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审视两岸关系新局面:海外观点及启示

2010-04-03 09:50
关键词:雷斯多尔台湾人

林 震

(莆田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多角度审视两岸关系新局面:海外观点及启示

林 震

(莆田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杰弗里·哈利、雨果·雷斯多尔、林馥等发表的三篇文章分别显示了马英九上台后美国军方、西方媒体和台湾青年对当前两岸关系的不同审视角度。剖析这些文章,可以得到若干关于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和走势的启示,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台湾人认同”意识对和平发展新局面的负面冲击。

两岸关系;海外观点;启示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利好消息接连不断,两岸关系的成就引人瞩目。笔者坚持认为,当前的两岸热络,实际上是2005年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之后,两岸四年来多层面互动所蓄积的能量的总释放。如何维护和推动来之不易的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新局面,成为当前海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本文选择马英九当选以后在海外发表的三篇英文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的介绍和分析,了解海外人士对当前两岸新局的新看法,以期能为祖国大陆政府制定对台方针和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这三篇文章的作者职业不同,阅历不同,政治立场也不同,但是他们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海外人士对马英九执政以后两岸关系现状和走势的不同观点。虽然这些文章都发表于2008年,但文章所提出的若干问题仍然是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美国军方:不要模糊性

杰弗里·哈利(Jeffrey Harley)是美国海军现役舰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访问研究员(visiting fellow)。哈利的文章题目是《给中国一个政策——避免和大陆发生冲突》,发表于《哈佛国际评论》(2008年冬季号)。[1]哈利的具体观点如下:

面对两岸内部以及相互关系的新发展,美国必须重新分析所面临的冲突可能性和风险因素,检讨是否需要更新模糊性的“一中”政策。从大的发展趋势看,美中冲突的可能性降低了。促使中国和平发展应该成为美国的“一个明显的、重要的优先考虑”(an obvious and significant p riority),同时 ,有若干因素使得美中不可能发生冲突:巨大的美中经济贸易交流总额;两岸贸易关系的蓬勃发展(2007年两岸贸易额65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总额1000亿美元);两国都清楚了解核武国家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北京全力准备2008年奥运会;北京努力维持年均近10%的经济增长率。美中经济合作关系在发展,美国关注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要努力促使中国融入世界,要让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真正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但是,在美、中、台互动中存在着若干风险因素。

首先,台湾的“公投”是“潜在的风险”(potential risk),它的目的是改变台海现状,会引来北京的“报复性反应”,引发台海战争。

其次,解放军和海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中国国防费用1996年至2006年间年均增长11.8%。中国军事力量与美军之间的质量距离在拉近,中国正在巡航导弹、潜艇、短程弹道导弹等方面扩展实力。而中国最近摧毁老旧卫星的实验表明,中国增长中的军事实力会威胁到美国在未来美中冲突中取胜的能力。中国海军规模虽然小于美国海军,但是未来任何台海军事冲突都在地理上临近中国,这会限制(起码在初期)能够做出反应的美国军队的数量。军力的增强,使北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使用武力手段。

再次,“台湾人认同”(Taiwanese Identity)意识的增长(即越来越多的台湾人认为他们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会促使台湾人推动独立,而“台独”会增加美国军事介入的风险。据统计,60%的台湾人认为他们是独特的“台湾人”,这种趋势的发展可能会增强要求“法理台独”的声音,从而威胁到不稳定的两岸和平局面。

最后,美国政府在寻求以协同努力的方式消除阻碍华盛顿、台北和北京发展有效关系方面做得太少。台湾和北京的官方关系因为台湾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而中断了,而美中关系则为美国政策的模糊性和国会中的反对声音所困扰。

根据以上分析,哈利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为了减少冲突的可能性,美国应该定义和澄清自己的观点,以创造一整套可信赖的行为和可预测的反应。这样的澄清可以创造两岸对话的动力,减少使用武力的机会。美国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台湾政府富有煽动性的举动,比如说明如果采取美国不希望看到的行动会有什么样的清楚的后果。哈利认为,美国在台湾“公投”上的失误就在于,没有说清楚执意举办追求独立的“公投”将会产生台湾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比如美国将对“与台湾关系法”进行修改;

第二,美国应该推动统一时间表的制定和统一过程,或者至少是那种将会创造达到统一目的的对话的过程。哈利说,这会是很有争议的举动,但这是北京在上世纪90年代所追求的,而且,最起码的,“它将会给对美国的军事需求设置一个理论上的限制”。当然,台湾很难接受一个统一的时间表,这样的作法也有可能刺激台湾迈向独立。然而,“推动形势发展的变动中的动力”(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the situation)很快就会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追求真正的、法理上的“台湾独立”是格格不入的,美国政策不能再“模糊”了,“必须采取新战略以因应这些新动力”。此外,统一的时间表可以向台湾显示追求独立是徒劳无益的,同时还可以向北京提供关于美国承诺的更清楚的理解,这可以让美国避免军事干预的风险。哈利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明白“如果美国先采取行动,中国人就不必被迫采取行动”(if the United States act first,then the Chinese won’t have to.)

二、媒体人:马英九将改变大陆

雨果·雷斯多尔(Hugo Restall)是《远东经济评论》的编辑,他的文章题目是《马英九是台湾的“特洛伊木马”》,发表在《远东经济评论》(2008年 4月)。[2]

大选期间,民进党举行造势游行,推出了一个巨大的木马,喻指马英九是大陆送来的“特洛伊木马”,最终会把台湾“出卖”(sell out)给大陆。雷斯多尔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马英九不是大陆的“特洛伊木马”,而是台湾的“特洛伊木马”,最后的结局不是台湾被出卖,而是大陆被改变了。

雷斯多尔的具体观点如下:

首先,关于两岸会谈。马英九坚持两岸会谈的基础是平等,同时不能牺牲台湾的“主权”,马还要求大陆撤除部署在福建的弹道导弹,这样台湾就不必在“遭受攻击的威胁”下和大陆谈判。这些大陆都有可能接受。但是这些只是“定金”(dow n payment),要使两岸关系进一步正常化,大陆还需要做出更具深远影响(mo re far-reaching)的让步,即允许台湾有更多的“国际空间”。

其次,关于“九二共识”。雷斯多尔指出,大多数台湾人纠缠于共识的口头表述方式(因此不承认共识的存在),他们没有意识到,“九二共识”主要是关于两岸“如何看待对方的方式”(how to treated each other)。当年,“九二共识”并没有使双方满意,但是“确实体现了一种对行为而不是主权的心照不宣的理解”(does rep resent a tacit understanding about behavior rather than sovereignty)。汪辜会谈时,双方都信任对方不会反驳或歪曲另一方关于现状的解释。这种信任陈水扁时代不会有,李登辉时代有那么一个很短的时期是有的,而马英九时代肯定是会有的。

雷斯多尔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大陆还是希望“胁迫台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省的地位进行谈判”。所以,陈水扁在一件事情上“值得肯定”:他通过挑衅性的“台独佯攻”,成功地改变了台湾内部的争论话语。今后没有任何人,甚至是国民党的“总统”,敢于提出放弃台湾的“主权”。因此,雷斯多尔的结论是:“要取得台湾人民对改善(两岸)关系的认可,就必须回到九二共识时代的现状”。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允许台湾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的观察员。这不涉及国家主权,因为非国家的红十字会和马耳他骑士团也是观察员。最后,对大陆的建议。雷斯多尔提醒道,“北京不能错误地认为,马英九的胜利是一个永久的转折,从此以后台湾不会再有亲台独的政客和类似陈水扁所操弄的认同政治了”。如果马英九无法传达更多的“台湾尊严”(如加入WHO),他就无力抵挡民进党的攻击。雷斯多尔说,大陆不能再采取2000年时对陈水扁的“听其言观其行”的政策,也不能坐而论道,一味谴责“分裂主义”行径,却依赖美国来约束“台独”力量。当然,向马英九做出让步会有一些风险(如中国其他地区可能会要求更多自主权,大陆人民有机会亲身体验台湾的“成熟民主制”)。但是,为了实现最终统一,大陆必须冒这些风险。现在,球在北京这边,雷斯多尔的建议是,“明知马英九是台湾的”特洛伊木马“也要欢迎他进场”。

三、台湾青年:维持现状

林馥(Lin Fu的译音)是乔治敦大学外事服务学院2006级研究生,主修国际经济学,接受乔治敦-“国立”政治大学中国研究奖学金资助,在政大攻读硕士学位。她的文章题目是《和以前一样模糊:两岸现状》,发表在《乔治敦国际事务杂志》(2008年夏季号)。[3]杂志编辑还在文章首页右端标明,“来自普通人的观点”(view from the ground)。

林馥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特洛伊木马效应”。“特洛伊木马效应”是指“大陆会利用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来暗中支配台湾,以迫使台湾屈服”。林馥认为,“北京对此也是直言不讳”。两岸之间的经济往来是相当不对称的:台湾的面积、人口和军事力量决定了它是弱势的一方,它在出口和投资上对中国的依赖性在逐渐增强。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台湾人会担忧两岸经济互动会危害台湾的“安全、经济和政治自主权”。林馥认为,“到现在为止,尽管北京一直都这么希望,但恰恰因为台北的担忧,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带来更紧密的政治联系”。

第二,关于“三通”。台湾与大陆在经济上进一步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在经济学上,两岸之间绕道港澳往来是不合理的。此外,油价上涨、航空公司走下坡路以及台湾建立“地区营运中心”计划等,都要求尽快“三通”。在这个问题上,台湾决策者面临着如何协调经济利益和安全顾虑的困境。

第三,关于“台湾人认同”。台湾只有23个“邦交国”,不能参加任何重要的国际组织,即使参加一些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只能以“中华台北”的名义,而不是“台湾”或者“中华民国”。这种“外交”上的孤立助长了“台湾主体意识”的蔓延和“去中国化”进程。类似“中国”、“中国人”、“一国两制”这些词汇正在使台湾人产生对大陆的“疏离感”,并且突显出不同的“台湾人认同”。这种状况在政治上有利于陈水扁。八年来,甚至是在2006年倒扁声浪高涨的时候,许多台湾人在心目中是将“反陈”等同于“反台湾”的,“很少有人敢说不爱台湾,敢说不爱这块土地和他们的家”。

林馥分析道,认同是一种复杂的、对某个特定团体产生的感情上、精神上和体验上的归属感(affinity)。强迫无法产生认同,共同的经历才能产生和培育认同。由于被日本殖民,台湾人的集体记忆中不包括大陆所发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推翻满清,军阀统治,“五四”运动,北伐,全民族团结抗战,等等)。如果认同是基于共同的经历,那么台湾不曾经历这些事件,是否意味着已经获得了独特的认同?到底是什么构成了“台湾人认同”?“台独”的认同定义是,那些“要一个独立的台湾”的人才是台湾人(those w ho want an independent Taiwan are Taiw anese)。林馥的判断是,这个定义归根结底是“很排他的”(rather exclusive),因为它不允许台湾社会有不同的意见,不允许个人决定是什么构建了“台湾人认同”。总之,在认同问题上,林馥的观点是: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认同是多面的、不确定的。人们应该能够自由选择个人的认同,包括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

第四,关于政治和安全的底线。目前台湾政治和安全的底线就是“维持现状”。解决台湾问题最好的短期方法是根本就不要有办法:不要去改变“一个中国,但不是现在”的现状,“(大陆)不要统一,台北也不要坚持要独立主权”。这样,美国就可以敦促两岸开展迟迟无法启动的关于双方在某个特定时期内(比如50年)保持长期关系的谈判。在这个期间,“任何一方都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任何一方都不得威胁对方或对对方使用武力”。

这个“现状”加上时间维度(比如50年)应该会是最好的短期解决方法,因为,在这50年里,“大陆可以安抚军队中的民族主义分子”,也可以提供“胡萝卜(而不是大棒)”给台湾。同时,如果双方都许诺不改变现状,对双方都有好处:于台湾,安全顾虑被最小化了,台湾可以从经济自由化中获得利益;于大陆,可以不必以显示军事力量来留住台湾,同时也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四、启示:关注“台湾人认同”问题

哈利作为海军舰长,从他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很务实地表达了美国军方不愿意轻易介入台海冲突的初衷。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哈利希望能通过政策调整来消除战争隐患。他提出的消除美国“一中政策”的模糊性的主张,可以被理解为大陆实力的增长和务实的对台政策已经对美国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于建议美国“推动制定统一时间表”的观点,与其视为“惊世骇俗”,不如理解为“空谷足音”。作者的真实用意在于提醒美国决策者:形势正在发生有利于中国国家统一事业的变动,与其阻挡,不如顺应,以保住美国在“美中台三边关系”中的战略主动权,更加稳定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200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谈话,对“台湾民主”的赞赏溢于言表,他说,通过这次大选,“再次展示了台湾民主的力量和活力”,“台湾是亚洲和全世界的‘民主灯塔’”(beacon of democracy)。[4]在三篇文章中,雷斯多尔文章的读者群应该是最大的。雷斯多尔文章的逻辑前提与布什的祝贺发言是一样的,也就是肯定台湾民主成就,从字里行间也可以读出他希望大陆最终也能走上台湾民主的道路(即资产阶级民主道路)。但是,这种意识形态的偏见并没有影响我们从雷斯多尔的文章中汲取有益的启示。雷斯多尔跳脱出两岸,以一个“第三者”的立场,分析了“九二共识”、两岸会谈、台湾民意等重大问题,其中不乏深刻的剖析,最后得出的结论(马英九是台湾的“特洛伊木马”,最终将改变大陆)我们并不能同意但值得注意,起码这个结论点出了“台湾只有融入大陆的发展才有前途”的深刻道理。

林馥的观点很“台湾”,比如她特别关注在两岸交流中台湾的“弱势”地位,强调要维持台湾的“安全”,主张“维持现状”。应该说,她对两岸关系的主流还是把握的很准的,如认为“三通”不可阻拦目前已得到验证。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从对认同的学理剖析出发,否定了“台独”的“台湾人认同”理念。同时,她的“人们应该能够自由选择个人的认同,包括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的观点,则反映了长期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台湾青年特有的政治性格,对我们认识“台湾人在想什么”有启发作用。

比较三篇文章的讨论重点,笔者发现,三位作者都用较多的篇幅讨论“台湾人认同”问题:哈利将其列为导致中美冲突的风险因素之一;雷斯多尔认为此次“总统”选举标志着新“台湾人认同”——“台湾主体意识”的产生;林馥则发现台湾的“外交孤立”助长了“台湾主体意识”的蔓延。追根究底,“台湾人认同”和“台湾主体意识”起源于“两岸隔绝的历史记忆和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5]随着两岸“共同经历”的增加,最终会形成两岸共同的“中国人认同”意识,但这需要经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和比较长的时期。

但是,三位作者对“台湾人认同”问题的重视提醒我们,当前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否则会对来之不易的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当前,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现实和国际因素,所谓的“台湾人认同”意识或者其新形式(“台湾主体意识”)还处于上升阶段(比如林馥只提“维持现状”下的“不要统一”,对未来两岸发展的终局只字不提),两岸共同的“中国人认同”意识(特别是共同的政治认同)的培育还刚刚起步,这种状况确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risk facto r),若处理不好,短期内可能会侵蚀两岸互信机制的基础,长远来看会损害国家统一事业。因此,我们要采取新思路和新方式来抵消“台湾人认同”意识的负面冲击,以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新局面。

[1]Jeffrey Harley.One Policy fo r China[J].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2008(Winter):19-23.

[2]Hugo Restall.Ma Ying-jeou is Taiwan’s Trojan Horse[J].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2008,171(3):20-23.

[3]Lin Fu.As Hazy As Ever,the Cross-Strait Status Quo[J].Geo rgetow 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8,9(2):141-147.

[4]Geo rge W Bush.Statement o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J].Week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2008,44(12):419-420.

[5]陈孔立.两岸隔绝的历史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J].台湾研究集刊,2004,(1):1-11.

Reviewing the New Situations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Inspirations From Current Overseas Viewpoints

L IN Zhe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Putian University,Putian Fujian 610031,China)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inner dynamicsof the Cross-straits relationship,by analyzing three new ly published periodical papers.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main dynamic originates from the combining forces of the comp rehensive strengths and the strategic frame for national reunification.Nevertheless,currently,the so-called“ Taiwanese Identity”consciousness is stillmoving up.Hence,in order to counteract the negative effectsof the consciousness,themainland should consider to adop t new ideas and act in new manners.

Cross-straits relationship;dynamics;overseas;viewpoints;inspirations

D609.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0539(2010)01-041-05

2009-12-28

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课题《海峡两岸公共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变革和制度创新》(2008F3091)。

林震(1971-),男,汉族,福建莆田人,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东亚政治现代化、台湾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雷斯多尔台湾人
清代准噶尔投诚人口供及其安置—以安置三姓的多尔济事例为中心
菲警方逮捕4名台湾人
印度 圣母节
瞬息间是夜晚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
霍多尔科夫斯基获释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