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2010-04-03 05:4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调治亚健康中医学

,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亚健康科,北京 100078)

亚健康(sub-health)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20世纪8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布赫曼提出的新概念,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如精力下降、体力不支、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抑郁、惊恐以及抵抗力差等。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休息及服用各种维生素,对于重症患者劝服小剂量的抗抑郁症药物,效果多不明显。因此,许多学者希望通过发挥传统的中医药优势,开创出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新路。中医学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主张天人相应,整体审察,辨证施治,且传统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知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的积淀,因此,努力探讨传统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办法,开展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医认识亚健康状态历史悠久,治验丰富

传统中医学虽无亚健康状态一词,但中医的“未病”学理论形成久远,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由来已久,如《素问》中有“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之说,“未兆”即是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赢劣”则是略显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为疾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脏燥症,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论述的脾胃内伤病,以及历代医家有所发挥的各类郁证、不寐,其症状描述均可归于亚健康状态。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发生的病因与过度劳累、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年老体衰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所云:“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劳伤气,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亏虚,机体失养,症见身倦乏力、活动尤甚、纳呆不饥等;劳神太过,暗耗心血,心血不足,神失所养,则见白天神疲健忘、肢倦乏力,夜间失眠多梦。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症见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或烦躁焦虑、易受惊吓等等。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人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正常濡养机体,致使脏腑功能低下,表现出体力不支,精力不济,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症。

传统中医学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祖国医学“治未病”学术思想及养生健体防病之法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从养生、保健、生活方式以及临床早发现、早治疗等多方面阐释了“不遗形体有衰”的亚健康预防思想与预防措施。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调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脏腑、肢体、官窍等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功能上互相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是“阴平阳秘”“形神统一”的状态。亚健康虽然症状繁多,但总体而言是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的人体功能状态异常。

防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化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亚健康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尚未达到疾病状态,致使西医无法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而只能采取改善睡眠、增强免疫、抗疲劳、抗抑郁等缓解方法。相比之下,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在干预亚健康的过程中则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不同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随症施治,于益气补血、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宁心安神之间灵活选方用药,标本兼顾,突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

亚健康状态可分为脾气虚弱,肝气郁滞,心脾两虚,肝肾不足,心肾不交,脾胃湿热等6型辨治。

3 丰富多彩的自然疗法为调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多种途径

中医学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治疗疾病上,还体现在通过多种手段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除以中药方剂调理外,还形成了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调摄情志及四季养生等多种调治方法,为针对亚健康病因进行整体调节综合干预提供了范式。(1)起居有常,劳逸适度;(2)饮食调理,固护脾胃;(3)调摄神志,修身养性;(4)按摩针灸,强身壮体;(5)音乐疗法。

综上所述,祖国医学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巨大宝库,继承、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方面的认知经验,充分发挥中医学优势,多种疗法综合应用,将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理想及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调治亚健康中医学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老年人便秘如何用中药调治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猪群亚健康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