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的中、西医治疗

2010-04-03 05:48指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早衰卵巢中医药

, ,指导:

(1.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卵巢早衰(POF)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近10年来该病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由于POF导致生育能力丧失及低雌激素状态,成为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本病病因复杂,病情深重,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是妇科疑难杂症。

1 病因方面

1.1 西医学认识 10%的POF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强烈的情绪波动或突然巨大的精神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改变[1],以及机体产生卵巢自身免疫性抗体,或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和卵泡刺激素受体、黄体生成素受体异常,或卵巢缺乏17-α羟化酶及17,20碳链裂解酶等甾体激素合成关键酶,或原始卵泡储备过少,卵泡闭锁或耗竭过快,均可导致卵巢过早进入衰竭状态,而发生POF。另外,盆腔手术,放、化疗,子宫动脉栓塞等医源性因素、有毒物接触史和被动吸烟[2]、儿童期、青春期患病毒性腮腺炎性卵巢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卵巢损害,致卵巢功能丧失而发生POF[3]。

1.2 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没有卵巢早衰病名,与此相关的论述散见于历代医著,血枯、经闭、不孕症、早发绝经、年未老经水断、经断前后诸证等属该病范畴。贺爱华[4]认为,卵巢早衰病机核心在于天癸阴精的亏耗,与心、肝、脾有密切关联,治疗应补肾与养血结合,补肾与降火并举,阴中求阳,动静结合,配以舒肝理气之品,并心理疏导结合针灸治之。沈慰等[5]认为,肾中精气亏虚是该病的根本,而肝失疏泄,脾失运化与其有密切关系。高慧等[6]认为,卵巢早衰闭经多责之于肾气、天癸、冲任的失衡,证属虚证。何赛萍[7]认为卵巢早衰整个过程可以用“郁是起病之因,瘀是主要环节,虚实挟杂是最终结果”概而论之。

2 治疗

2.1 西医治疗 现代多数医家认为卵巢早衰并不是不可逆的[8-9],应予以积极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同时主张保护卵巢、避免医源性的手术造成卵巢损伤,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的治疗,可酌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促排卵、辅助生殖技术、卵巢移植等方法治疗。

2.2 中医药治疗 中药有多系统、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本身不是激素,但具有明显的调节内分泌能力,特别是能提高卵巢中性激素受体的含量[10],并且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魏智慧等[11]认为,本病治疗应主要从肾论治,补肾疏肝联合应用,分为肾阳虚、肝肾阴虚、肾虚肝郁、痰湿阻滞4型。王翠平[12]将本病分3型,肝肾阴虚型治以左归饮加味以滋阴补肾、养肝清热;脾肾阳虚型治以右归丸合二仙汤加减以益肾填精、温阳健脾;肝气郁结型治以逍遥散加味以疏肝理气、活血健脾。段玮玮等[13]从肾脾着手,用二仙汤加减滋肾填精、补益天癸、调理冲任治疗,使肾精得以填补,天癸得以补益,任脉通,冲脉盛,经水复来。董莉等[14]辨证为肾亏血瘀,采用补肾活血作为治疗原则,口服补肾活血方,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的恢复,对卵巢早衰具有防治作用。针灸治疗卵巢早衰是中医治法的另一特点。刘红姣等[15]运用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法治疗卵巢早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张氏腹三针[16]通过针刺关元穴、双侧水道穴,达到培肾固本,暖宫固精,止带止血,泌别清浊,通调水道之功效,恢复正常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韩连玉等[17]用抗卵衰冲剂与人工周期并用,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卵巢早衰患者的E2、HDL-C水平,降低TC、TG和LDL-C水平,对防治卵巢早衰患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 结语

中年妇女养生保健对于预防卵巢早衰至关重要,在发生卵巢早衰的前期常出现月经延期、月经量少等卵巢储备功能不足的表现,此时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及时采用中西药物固本培根,调和肾中之阴阳,同时健运后天脾胃,日常生活中需进行适当调护,配合心理调节及食养摄生等方法综合调治,有效地防止或延缓卵巢早衰的发生。

[1]Taraciuk MB,Nolting M,Fernandez G,et a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Gynecol Endocrinol,2008,24(1):45-53.

[2]马丽灵,阮祥燕.100例卵巢早衰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4):212-215.

[3]金婧.卵巢早衰的病因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3):142-145.

[4]贺爱华.中医论治卵巢早衰[J].吉林中医药,2007,27(7):1-2.

[5]沈慰,俞超芹.从肾论治卵巢早衰[J].中西医结合学杂志,2006,4(6):653-656.

[6]高慧,杨涓,李巧芬,等.中医学对卵巢早衰病因病机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7,20(8):47-48.

[7]何赛萍.卵巢早衰从瘀论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6):345-346.

[8]胡蓉,张晓梅,吴昕,等.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反应性的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9,29(8):515-519.

[9]马良坤,林首清.卵巢早衰与卵巢不敏感综合征[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198.

[10]姚石家.卵巢早衰中医证治需注意哪些方面[J].中医杂志,1998,39(5):313.

[11]魏智慧,邓琳文,曹旭升,等.浅议从肾论治卵巢早衰[J].甘肃中医,2007,20(9):39-40.

[12]王翠平.辨证分型治疗卵巢早衰40例[J].新中医,2008,40(3):86-87.

[13]段玮玮,夏阳.二仙汤加味治疗卵巢早衰42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92-193.

[14]董莉,姜琳,林晓倩,等.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FSH、LH、E2及PRL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1):48-49.

[15]刘红姣,彭剑虹,许学兵.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66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08,3(2):97-98.

[16]江瑜,桑海滨,张和媛.张氏腹三针对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2):59-62.

[17]韩连玉,叶亚智,张涛,等.抗卵衰冲剂与人工周期并用对卵巢早衰患者血雌二醇及血脂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9,31(2):236-238.

猜你喜欢
早衰卵巢中医药
保养卵巢吃这些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点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