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施环境会计的问题与对策

2010-04-07 08:58梁丽娟
关键词:会计核算环境保护环境

梁丽娟,李 靖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论实施环境会计的问题与对策

梁丽娟,李 靖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使得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对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环境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目前实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我国进一步开展环境会计提出了建议。

环境会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一、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例如,中国的二氧化硫净化容量是2008年是2 700万吨,2010年预计会达到3 200万吨。如果我国不改变70%的燃煤能源结构,不改变这种传统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环境严峻期将提前到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这巨大的环境损失应由谁来承担?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绿色GDP、环境会计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环境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1)环境会计的定义和核算对象。环境会计以是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以及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1]。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损害的赔偿,损害了就要赔偿;二是对环境的保护,改善环境就要投资、购置和建设排污设备。

由于资源与环境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很难影响到企业的短期效益,所以一些企业尤其是排污比较严重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为了避免企业的这种短期行为,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把对环境的损耗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作为企业的长期成本。如果不单独核算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收支,则这部分环境成本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计入产品的成本。

第二,计提环境减值准备。我们较为熟悉的是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每月都要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同样,对于环境和自然资源,我们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尤其是环境,由于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我们可以定期计提有关环境的减值准备,以此应对自然灾害来临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这样既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也有助于企业加强环保意识。

(2)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由于资源、环境的计量所涉及内容的特殊性,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应突破货币计量论。计量单位不能仅限于货币,应该以货币计量为主,必要时用实物指标或劳动指标或数学模型,甚至用文字说明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所取得的环境业绩大小等计量单位进行衡量[2]。对于环境会计计量基础,也不能一概而论,既可以是实际成本,也可以是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和替代成本等[3]。现行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补充报告模式,二是独立报告模式。补充报告模式是即在现有的会计报表内增加项目,以某种合适的项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单独披露[4]。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企业拥有的环境资产以及出于环境保护目的所计提的环境负债等;在利润表中增设专门的项目,以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披露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导致的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设置项目,列示全部或部分的环保支出等。独立报告模式一般是定期提供三张报表,一张是自然资源平衡表,另一张是自然资源使用与补偿及环境保护的资金流量表,第三张是持续收益表。在此基础上,用指标或文字说明等方式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程度及社会责任成本等情况,并将其作为现行财务报告的附属部分一并报出[5]。

三、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我国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澳大利亚就制定了很多节能措施,街头树下都用木屑覆盖,起到了雨后积存水、刮风不起沙的作用;在日本,许多地方政府机构、公共团体和单位都参与到大力倡导和执行环境会计模式行动中来,大学、医院等单位每年也公布环境报告和环境会计信息,为开展环境保护、建设循环型社会做出努力。但我国还缺乏较为完善的环保监管措施和有效的奖惩机制,这就给企业以投机的机会。

(2)理论研究不深入[6]。我国开始接触环境会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因此在研究的深度上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也缺少对环境会计的系统性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体系,大部分仍是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

(3)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建立环境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成果只注重对环境会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未将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整体来研究[7]。由于很多学者在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时,写一两篇文章后便不再继续探讨,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或系统的研究,因此,难有具一定深度的力作问世。

(4)专业人才储备缺乏。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主要是由非会计专业的专业学者进行的,由于没有环境会计的相关培训,企业里懂得环境会计的人才十分匮乏,这已成为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人才障碍。

四、环境会计目前的应用情况

(一)环境会计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新会计准则体系紧密配合国家政策方针,适应了国家政策的宏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它着眼促进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限制企业的短期盲目行为,促进环境治理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环境保护挂钩,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体体现之一是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确认为预计负债。

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环境因素的代表被首先正式引入会计准则。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结束或放弃生产时,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造成影响。按照国际惯例,石油公司一般是在确认油气井及相关设施价值时,需要根据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合理预测油气井及相关设施弃置时产生的支出,并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将折现后的现值计入,并计提资产折耗。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制度日益健全,地方环保部门不断出台新的环保政策、法规,对油气田企业不断提出新的环保要求,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二)少数上市公司披露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有很多是属于宏观性的,比如,国家对维护生态平衡进行的投入。这些投资带来的效果怎样呢?就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还很难直接回答。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环境会计信息有关的披露还只限于企业范围内,而且主要是上市公司[8],如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其1998年的年度报告中就进行了这样的披露:

(1)环保因素的限制。磷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对“三废”进行处理的问题。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公司已陆续投资了199万元、24万元和31万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预计1999年环保投入将达到35万元。另外,近年国内某些地区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将对产品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2)针对环保因素限制的对策。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对后续拟投资的项目,坚决贯彻“三废”治理与生产装置建设“三同时”的原则,即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使环保指标一次性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例如,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在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设中,总投资29.97亿元,其中环保投入就达到1.58亿元,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保护环境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共识。

这样的披露带有用财务数据对环保状况进行总结的因素,虽然与一些西方国家企业披露的信息相比确实“粗”了一些,但对我国环境会计的披露来说,仍是一大进步。

五、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专门的环境会计法[6]。完善环境会计法规是实施会计“绿化”改革的保障。自然环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法律对环境和环境利用的保护由来已久。无论是自然人,还是企业和其他组织,都有使用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环境行为不可妨害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否则将是违反法律。如果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对受侵害的人群给予相应赔偿,那么该赔偿就必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样,企业的环境行为后果就将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否则,财务报告就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环境事项造成的现实义务,其真实性、公允性必然会遭到削弱。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运行有法可依。

(2)会计专业的教育。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起步较晚,会计教育并没有成功地传达信息给会计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无论是公众还是会计管理人员,都认为环保只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并不会触犯法律。此外,会计专业人士很少关注环境报告,只将自己的工作与企业的短期利益相联系。所以进行专门的环境会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建立完善环境会计制度。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制度及中国环境会计制度实施指南[9]。建立中国环境会计制度就是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列为会计核算对象,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核算工作,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之路。根据我国国情,应首先对不同系统的企业进行环境核算的试点,待取得试点经验后再以点带面,在拟定区域、行业环境会计核算制度草案的基础上,再与国际环境会计研究接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制度。

(4)做好环境会计的配套工作。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审计融入到常规的企业财务审计之中。各级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社会上所有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创造条件。从世界经济学界着手研究绿色环保经济问题开始,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责:为了从根本上使自然资源环境得到长远的保障,必须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10]。环境保护部门也应制定严格的、可实际计算的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处条款,使环境会计、审计工作有据可依[11]。财政税收部门要有完善的对违反环保法规的罚款、加收税金等的规定,并要求会计认真记录,审计出据审计意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要将企业、单位的环境保护会计记录及其审计结果作为必要的审核程序,加强金融控制。

[1]蒋宏国.绿色会计核算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5(8):37.

[2]关春明.浅谈环境会计[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7-38.

[3]丁玉华.浅论绿色会计的确认与核算[J].当代经济,2007(6):100-101.

[4]袁莉.谈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J].审计月刊,2007(7):46-47.

[5]秦娟.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6]李进.浅析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缓慢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05-106.

[7]罗素清.环境会计研究:现实、责任与理论缺陷[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5):33-34.

[8]张婷.谈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41-42.

[9]岳西宇.我国实施绿色会计核算的建议[J].财会审计,2006(10):25.

[10]余和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绿色会计[J].会计之友,2008(11):34-35.

[11]何全秀,杨鉴淞.网络环境下会计控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37-3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LIANG Li-juan,LI J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Henan,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baffling effects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been widely noticed in the community.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ppears with the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ee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alculation and the existent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t present.Moreover,it advanc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fu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China.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234

A

1673-9779(2010)01-0028-04

2009-08-25

梁丽娟 (1965-),女,河南焦作人,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E-mail:kxkljing@163.com

[责任编辑 王晓雪]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环境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