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老年冠心病的研究

2010-04-03 12:46杨甲胜指导胡业彬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30038安徽省中医院安徽合肥3003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肾虚学报心绞痛

杨甲胜,指导:胡业彬*(.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30038;.安徽省中医院,安徽合肥30038)

从肾论治老年冠心病的研究

杨甲胜1,指导:胡业彬2*
(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省中医院,安徽合肥230038)

在肾虚客观化研究中发现,肾虚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失常可能为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补肾方药可多途径,多靶点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有效干预。

冠心病;老年人;发病机制;补肾法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研究认为,肾虚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现将肾虚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的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理论研究

1.1 性激素水平失常与冠心病肾虚患者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男性患者睾酮降低、雌二醇升高;女性患者表现为雌二醇降低[1]。研究证明,雄激素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关[2-3];生理水平的睾酮具有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4];生理水平的雌激素有调脂,扩张血管,增进血流及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5-6]。补肾方药可以升高鼠血清T水平[7],减少LDL氧化修饰,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稳定动脉硬化斑块[8-9],调节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平衡[10],从而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1.2 免疫功能紊乱与冠心病研究发现,老年肾阳虚证患者的、和与非肾阳虚各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CD8+有显著性上升[11];肾阴虚证患者补体C3、C4水平升高[12],而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及细胞的百分率低于正常组[13],补体C3、C4水平高于正常组[14],提示免疫功能异常与冠心病关系密切。老年人尚有T细胞过度凋亡,并有上调的凋亡级联反应及促凋亡基因FasL及TNFR1的高表达[15],而Fas系统诱导细胞凋亡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斑块不稳定已有定论[16]。

1.3 血压与冠心病方素钦等[17]研究分析表明,肾虚证患者收缩压、脉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而脉压增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8-19]。

1.4 其它肾阴虚患者多有红细胞变形能力受损[20],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和微黏度升高[21],脂质过氧化物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活性下降[22],上述改变均参与冠心病的病理过程[23]。

2 临床研究

2.1 补肾固本法沈为兴等[24]用补肾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7.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补肾法还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NO、NOS、SOD,明显降低血ET、MDA、CRP,疗效明显且没有毒副作用[25-26]。

2.2 补肾温阳法邱保国[27]认为冠心病多以心阳虚衰为主,但其本多源于肾阳亏虚,临证常以附子汤加减治疗。杨权生等[28]认为阳气不足是冠心病发病之本,治疗应以扶阳益气法贯穿于整个过程。张大创等[29]用中药封包热敷虚里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孟燕[30]以温阳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现中医症候、心绞痛症状及CR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尤适宜于不能耐受硝酸脂类的患者。

2.3 补肾活血法王彩路等[31]认为胸痹是以肾虚为本,血瘀、寒凝、痰浊为标,自拟补肾通脉汤治疗48例,总有效率90%。杨瑞雪等[32]使用益肾活血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该药不仅能降低患者Hcy水平,且能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对于高半胱氨酸所致心绞痛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4 补肾化痰法肾虚痰浊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3]。叶建芳等[34]以益肾化瘀祛痰中药治疗糖代谢紊乱合并心绞痛30例,总有效率93.3%。

2.5 补肾解毒化浊法陈静等[35]认为预防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应以补肾入手。蒋晓霞等[36-37]认为冠心病以肾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患,而痰瘀胶结,易得热腐而化生为浊邪,浊邪多兼火毒,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疗关键,药用连翘、野料豆、赤芍、莱菔子、楮实子等为基础方治疗,疗效显著[4]。

3 结语

随着肾虚证本质的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进展,肾虚导致冠脉疾病的理论不断得以丰富和证实,筛选出一些有效方药并在临床应用中得以验证。但是相关方药的剂型单一,缺乏适合临床急救治疗的速效剂型。今后应适当增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注重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同时也应加强对现代医学理论的引进、应用,达到优势互补。

[1]方素钦.中老年人肾虚证与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2,33(2):1.

[2]高倩萍,富路,李元十,等.睾酮在雄兔体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3):213-216.

[3]司全金,李小鹰.老年雄激素低下患者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3):157.

[4]楼亚梅,徐哲荣.十一酸睾酮对雄性家兔动脉内膜损伤后的修复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4):272.

[5]史樱,阮祥燕.围绝经妇女雌激素与内皮互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497.

[6]李艳,李世荣.雌激素对冠心病致病因子作用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39-1041.

[7]黄琼霞,曹继刚,舒劲松.补肾毓麟汤对肾虚性生殖功能障碍大鼠生殖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3(9):22-24.

[8]费震宇,王文健,关明,等.补肾煎对去势高脂血症兔ox-LDL及ox-LDLmRNA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7):439-440.

[9]张军平.补肾抗衰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状态的干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4):279-281.

[10]文乐兮,张廷武,尤昭玲,等.补肾复方对去势雌性恒河猴NO和ET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56.

[11]李庆阳,郑家缣.老年肾虚与T细胞亚群关系[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2):5-6.

[12]全建峰,吴晓康,孙晓红.肾阴虚证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A、M及补体C3、C4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4(5):53-54.

[13]唐关敏,朱良枫.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J].浙江实用医学,2005,10(6):389.

[14]刘年凤.冠心病患者免疫反应的变化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3):274-275.

[15]沈自尹.补肾法调节肾阳虚证T细胞凋亡的规律-重塑基因平衡[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21-322.

[16]张玉清,王宇彬.Fas系统诱导细胞凋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4):205-208.

[17]方素钦,林炳辉,叶盈,等.中老年人肾虚证与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2,33(2):1-3.

[18]温才国.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及血脂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5):600-601.

[19]王宏宇,胡大一,马志敏,等.脉压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的关系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2):83-86.

[20]郭金瑞,严慧芳.慢性肾炎唾液NA+、K+、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与肾阴虚证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00.

[21]冯端浩,刘洪尊,高杉.脾虚和肾虚小鼠模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1):21-24.

[22]吕爱平,李德新,易杰,等.脾肾阴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1(6):205.

[23]王敏莲.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血液流变性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3):42-43.

[24]沈为兴,沈俊萍,赵桂香.补肾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4(4):36-37.

[25]杨焕斌.补肾法对100例冠心病心绞痛NO、NOS、SOD、MDA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3,20(6):33-35.

[26]廖欣.补肾法对冠心病心绞痛ET、MDA、CRP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383-385.

[27]韩伟锋.邱保国研究员论治冠心病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5,25(11):8-9.

[28]杨权生,叛军会,杨辉等.扶阳益气法治疗胸痹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57-659.

[29]张大创,李根,邢洁,等.中药封包热敷虚里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06-907.

[30]孟燕.温阳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3):51-52.

[31]王彩路,焦富英,孙丽斌,等.补肾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851-852.

[32]杨瑞雪,张继东,罗纬敏,等.益肾活血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cy及ET、TNF-a、NO的影响[J].上海中医杂志,2006,40(1):22-24.

[33]罗斌,唐启盛,侯秀娟.论肾虚痰浊与老年病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6):459.

[34]叶建芳,杨国春,李亚梅.益肾化瘀祛痰法治疗糖代谢紊乱合并心绞痛30例[J].陕西中医,2007,28(2):135-136.

[35]陈静,郭磊磊.补肾化浊方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防治[J].陕西中医,2005,26(7):631-632.

[36]蒋晓霞,张斌霞,李小龙.补肾泄浊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45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6,21(5):9.

[37]朱红俊,陆曙.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70.

R256.22

A

1007-4813(2010)06-0847-02

2010-07-21)

杨甲胜(197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老年心血管疾病。

*通信作者:胡业彬,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Tel:(0551)2850142。

猜你喜欢
肾虚学报心绞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致敬学报40年
透视“肾虚综合征”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