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茶场名优茶机采项目实施与推广

2010-04-03 16:01汪益清王仕超
茶业通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茶场机采鲜叶

汪益清,王仕超

﹙安徽省敬亭山茶场,宣州 242074﹚

敬亭山茶场名优茶机采项目实施与推广

汪益清,王仕超

﹙安徽省敬亭山茶场,宣州 242074﹚

敬亭山茶场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217 hm2,具有丰富的名优茶鲜叶原料,但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务工,采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鲜叶不能及时采摘,造成大量优质原料浪费。而且因采工紧缺,各家庭茶场寻找采工无序竞争,直接导致采茶成本上升,采摘质量较差,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我场自2007年起,便认真探索良种茶园机采名优茶发展路子,开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机采名优茶试验,经过两年多来的认真摸索和试验,现已取得了成功。

1 课题实施基本情况

我场于2006年开始进行立项选题,2007年初将“无性系良种茶园机采名优茶技术试验推广”课题上报省农垦集团公司,被列为安徽农垦2007~2008年度重点科研课题,2007年正式立项启动该课题研究。总场成立了“无性系良种茶园机采名优茶技术试验推广”课题领导小组,组织总场、相关分场、绿雪公司技术人员以及家庭茶场茶农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组织技术攻关,开展田间观察及机采优质茶、加工优质茶对比试验。课题研究路线是利用良种茶园发芽整齐,持嫩性好,品质优良的特点,采取严格的肥培管理措施,实行科学合理机采,并采用相应的制作技术生产优质茶。

2007年开始小规模试验,试验面积1hm2,试验品种迎霜;2008年选择了长山分场13.3 hm2迎霜、福鼎等新投产良种茶园实施了名优茶机采;2009年推广到长山、山北分场,机采无性系良种为迎霜、福鼎、平阳特早等,面积20.7 hm2,另外在九队上十八有机茶园试验机采,机采面积2 hm2。

2 主要技术内容

2.1 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选择的茶树品种要具备芽叶萌发的整齐性和生长的一致性,还要有较强的生长势和持嫩性。我们选择了2000年以来相继发展的迎霜、福鼎、平阳特早等良种作为主试品种,作为名优茶机采园,效果非常理想。所选茶树品种育芽能力强、生长势旺、整齐度高、持嫩性好且鲜叶适制性强,比较适宜名优茶机采和生产。通过鲜叶及干茶试验对比,迎霜最适宜作名优茶机采品种,平阳特早次之。

迎霜田间表现:植株树姿直立,分枝密度中等,叶片上斜状着生,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末,生长期长,产量高,适制紧条形名优绿茶。制绿茶,条索细紧,色嫩绿尚润,香高鲜持久,味浓鲜。该品种较为适宜发展机采优质茶,四月中、下旬机采一芽二、三叶优质鲜叶加工中高档优质茶(毛尖、香茶等);平阳特早表现为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生长势旺盛,持嫩性强,采摘期长,产量高,也适宜培育作机采优质茶园大面积推广,但该品种后期芽形稍瘦,适宜加工中低档优质茶,以产量求效益。

2.2 培育适于机采的采摘面首先是提高茶园的肥培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施足基肥并合理追肥,促进茶芽整齐萌发、持嫩伸展,试验园10月下旬秋施基肥:每667 m2施饼肥200kg或禽畜粪1000kg,2月下旬施催芽肥:每667 m2施尿素450kg;同时进行合理定型,精心修剪,使茶树蓬面平整,整齐划一,为确保机采鲜叶的匀净与嫩度打好基础。

2.3 科学合理采摘为保证优质茶的品质档次,必须适时采摘,并采取相应的采摘方法。采摘时间掌握在新梢平均展叶达到三至四片叶时进行,不能过迟,以保证鲜叶嫩度和原料规格;采摘方法采取分段采,先留三、四叶机采优质芽叶,再以采代剪机采残留鲜叶。优质鲜叶不夹带老梗老叶,用来制作优质茶;而残留鲜叶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可为粗茶原料加工大宗茶。

2.4 及时贮运、因叶付制机采下的优质鲜叶,必须装入通透性好的编织袋,防止挤压,并尽快送入茶厂付制。加工时要根据原料的特点,制作加工如毛尖、香茶类紧条型优质茶产品。

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捡梗去片——揉捻——解块——初烘(毛火)——提香(足火)——整理包装。

加工名优茶的低级产品,机采与机制要有机结合,如加工三级敬亭绿雪,需通过风选机及自动分级机进行原料、半成品风选及自动分级,剔除单片及少量的一芽三、四叶,使产品达到三级绿雪标准,但制率较高。

3 推广应用与综合效益情况

我场2007年开始小规模试验,试验面积1 hm2,试验品种为迎霜,机采优质鲜叶3000 kg,制作毛尖等优质茶叶近700 kg,销售产值3.2万元,产品销售均价45元/ kg,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十分明显;2008年选择了长山分场13.3 hm2迎霜、福鼎等新投产良种茶园实施名优茶机采;2009年推广到长山、山北分场,机采无性系良种为迎霜、福鼎、平阳特早,计20.7 hm2。另外在九队上十八有机茶园试验机采,机采面积2 hm2。三年累计推广面积37 hm2,采摘鲜叶125900 kg,加工优质茶27950 kg,实现销售产值101万元,增加效益46万元。

2009年9月完成课题成果的专家鉴定,试验结果将在全场217hm2良种园推广,该项技术具前瞻性与开拓性,符合茶产业发展方向,在全省以至全国各茶区的推广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逐步使名优茶鲜叶机采替代人工手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名优茶“采工荒”矛盾。

从课题实施的综合效益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有效缓解采工紧张的矛盾近年来,采工短缺严重困扰着茶场名优茶生产的发展,采资年年看涨,采工一年比一年紧张,采资占鲜叶款比例由上世纪90年代的1/3,上升到现在的1/2甚至2/3,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收入锐减,多数茶园不采名优茶只机采大宗茶,名优茶生产面临危机。而实行名优茶机采是解决采工紧张问题的根本出路,既解决了优质鲜叶的采摘困难,又省时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为茶农生产带来效益。

3.2 生产效益明显增加由于充分发挥了优质原料经济价值,茶农效益增加明显。据统计,2009春实行名优茶机采的茶园,鲜叶每667 m2产量达330 kg,其中机采优质茶鲜叶230 kg,每667 m2产值920元,除去采资每667 m2收入达851元;机采大宗茶鲜叶约100 kg,每667 m2产值100元,除去采资每667 m2收入70元。合计每667 m2产值达1020元,较非名优茶机采园茶叶每667 m2产值693元增加了327元,增长了47.2%;每667 m2收入﹙除采资﹚921元,比非名优茶机采茶园每667 m2收入614元增加了307元,增长了50%,每667 m2收入最高超过千元,达到人工采摘名优茶的收入水平,茶农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加工制作毛尖等紧条形优质干茶茶厂效益也十分可观。据测算,机采鲜叶加工优质茶销售均价33~45元/ kg,除去鲜叶成本及加工费用等支出,每kg净收入可达10元以上。有机茶机采加工有机毛尖,净收入达到26元/ kg。

3.3 增加了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品种机采名优茶的生产经营,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敬亭绿雪经营模式,填补了我场中低档名优茶销售的空缺。多年来,我场生产的敬亭绿雪系列茶最低价格在200元/ kg以上,侧重于偏高档消费,不能满足低档市场的需求。因实施名优茶机采项目,我场生产的毛尖茶一经上市,就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可见,实施机采名优茶,能积极引导名优茶加工企业增加花色品种,合理搭配各具市场特色、适销对路的高低档产品,提高茶叶资源综合效益。

4 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该课题虽已结题,但带给课题组的启发与思考很多,在诸多方面尚需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以利于该课题成果顺利实现大面积推广。

一是机采与机制的有机结合。目前课题研究仅限于机采加工优质茶,下一步要向机采加工名茶方向开展试验,根据已取得的成果分析,无性系机采鲜叶可加工三级敬亭绿雪,而对于加工卷条形的名茶,如宣城市的另一历史名茶塔泉云雾,机采加工适制性更强。要使名优茶机采获得大面积推广,技术关键是机采与机制的有机结合,目前加工上只能做到进行鲜叶或半成品风选分级,最终必须实现鲜叶(或半成品)的智能化分级,这样机采与机制有机结合,才是我国名优茶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是大面积推广时,茶农对机采名优茶意识必须增强,管理要适应名优茶生产的需要,尤其是茶园的肥料投入一定要达到机采名优茶的高要求,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机采鲜叶的质量,对加工成品茶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大面积生产推广中采摘技术要从严把关。名优茶鲜叶要求采摘净度好、质量均匀适中,采摘轻重掌握不当,会直接影响名优茶品质,采摘过轻影响名优茶鲜叶产量,过重则老叶老梗较多,不宜制作名优茶。同时采摘时间也要掌握适当,过早产量低,过迟鲜叶嫩度不高。

四是把握好机采鲜叶质量与适制性的关系。名优茶加工讲究的是鲜叶嫩度的一致性、形状的一致性、品质的一致性,因此必须根据茶树良种特性选择适宜的品种,同时把握好机采的质量关,生产中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采摘轻重方式,加工高档次的针形茶或毛尖茶应采取提采、嫩采的方式,生产一般普通紧条形的优质茶叶则可适当深采,但也必须符合所制优质茶的原料要求。

S571.1

A

1006-5768(2010)03-0105-03

2010-01-06

猜你喜欢
茶场机采鲜叶
茶场劳动用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因为一个镇 爱上一座城 古茶场文化小镇的一缕风情
论茶场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
伊马茶场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