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湖高速公路高填路堤稳定性敏感分析

2010-03-23 10:17吴志青谢丽辉邓天棋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粘聚力摩擦角路堤

吴志青,谢丽辉,左 威,邓天棋

(1.江西省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2.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1 彭湖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

1.1 K 26+150路段地形地貌特征

彭湖高速公路位于赣江与长江交汇地带的鄱阳湖冲洪积平原,发育有厚度不等的软土,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常夹淤泥、细粉砂等透镜体。地层结构复杂,地基强度小并且变化大。由于沿线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液限、低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等特点,加之该路段填土高度7.0~10.0m占相当比例,最大填土高度超过14.0m。为了能具体分析彭泽高速公路路堤稳定性,本文以K26+150高填方路堤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填高达9.06m),该路堤地基2.0m深度内土体呈棕黄色粉质粘土,处于塑性状态[1]。高填方路堤断面见图1。

图1 K26+150高路堤断面图(单位:m)

1.2 研究段水文条件特征

地下水受降水控制明显,雨季水量增大,水位上升,旱季水量减少,水位下降。一般在山间谷地及滨湖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相对较丰富,随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丘陵区及岗丘区地下水相对较贫乏。水位埋深滨湖地带小于2.0m,丘陵岗丘区一般大于2.0m。水文条件对高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大,地下水的富集一方面增大坡体下滑力,另一方面引起孔隙水压力上升,降低软弱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潜在滑动面的抗滑力减小。

2 软土强度参数试验

针对K26+150高路堤分析,通过现场勘察取得原状土样。取样过程中为避免水分蒸发,用密封塑料袋包裹,将土运回实验室。结合路基特征及正交试验规则[2-3],开展了密度、含水率、击实试验和直剪试验,得到了不同压实度下的c和φ值,见表1。

表1 直剪试验结果一览表

3 高路堤稳定性敏感分析

以下采用理正软件进行分析,参考已有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4-6],针对不同压实度工况下出现的不同强度参数,分析稳定系数Fs的变化关系图,探讨稳定系数Fs与各种参数的敏感性关系。

3.1 参数的选取

参数取值主要依据室内试验结果综合选取,见表1。

3.2 各个因素作用下高路堤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

3.2.1 粘聚力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当地基土为砂粘土,路堤填高为9.626m,坡比为1∶1.5,汽车荷载设为15.39 kPa,而内粘聚力分别为14.76,20.29,25.28,28.96 kPa时,对应的路堤边坡稳定系数Fs为1.616,1.718,1.791,1.861,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

(1)F s-c关系随着粘聚力c的增加,稳定系数F s也增大,当粘聚力c从14.76 kPa上升到28.96 kPa时,稳定系数Fs从1.616上升到1.861。即随着土体粘聚力c的增大,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有所增大,抗滑力也随之增大。

(2)从曲线的总体来看,当粘聚力增大至一定程度时,边坡稳定系数F s增大趋近于稳定。

3.2.2 内摩擦角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当地基土为砂粘土,路堤填高为9.626m,坡比为1∶1.5,汽车荷载设为15.39 kPa,内摩擦角φ分别为25.39°,27.74°,28.07°,30.29°,而对应路堤边坡稳定系数Fs变化为1.616,1.718,1.791,1.861,可以看出:Fs-φ关系为随着内摩擦角φ的增大,土体抗剪强度有所增大,抗滑力随之增大,稳定系数F s也随之增大。当内摩擦角φ从25.37°上升到30.29°时,稳定系数Fs从1.616上升到1.861。

3.2.3 容重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参数取值为:地基土为砂粘土,厚度为9m,路堤坡高为9.626 m,坡比为1∶1.5,汽车荷载设为15.39 kPa,容重γ分别为14.46,16.50,16.55,16.67 kN◦m-3时,路堤边坡稳定系数Fs对应为1.616,1.718,1.791,1.861。Fs-γ关系图见图3。

图2 边坡稳定性分析F s-c关系图

从图3可以看出:Fs-γ的关系:随着γ的增大,稳定系数Fs逐渐增大。当容重γ从16.462上升到16.671 kN◦m-3时,稳定系数Fs从1.616上升到1.861,但γ大至一定程度时稳定性不增反有下降趋势。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压实、排水等方法来增加土体的容重,从而使我们尽可能将容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与文献[7]中的结论较为一致。

3.2.4 坡高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以下坡高采用一变值,土体其他力学参数依据试验所得。为了具有可比性,力学参数取压实度为0.93、坡比为1∶1.5。通过计算得到当坡高分别为8.0,9.0,10.0,11.0,12.0 m时,Fs对应为1.829,1.672,1.589,1.545,1.534。Fs-H的关系图见4。

从图4可以看出:

(1)Fs-H关系曲线为抛物线,随着坡高H的增大,稳定系数Fs逐步减小,说明路堤边坡稳定性越来越差。当坡高H从8.0m增大到12.0m时,稳定系数Fs从1.829降到1.534。

(2)坡高从8.0m增大到11.0m的过程中,稳定系数变化比较快,说明坡高控制在8.0m以下较为适宜。

3.2.5 坡比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当坡高设为10.0m,在不同坡比情况下与路堤边坡稳定系数F s的关系,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Fs-m的关系曲线为抛物线,随着坡比的减小,稳定系数Fs也逐渐增大,路堤越稳定。随着坡比从1∶0.25变化到1∶2.00,稳定系数也从1.534增大到1.829。就曲线特征而言,坡比对路堤边坡稳定性很敏感。

图3 边坡稳定性分析F s-γ关系图

图4 边坡稳定性分析F s-H关系图

4 主要结论

(1)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得到土在不同压实度下的强度参数。表明在不同压实度下具有不同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值,总体上随着压实度的增大,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都在不断增大。就粉粘土填料而言,似乎内摩擦角变化较为明显。

(2)通过对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容重γ、坡高H和坡比m与路堤边坡稳定性的敏感分析表明,就粉粘土填料而言,内摩擦角φ和坡比m对边坡稳定系数影响较为敏感。

图5 边坡稳定性分析F s-m关系图

[1] 郑明新,马国正,赵升,等.彭湖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与变形规律研究阶段报告[R].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

[2] 蒋金平,郑明新.合六高速公路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1):7-11.

[3] 郑明新.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后评价方法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4] 向科,罗凤.分层铺设土工栅格高填方路堤的稳定性验算[J].铁道勘察,2005,31(2):47-49.

[5] 陈建峰,石振明,孙红.加筋路堤稳定性综合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04,25(2):433-436.

[6] 陈祖煜.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7] 赵春生,李安玉.高速公路高填路堤软土地基处理及高填路堤施工技术[J].四川水利发电,2009,28(6):14-17.

猜你喜欢
粘聚力摩擦角路堤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借助摩擦角 快解匀速运动问题
土石坝粘土心墙的渗透系数统计分析
岩土抗剪强度指标剖析
考虑土拱效应的铁路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摩擦角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成型机理的研究
基于预插粘性界面单元的全级配混凝土梁弯拉破坏模拟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