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化与陆文夫的文学世界

2010-04-05 09:38代莉萍
东吴学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陆文夫美食家苏州

代莉萍

苏州文化与陆文夫的文学世界

代莉萍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陆文夫以创作中、短篇小说知名,从一九五五年发表短篇小说《荣誉》起直至他逝世的二○○五年,五十年间共创作了约一百八十万字的作品,体裁包括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等。其中,小说与散文皆不脱苏州风格,从故事到人物,由环境到语言皆取材于苏州一地,尽显苏州风情和地域特色,被誉为文学上的“陆苏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苏州的水乡鱼米文化滋养出了陆文夫这样一位毕其生只写苏州,致力于弘扬苏州文化的作家。他写了一辈子关于苏州的小人小事、园林美食、水巷码头的小说,构筑了一座文学上的“苏州城”,苏州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陆文夫的文学世界。作家借用苏州优美自然的景物描写铺设氛围,学习园林的布局、立意结构文章,汲取评弹的语言特色和叙述技巧,描摹苏州饮食文化之精巧细腻等,这一切不仅让苏州的小巷园林、水港码头、昆曲评弹、苏式菜肴等以文学的方式得以彰显和重新构建,而且也对苏州文化的定格(打造、塑造)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州园林与陆文夫的小说布局及其风格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时(公元四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明清时期,苏州成为国内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现存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与文学关系密切,园林专家陈从周曾在《园韵》中谈到了解园林应从文学开始:“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①陈从周:《园韵》,第200页,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含蓄是园林最令人着迷的原因,富有象征意味的装修和布置造成了含蓄。”②居阅时:《庭院深处: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第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居阅时的这句话道出了苏州园林含蓄的风格,而园林精致、幽深的结构更深深影响了陆文夫含蓄、内敛、幽远艺术风格的形成。好友高晓声曾用苏州园林的特征来评价陆文夫的小说“秀逸清朗、布局得体、浓淡相宜”,①高晓声:《与朋友交》,《陆文夫作品研究》,第12页,徐采石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施叔青也说,“网师园的淡雅清俊,像极了陆文夫小说的气质,他笔下作品的情节设计,的确是渗透了苏州园林艺术的精巧”。②施叔青:《陆文夫的心中园林》,《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

陆文夫与园林的渊源深厚,初到苏州便暂住耦园,后来还在网师园住过。在刘郎执导的电视系列片《苏园六记》中,陆文夫谈到了夜间网师园光影交织、变幻莫测的美景,自言园林从那时起就开始影响他的创作。曾经有人批评陆文夫的作品不够大气,只能当“盆景”、“小品”观之,陆文夫表示:“我觉得创作的总体应该像建造苏州园林,今天挖一个池塘,明天造一座颇具规模的厅堂,后天造点儿小桥、小亭,再后天垒起一座假山,中有奇峰突起……若干年后形成了一座园林,亭台楼阁,花木竹石,小桥流水,丰富多彩而又统一,把一个无限的大千世界,纳入一个有限的园林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作品,应该是他那个时代的缩影”。③陆文夫:《造园林与造高楼——谈作品质量的提高》,《陆文夫文集》第5卷,第186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事实上,陆文夫的确如他所愿,建起了一座文学上的“苏州园林”,乃至“苏州城”。城里不仅有优美的园林,还有一座一百多年的大宅“人之窝”,也有历千年而不干涸的“井”,以及宁静优美的“小巷深处”,“故事法”里的石驳岸和水码头;活动于其中的有“清高”的小学教员汪百龄,世代以卖馄饨为生的“小贩世家”朱源达,住在“临街的窗”里的艺术家姚大荒,以及使用“门铃”,信奉无为而为的官员徐经海,这些人发生着修“围墙”、品尝“美食”、“打羊”的故事,未来还将经历 “还债”、“享福”,回忆“唐巧娣翻身”等事件。作家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时代大环境,揭露社会生活的弊端,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反省,这种于方寸间容纳市井百态、小中见大的手法与苏州园林 “纳须弥于芥子”的追求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园林与小说之道的暗合除谋篇布局上同样追求曲折回环、标新立异,先主体和局部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历代园林名家谈造园时常比附作文,如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④钱泳:《丛话二十·园林》,《履园丛话》,第545页,张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陈从周在《说园》中也指出:“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⑤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第6页,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苏州园林讲究隐而不露、曲径通幽,用门窗、回廊、假山、池沼把景物裁分,精心设计其中的亭台楼阁、花木竹石,使之别有一番雅趣。在结构布局方面,陆文夫小说深得苏州园林艺术之精髓,呈现出 “以小见大”、细巧精致、曲折幽婉的艺术特征,如《小贩世家》、《围墙》、《门铃》等均取材于苏州市民日常生活,没有传奇人物或大奸大恶之徒,亦无跌宕离奇、波澜起伏的情节,而是宛如苏州园林般淡雅精致而又幽婉深邃,追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那种含蓄蕴藉的审美境界,以小见大,在描绘当代苏州人文风情的同时,展现出时代风貌和政治变革的社会大环境。

在作品中利用园林景致描写铺设氛围,渲染气氛是陆文夫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亦为他的作品添加了几许温情浪漫的色调,如短篇小说 《介绍》,将青年男女第一次见面安排在沧浪亭“面水轩”。开篇对“面水轩”临水而筑、古朴自然的环境描写为全文奠定了和缓、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一个饶有情趣的恋爱故事也就在优美静谧的环境中徐徐展开。小说共四个人物,地点始终在沧浪亭“面水轩”,时间从九点到十点,主题部分即为两个年轻男女的见面交谈,沧浪亭幽静秀美的景色衬托着男女主人公淳朴美好的心灵,一度为沧浪亭留下一段佳话。

作家范小青认为,苏州只是陆文夫观察世界的窗口,只是他通向更广大境界的出发地,在苏州韵味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宏阔的历史大背景存在,前景是吴越美食,是市井小巷,但因为深厚历史背景的存在,使得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在轻松幽默的背后,有一种“重”的力量,认为他写出了吴文化的“骨”。陆文夫擅长从小处着眼,写小人小事,不仅展现了苏州的历史变迁,乃至勾勒出整个中国的几十年变迁史。如《唐巧娣翻身》写一个不识字的纺织女工的遭遇,她解放前是童工,解放后被塑造为工人阶级的模范,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不识字而幸免,但“文化大革命”后自食其果,明白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仅通过这个女工的遭遇勾勒了她的一生,而且展现了建国前后中国几十年的变迁史,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段荒唐的历史给予我们的反思。而《清高》是关于一位小学教员汪百龄的相亲故事,以近乎喜剧的笔法讲述了这位清高的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在个人问题上的尴尬。曾经是受人敬重的职业,一个老实本分的知识分子,因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耽误了个人婚事,然而匮乏的经济条件却在这物欲横流,物质至上的年代让他好事难成,反映了社会变革,也提出了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类似的篇目还有很多,作家长于由点及面表现生活面貌,凸显人物性格,从而揭示社会问题,展现社会变迁史,因此在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中将陆文夫一九七八年后的作品归入“反思小说”,认为他“以中心人物的生活道路,来连结‘新中国’各个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事件 (如四五十年代之交政权交替的转折,五十年代的反右运动和‘大跃进’,六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等),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表现,对历史反思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26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陆文夫正是通过他的创作表露了一代人对历史、对新中国走过道路的反思。

苏州评弹与陆文夫的小说叙事艺术

陆文夫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他的创作受苏州评弹影响颇深,如其幽默生动的文风、叙事结构的巧妙以及刻画人物的细腻真实等皆得益于苏州评弹。他曾说:“我没有抄袭过别人的文章,却向苏州评弹抄过不少东西:它的叙事方法、布局结构、细致入微、幽默风趣以及吴语特有的语式语气,却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教益。”②陆文夫:《向评弹学习》,《陆文夫文集》第5卷,第350、351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

苏州评弹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是用苏州方言,即苏白为语言的一种集评说和弹唱为一体,流行于苏州民间的表演艺术。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流传的经典篇目有《玉蜻蜓》、《珍珠塔》、《三笑》等,二○○六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文夫认为:“苏州评弹所以能那样地受人欢迎,那样地深入民间,主要是它的语言生动,唱腔优美,叙事和刻画人物都极为细腻,而且故事的内容很多都与苏州有关系,能把市民生活和市民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幽默风趣。”③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陆文夫文集》第4卷,第206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联系他的小说,题材和内容多与苏州有关,细致生动地描绘苏州百姓日常生活,从“小巷深处”的徐文霞到“清高”的小学教师汪百龄的恋爱,从卖馄饨的“小贩世家”朱源达努力求生存到理应“享福”的马老太孜孜不倦拉煤球的生活,再看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美食和有地域特色的“井”文化,街谈巷议、民众舆论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等,其开创的“小巷文学”一脉很难说不是作家受到评弹艺术启发后有意为之。

在人物塑造上,苏州评弹的特点是善于写人,尤其擅长人物心理的刻画,塑造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陆文夫深谙这一点,他将评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如《享福》从婆媳矛盾写起,通过打官司一场戏,展现出各色人等的复杂心理,虽然最后让老人得以安享清福,实现了所谓的“幸福生活”,可是在这皆大欢喜的背后暗示了老人内心极度的无奈和悲哀,令人深思。

在叙述手法方面,评弹灵活多样,不仅一二三人称并用,还能随时随地跳跃转换,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能入能出,转换自如。这使陆文夫想到:“文字和口头的表达当然有所不同,如果写小说时把自己设想成是一个评弹演员坐在台上,那就有许多评弹的表现方法可以借用。”④陆文夫:《向评弹学习》,《陆文夫文集》第5卷,第350、351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于是便有了作家汲取评弹艺术和传统话本技巧进行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葛师傅》、《二遇周泰》等,因其具有的故事性、传奇性及独特的叙事技巧而引起文坛关注。

以其代表作《美食家》为例,作者初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故事,交代自己的心理活动,在无法介入笔下人物的事件或心理时立即转换成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不仅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甚至人物的对话细节和心理活动也让读者一清二楚,不时还跳出故事对读者说几句话,做一番点评,犹如评弹面对观众的表演。如“化险为夷”一节,先用第一人称写“我”和朱自治之间的冲突,接着通过旁人的报告让“我”获悉了朱的部分情况。为了叙述的方便和脉络的清晰,从介绍孔碧霞的背景开始到写朱自治第一次要求去孔碧霞那里吃饭的对话都采用第三人称,从全知全能的角度写来,还宕开一笔介绍了苏州菜的另一个体系“堂子菜”,美食观点大异其前述及的餐馆名菜,令读者大众耳目一新。同时此处还设下关于这场丰盛宴会的悬念,以作者不在场为由埋下伏笔,吊足观众对孔碧霞高超厨艺的好奇感。接下来的一段话充分表明作者在一二三人称叙述间游走是如何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所以我一直不知道那天晚上孔碧霞如何大显身手,究竟吃些什么稀世的美味!读者诸君也不必可惜,在往后的年月里我们还会见到她表演。“文化大革命”可以毁掉许多文化,这吃的文化却是不绝如流。我当时只能从朱自治的行动上来进行推测,肯定那天晚上的一桌菜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①陆文夫:《美食家》,《陆文夫文集》第2卷,第37-38、36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

作者先从第一人称出发解释他没有详细描述这场宴会的原因,接着用第二人称,两人对谈的口吻安抚读者,很快又迅速转换成旁观者对“吃的文化”发议论,最后再回到第一人称,以“我”的推测带动读者展开对这场美宴的想象。虽然作者叙述的角度在不断跳跃和变化,然而读来并不感到突兀或者混乱,反而感到作者的用心良苦,先是注意安抚读者情绪,安慰大家以后还有机会见识到孔碧霞的表演,接着又宕开一笔议论起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予人出入自如、游刃有余的感觉。

评弹采用娓娓动听的吴侬软语,在语言语气上陆文夫也有适当借鉴,他深谙吴语、吴音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有选择性地在小说中引入方言词语,借以增添作品的 “苏州味”。或许陆文夫冲淡、平和、不走极端的个性也是促使他有选择地采纳苏州方言入小说的原因,他认为评弹语言虽然优美生动、富表现力,但“只能学习它的语式和语气,使(作品)语言平和、不急、没有太多的强烈之处,同时吸收一些读音不同,字面能懂的方言,如‘瞎七搭八’、‘石骨铁硬’、‘滴溜滚圆’等”,②陆文夫:《向评弹学习》,《陆文夫文集》第5卷,第351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由此促成了陆作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他以两种笔法写苏州,如环境描写、情节转换、背景介绍等叙述语言上多以普通话为主,间或选取些简单易读易懂的苏州方言来表现苏州人家的日常生活,如“玩玩白相”、“磨磨辰光”、“做事体”等;而在人物语言上则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语境适当地考虑采用苏州韵味很浓的苏白,如《美食家》中孔碧霞谦让的那段对话:“啊呀,朱先生倷(你)是听啊里(哪里)一位老先生活嚼舌头根,倷尼(我们)女人家会做啥格(什么)菜呢,从前辰光烧点小菜,是呒没(没有)事体弄弄白相(玩儿)格!”③地道苏白的引用,不仅让一个精明伶俐的苏州小女人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也随之带来一股甜腻的“苏州味”。

苏州美食与陆文夫的“美食家”描写艺术及其文化反思

苏州是我国东部的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京式、苏式、广式)中苏式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的四大菜系“苏、鲁、粤、川”之一。苏菜特点是选料严谨、做工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在烹饪上擅长炖、焖、蒸、烧、炒,并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口味清淡趋甜,配色和谐,可谓“色香味”俱全。苏州的美食文化渊源流长,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得天时地利之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时鲜果蔬菜不绝;又有“人和”之助,苏州人的特点是精心、精巧和细致,再与江南山水养育的兰心慧质相结合,可谓将饮食文化发展到了极致。

西晋苏州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时,正值司马氏集团内部纷争不断,见秋风起而作 《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借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而毅然辞官归乡,隐退避祸,其淡泊守志、隐逸高远的思想历来为人称道,如今“莼鲈之思”已成为怀念家乡的代名词。而清代江南文人李渔自称嗜蟹如命,有“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的趣闻流传;近代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曾作诗戏言“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等等,这些文人坦言对食物的喜好,毫不掩饰自己的口腹之欲,非但不使人觉得他们俗,反而认为是超脱了世俗的大雅,是雅之极致,是为人真本性的自然流露。

《孟子·告子》中有“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中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周易》、《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关于饮食的内容,而且是与养生、修行结合在一起讨论的。自古有“茶圣”陆羽著《茶经》讲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又有“酒圣”杜康善于酿酒的传说,可以说吃喝之道在我国古已有之。然而受儒家 “君子远庖厨”的影响,因此文人大多能吃会吃而讳言吃,认为这些道行、修为只能算不务正业,如曹禺的《北京人》中,江泰谈到曾文清如何会喝茶,及喝茶的诸多讲究后尖锐地指出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的无用:“然而这有什么用?他不会种茶,他不会开茶叶公司,不会做出口生意,就会一样——喝茶!喝茶喝得再怎么精,怎么好,还不是喝茶,有什么用!”①曹禺:《北京人》,《曹禺选集》,第49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诚然,这样会吃会喝的人在战乱年代,在一切讲求实用的年代的确毫无用处,可假如放在一个讲究吃喝的年代,承平岁月却可以指导人们消费享受,提升生活品位和情趣,甚至作为谋生扬名的一门技术,一如“品酒师”、“茶博士”这类新兴职业的出现,苏州作家陆文夫笔下因“吃”成名的“美食家”朱自治也就应运而生。

《美食家》的出现绝非偶然,除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写作自由度提高外,亦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向往更好的生活,对衣食住行有了更多的追求有关。虽然全文处处透出对不劳而获、贪吃成癖的“美食家”朱自治的否定,但作家本人并不是一味地反对吃喝,陆文夫本人即有嗜吃、爱酒、饮茶的雅好,对苏州传统饮食文化情有独钟。为了传承苏帮菜、展示吴地饮食文化以及补贴他创办的《苏州杂志》,曾开了个“可吃的苏州杂志”的“老苏州茶酒楼”。楹联“一见如故酒当茶,天涯来客茶当酒”呼应茶酒两字,并亲撰广告曰:“小店一爿,呒啥花头。无豪华装修,有姑苏风情;无高级桌椅,有文化氛围。”作家反对的是过度讲究,一味铺张浪费,因此希望借由《美食家》传达出作者对苏州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中篇小说《美食家》主要写一位好吃成癖并终因吃成名的“美食家”朱自治的故事,通过主要人物高小庭和朱自冶几十年命运的变迁,折射出二十世纪抗战后期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近五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演变,并在貌似荒诞的因“吃”成名、以“吃”成家中给人以反思。但作品的成功,除了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美食家”外,其对苏州特色饮食的描写亦给读者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试以文中重点叙述的那次宴会情形为例说明吴地饮食文化的考究:

首先是吃的环境:“一个幽雅而紧凑的庭院展现在面前。树木花草竹石都排列在一个半亩方塘的三边,一顶石板曲桥穿过方塘,通向三间水轩……(餐厅)明亮宽敞,临水是一排落地的长窗。”“四面打量,见窗外树影婆娑,水光耀廊,一阵阵桂花的香气,庭院中有麻雀吱吱唧唧。”②陆文夫:《美食家》,《陆文夫文集》第2卷,第83、85、91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如此鸟语花香、宁静幽雅的环境已让人心旷神怡,“酒不醉人人自醉”,何况还有像艺术品一样精致的美食待人享用,实在羡煞旁人。

再看吃的前奏:“洁白的抽纱台布上,放着一整套玲珑瓷的餐具,那玲珑瓷玲珑剔透,蓝边淡青中暗藏着半透明的花纹,好像是镂空的,又像会漏水,放射着晶莹的光辉。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鲜花,红黄蓝白,五彩缤纷。凤尾虾、南腿片、毛豆青椒、白斩鸡,这些菜的本身都是有颜色的。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颜色不太鲜艳,便用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有碧绿的青梅……在虾子鲞鱼的周围配上了雪白的嫩藕片,一方面是为了好看,一方面也因为虾子鲞鱼太咸,吃了藕片可以冲淡些。”“十二朵鲜花围着一朵大月季,这月季是用钩针编结而成的……等会儿各种热菜便放在花里面。一张大圆桌就像一朵巨大的花,像荷花,像睡莲,也像一盘向日葵。”③陆文夫:《美食家》,《陆文夫文集》第2卷,第83、85、91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读到这里不禁让人赏心悦目,口胃大开。

开始进餐了,三道炒菜间隔一道甜食,有清炒虾仁、松鼠鳜鱼、蜜汁火腿、芙蓉鸡片、剔心莲子羹、桂花小圆子、“天下第一菜”、翡翠包子等,而一道“三套鸭”更是绝品:“所谓三套鸭便是把一只鸽子塞在鸡肚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烧好之后看上去是一只整鸭,一只硕大的整鸭趴在船盆里。船盆的三周放着一圈鹌鹑蛋,好像那蛋就是鸽子生出来的。”④陆文夫:《美食家》,《陆文夫文集》第2卷,第83、85、91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菜与菜之间品尝桌上如画的冷盆,而且随着宴会的深入,酒具也在不断更换,不同的酒配上不同的酒具,有葡萄酒、绍兴加饭、陈年花雕、五粮液等。单是看完如此一套复杂烦琐的就餐程序就让人大开眼界,想不到世间竟有人如此会享受生活、讲究吃喝。更想不到简单一个吃饭会有如许多的讲究,从菜品的搭配到酒与酒杯的更换,那走马灯般的菜品更换实在让读者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陆文夫用工笔式的精致描写,让读者充分领略了苏州的饮食文化之美,然而作者的目的是反讽和劝止、警戒奢靡浪费。因为苏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可以很轻松地获取生活资料,于是优游富足的生活养成了苏州人贪图享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以及日常生活中过分追求精细精致的特点,譬如在饮食上极尽奢华享乐、铺张浪费等,有鉴于对饮食文化的复杂态度,因此有了作家用心良苦、寓意深远的《美食家》一文。遗憾的是就像创作《金瓶梅》的原意与它实际达成的效果恰相反一样,汉赋“劝百讽一”的创作只是助长了华丽浮靡的文风,其“讽”往往被人视而不见。在论及《美食家》的创作动机时,陆文夫先后谈到:“我怀着无可奈何与哭笑不得的心情写下了 《美食家》,目的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人的本性,我们的孔夫子就了解:‘食色性也’。同时也希望人们注意,对美食的追求也不能超过国家的经济发展。”①陆文夫:《答〈中国文学〉》,《陆文夫文集》第5卷,第264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美食家》是从中国人没饭吃时就惨了的角度来写。现在十亿张嘴巴一齐大吃大喝,美食美饮,很容易把一个国家吃得光光的,所以我在《美食家》里的反讽是劝国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②施叔青:《陆文夫的心中园林》,《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遍观全文,作家显然更看重“建设”,对“美食家”始终持否定态度,因为他认为消费不管达到什么境界,都不能与建设等量齐观,也就是“美食家”无论如何都不能与有能耐做出精美饮食的“厨师”相提并论。可惜这一层主题常受到读者漠视,大家显然更欣赏陆文夫写美食的神来之笔,和揭示朱自冶因好吃而成名成家的荒诞的非凡笔力。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对很多人来说,“苏州”和“陆文夫”几乎是同义语,从园林到小巷,从评弹到吴语、饮食、民风,这些都是陆文夫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告诉我们的。作家倾注他的毕生精力用文学建构起一个 “苏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同时苏州文化也因为他的作品而以一种文学的方式得以重新建构。可以说陆文夫与苏州文化这种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不仅构成了陆文夫小说世界的一个首要特色,也是陆文夫在当代文学图景中所开辟的独特领域。

在致力于小说创作,塑造“文学的苏州”外,作家还有意识地构建着一个“文化苏州”的形象。他认为,一个城市的个性与品位正在于它的文化,而文化是个广义词,不仅是写在纸上的东西,举凡园林、建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仔细推敲起来,无一不和文化有关系。所以从第一篇小说《赌鬼》③《赌鬼》实际上是陆文夫的第一篇小说,但因主题禁赌与50年代主流文学背离,所以第一次投稿被退回,直到1980年才被作家收入短篇小说集《小巷深处》得以发表。开始,苏州的乡镇习俗、城河城墙、码头船舶、石板小巷、园林风景、吴越遗迹、风味美食等,作为情节要素便不断在他的小说中出现,使作品富有浓郁的“苏州味”。小说之外,作家还创作了一系列推崇吴舞、吴门版画、苏剧等传统文化、扶持后辈人才的散文;参与了电视艺术片《苏园六记》、《苏州水》的摄制和画册《老苏州:水巷寻梦》的编辑。作家一直着力塑造着“文化苏州”的形象,希望尽己所能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一分绵薄之力,而《苏州杂志》的创办更倾注了他晚年的全部心血,将其“文化苏州”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九八八年,六十岁的陆文夫创办了一本着意于传播和弘扬苏州传统文化的刊物——《苏州杂志》。创刊之初,他定下不登广告和“赤胳膊”女人的规矩,以“当代意识、文化风貌、地方特色”为办刊方针。始终坚持高雅的文化品位,选取古今苏州的文史源流、名胜掌故、风土习俗、人文景观等作为刊物的主要内容,文风清新雅致,内容博杂精深,为世人了解苏州、研究苏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影响遍及海内外。一九九三年获华东地区期刊评比一等奖;一九九五年又获江苏省首届 “双十佳”期刊、封面设计、印刷质量三项奖励。到作家二○○五年七月去世时,杂志正好出满一百期。现在由苏州作家范小青接任主编。

为纪念陆文夫对刊物的创刊意义,自二○○六年起《苏州杂志》开始以他的作品题目为杂志主要栏目的名称。试以杂志十年为一周期作比较说明陆文夫对《苏州杂志》、苏州文化产生的影响。一九九七年的 《苏州杂志》主要栏目有 “今日苏州”、“姑苏情怀”、“吴苑茶话”、“江南风情”、“古城春秋”等,二○○六年改为“人与城”、“梦中的天地”、“壶中日月”、“美食家”、“古城吟”等,皆以陆文夫的小说或散文名为栏目名称。栏目仍然是十一个,但合并了“文艺丛林”和“艺廊漫步”,改为“鲜花重放”,④“鲜花重放”,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小说集《重放的鲜花》,内收陆文夫屡遭批判的 《小巷深处》和《平原的颂歌》,还包括了王蒙、流沙河、邓友梅等17位作者1956-1957年上半年创作的,曾在社会上有过较大影响的文章。主要内容为戏曲、评弹、歌舞等民间艺术,过去这两个栏目的设置有重合的地方,而且范围太宽泛,不好把握,如“文艺丛林”记述苏州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园林等方面情况;“艺廊漫步”则发表有地方特色的绘画、书法、篆刻、摄影等美术作品,两者在“美术”的选择上有含混重合处。新增了“门前的茶馆”,内容为作家访谈、对话、书评等。新增栏目更有特色,茶馆本是谈天说地的地方,刊载作家访谈填补了杂志空白,除了刊载作家谈论苏州文化的文章外,也刊载追忆缅怀类文章。自二○○六年以来,每年的第四期(七-八月)都有刊载悼念前任主编陆文夫的文章,以示纪念他对刊物的重要意义。过去的“江南风情”(记苏州地区的民情风物,旧俗新风)改为“美食家”,以吴地风物、美食、饮食名店、名厨为主要内容,栏目更名后更具有针对性,主题性、目的性更强,也愈加凸显了陆文夫在构建苏州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与过去相比,杂志关于苏州文化的范围缩小,由于陆文夫的关系而更有针对性,可以说着力打造的是一个 “陆文夫的苏州文化”杂志。栏目名称虽有更改,但办刊宗旨、方针不变,依然坚持清新雅致的杂志风格。

在陆文夫从“文学的苏州”到“文化的苏州”的城市形象塑造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作家对一座城市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正如王蒙在《想念文夫》一文中说:“苏州因他而更加苏州。文夫因苏州而更加文夫。一方水土养一方作家作品。一方作家作品使这一方更加凸显特色。”①王蒙等:《永远的陆文夫》,第18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深受苏州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环境影响的陆文夫,形成了他温文尔雅、淡泊随性、宽厚洒脱的个性,同时也制约和影响了他的创作:幽幽淡淡的文风,含蓄内敛的思想,曲折迂回的结构,活泼佻动的语言,美仑美幻的景致等。总之,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塑造,从艺术风格到语言特色、审美取向、思维方式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苏州印记;而苏州、苏州的传统文化、苏州的城市形象,亦自此与陆文夫交融在一起。作家陆文夫与苏州,一个人与一座城,相互间形成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城市苏州因了作家陆文夫而更加知名,而作家陆文夫的成名,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苏州这块得天独厚的江南宝地。

代莉萍,现供职于西藏某部门。

猜你喜欢
陆文夫美食家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A taste of Jiangnan
美食家忽必烈
茅盾与陆文夫
看不见的美食家
一种缘分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由《苏州杂志》解读陆文夫的三重身份
大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