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L3横突综合征18例

2010-04-03 05:4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敏感点通则尖端

李 瑾

(建水县中医医院 针灸科,云南 建水 654300)

L3横突综合征(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是因L3横突尖端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患者常表现为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脊肌向大腿放射痛。或伴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小腿放射痛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笔者运用温针灸治疗L3横突综合征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 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6 个月。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加垫枕头使腰部稍凸起,暴露患处。医者用拇指在患者腰椎两侧疼痛明显的病变局部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疼痛敏感点(即阿是穴)一般多为L3横突尖部。确定敏感点后可用龙胆紫标记,局部常规消毒。然后用毫针夹持进针法进针1~2寸深,得气后行较大幅度提插捻转强刺激10~20 s 后将艾段(约2 cm 长)置于针柄尾端,点燃。艾段燃尽后,小心取下灰烬,留针15 min 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然后出针。每日1 次,7 次为1 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本组18例经温针灸治疗2~3 个疗程后,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13例;好转: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改善5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0例,总有效率为100%。

4 病案举例

赵某,男,25 岁,于2009年3月12日就诊。主诉右侧腰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现感右侧腰部疼痛,弯腰时疼痛加重。查体:右侧L3横突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物。X 片检查骨质无异常。诊断为L3横突综合征。经上诉方法治疗5 次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0 次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5 体会

L3横突综合征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其发病机制为不通则痛。常由于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或跌扑闪挫,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所致。

L3横突综合征的发生与其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关,L3是腰椎前凸的顶点和腰椎活动的中心,成为腰部活动杠杆的支点,承受压力最大,而L3横突最长、最宽,尖端肥厚;附着于L3横突的软组织,形成了以L3 横突为中心,肌肉-筋膜-L2 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特殊结构。当腰部用力,特别是用力不平衡时,一侧椎旁肌收缩,由于杠杆作用,必然引起对侧横突上撬,从而产生L3 横突尖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出现出血、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久之,在L3横突尖端周围出现纤维化,形成瘢痕黏连、筋膜增厚和肌腱膜挛缩,可引起神经、血管束卡压,出现下腰痛或腰臀部疼痛[1]。也即中医认为的“不通则痛”。

艾灸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1]的作用。先针刺阿是穴到达病所,再施以温针灸,使艾灸的作用加强,深达病所,风寒湿瘀消散,“通则不痛”,故病可治愈。

[1]奚永江,司徒铃.针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0.

猜你喜欢
敏感点通则尖端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NURBS插补中相邻敏感点区域速度轨迹规划研究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旧版比较
-等度连续点及-敏感点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跨文化沟通敏感点管理刍议
通则有路
地铁冷却塔消声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基于位移相关法的重复压裂裂缝尖端应力场研究
“魔力”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