况下重庆土地未来的需求量,需要以现有数据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模型对未来需求量进行预测。由于土地需求量的统计工作量比较大,相关数据获得困难,因此这里借鉴灰色系统理论,运用GM(1,1)模型进行重庆2010~2020年十年建设土地的需求预测分析。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GM(1,1)模型可以弱化原始序列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为灰色模型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所揭示的原始序列呈指数变化规律。(表2)

从预测表上来看,如果保持现有的供地制度,未来十年重庆市建成区的土地面积仍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增长速度在减小,如图3所示,从增长趋势上看,2020年以后建成区面积将保持稳定,每年建成面积稳定在1,320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1.5倍。这说明在未来十年,城市建设依然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图3)

从建成区的各主要组成部分来看,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在2015年之前逐年增长,2015年之后则保持稳定;而居住用地面积则保持相对稳定,十年之间仅仅增长了23.8平方公里。

三、主要结论

1、重庆未来十年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需求仍然旺盛,这是与重庆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和城市建设环境相匹配的。重庆一直都把建设成为西部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的现代化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目标,城市的现代化意味着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环境质量和经济水平等各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需要有大量的城市土地作支撑,国外现代化城市建设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主要功能用地面积变化预测图如图4所示。(图4)

2、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仍然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主要部分,所占比例超过50%。从增长速度上来看,居住用地基本不变,而工业用地也在2019年后保持稳定。这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需求达到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稳定”并不是达到“饱和”,而是“增量”的稳定,即每年需要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量保持不变,大概稳定在400平方公里和300平方公里的水平。

3、公共设施用地则保持快速增长,而且从预测曲线上看,这种增长趋势在2020年并没有停滞,而且还有加大的势头。这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市政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如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反映在土地上来就是公共设施用地的快速增长。

4、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占据绝大部分,超过70%。因此,这三部分用地应该成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应制定详细的专门规划。

[1]丁芸.在城市化发展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J].中国市场,2008.52.

[2]孙善龙,东野光亮,刘喜广,王猛.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5.

[3]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F127

A

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居住用地建成区工业用地
基于VBANUI夜间灯光调节指数的河南省城市扩张研究
近30年南宁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人均居住用地研究
基于Landsat的南通市建成区扩展研究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
2008年—2014年赣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研究
河道整治工程对沿江(河)工业用地地价影响的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