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推进中的难点与对策

2010-04-07 12:30赵坚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港口江苏

赵坚

(盐城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推进中的难点与对策

赵坚

(盐城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央基于全局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同时为江苏沿海乃至更广区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从操作层面看,江苏沿海地区在抢抓机遇、扩大优势、做强产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并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因此,江苏沿海地区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积极衔接国家产业政策,做大港口,做强产业,做优城市,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江苏沿海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江苏; 沿海; 开发; 战略; 地区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在国务院会议上获得通过,这对江苏还是第一次,它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央基于全局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同时这为江苏沿海乃至更广区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抢抓国家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难点,更好更快地推进江苏沿海开发进程,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一、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意义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黄金海岸”将成为江苏经济重要增长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秩序,江苏沿海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江苏省保增长、促发展的大计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港口、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加快开发和投入,沿海地区将在促增长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推动江苏省更高水平上的区域共同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仅将使得南通融入苏南板块,使盐城、连云港从经济意义上超越“苏北板块”,也将带动周边近邻的淮安、徐州、宿迁等市协同发展。随着苏南的部分产业在苏中苏北沿海安家落户,苏南也将迎来产业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2.沿海开发为振兴苏北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在江苏实行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中,将苏北地区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1月)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加快苏北振兴步伐……”,没有苏北的振兴,江苏谈不上完整的“发达”;没有沿海的崛起,江苏也谈不上全面的“领先”。振兴苏北,不仅仅是苏北人民的愿望,更是江苏全体人民的愿望;振兴苏北,不仅仅是苏北人民的责任,更是江苏全体人民的责任。振兴苏北需要从点上突破,以点带面,以线串点,通过点、线、块、面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载体逐步推动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沿海开发战略为苏北振兴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有利于承接国际及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长期以来,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江苏沿海并无明显的沿海产业和海洋经济特征。随着国际产业地域重组和国际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力度的不断加强,江苏沿海急需通过沿海开发,主动打通出海通道,全面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和水平。着眼全球,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日韩产业转移,打造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南桥头堡,成为日韩投资密集区和日韩产业集聚高地。着眼全国,主动接受国内尤其是长三角产业转移,将其建设成为环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对接发展的战略支点,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紧密配套北移的先导基地。着眼江苏,放眼全球,主动接受国内外先进地区,尤其是苏南产业转移,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江苏省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和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成为一批江苏沿海重要的新兴临港工业城市和西太平洋国际湿地生态旅游城市。

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推进中的难点

1.思想认识统一还不够到位

新一轮沿海开发工作推进以来,“沿海兴、地区兴”虽已成为三市的基本共识,但对照其他沿海地区的思想大解放和沿海开发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要求,这一认识还有待深化,少数不沿海县(市)的少数同志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精力不聚集的问题。从面上看,有的认为沿海开发是长线工作,与当前保增长、促发展关系不紧;有的认为沿海开发是条线工作,与整体工作关系不大;有的认为沿海开发主要是沿海县份的事,与做大做强市区关系不深;有的认为在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的新形势下,沿海开发与市里收益关系不切。对沿海开发力量倾斜、对外宣传和向上争取政策力度均显不够。

2.规划战略定位还不够深透

国内其他沿海地区,在规划和发展定位的研究方面,都是把一点一带置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并对其与这些区域的关系说得很清楚,如广西北部湾各市、辽宁“五点一线”、河北唐山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在开发建设中,无论是区域定位,还是产业定位,都没有仅仅局限于一地一域,而都是从更广的区域发展层面上来思考谋划。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否争取到国家政策,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主要看这个地区在大的区域发展中处于何种独特地位、能够发挥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而言,江苏沿海三市在沿海开放开发的规划和战略定位方面思考还不够深、不够远、不够细。虽然在规划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对在大的区域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思考研究还不够,尤其是沿海产业定位研究还比较粗,在规划完善和产业研究的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宣传争取成效还不够明显

江苏从2006年就启动沿海开发工作,着手于规划编制、突破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从战略规划到节点规划和专项规划,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相比国内其他沿海地区,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江苏争取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沿海视察指导力度不够,对外宣传声势还不够大。2008年以来,广西北部湾先后争取设立了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这些国家级政策促进了北部湾加快发展。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还明显不够,有的地区竟然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没有,这对积极贯彻江苏沿海开发的国家级战略必须形成制约,沿海三市必须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江苏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的投入上还不够,如盐徐高速大丰段已争取到省厅立项,但投资主体还未落实到位,港口建设得到国家和省资金支持也不多。

4.超常规举措还不够有力

在国内其他沿海开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特别在港口开发建设方面,处处感受到大开发、大建设的空前力度和超常规速度,到处是大港口、大园区、大工地,尘土飞扬、川流不息,一派火热场景。相比之下,我们沿海港口建设力量分散、聚焦不够、投资不多、突破不快。在重大项目招引和服务方面,我们的项目数量虽多但规模不大,为产业和项目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在组织沿海开发的力度和创新方法方面,我们的紧迫感、责任感还远远不够,部分地区的领导还常常有自满情绪。对重大项目招引方面投入不够、力度不大,争取项目盯劲不够,服务项目还没有达到专业化、精细化程度。

三、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推进中的对策思考

1.战略定位是关键,必须在深化认识上有新的提升

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否争取到国家政策、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支持,最主要的是看这个地区在大的区域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多大作用。我们要用国际化视野、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发展定位研究,适时提升发展定位,引领沿海重大项目突破。2006年盐城市编制的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提出盐城的战略定位是江苏沿海新兴临港工业城市、长江三角洲产业北拓承接基地、西太平洋国际湿地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对江苏沿海的定位是长三角北翼区域航运中心,我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从整体上看,这对沿海三市发展定位是一次有力提升。我们要学习其他沿海地区在定位上的思路,北部湾谈定位必谈东盟,渤海湾讲定位必讲东北亚,他们都具有犀利的国际化眼光。随着形势的新变化,沿海三市的定位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挖掘深度,提升高度。如盐城,应从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独特优势、产业基础等市情出发,从滩涂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国家级能源基地建设、策应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上海驻丰农场开发利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开辟日韩台出海门户等国际、国内、长三角三个维度出发,按照彰显特色、错位竞争的要求,提升定位、争取定位、推介定位,打造开发名片。陈家港区开发定位要与带动苏北腹地振兴相联系,滨海港区开发定位要与建设华东最大的储配煤中心相适应,射阳港区开发要与建立面向日韩的国际粮油加工产品出口基地相结合,大丰港区开发定位要与江苏沿海石化基地相配套,东台沿海开发定位要与滩涂综合开发利用相关联。

2.港口开发是引擎,必须在港口协同运作上有新的突破

港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产业成长和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现代世界航运呈现大型化、深水化和专业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使港口内引外联、吸纳资源、集散物流的作用更加凸显,谁能够在大型深水海港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占据远洋运输和能源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从而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江苏沿海岸线长但宜港深水岸线少,港区分布多但资源整合差,拥有一类口岸但吞吐量小,港口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我们最突出的是弱在港口、差在港口、慢在港口。如果不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港口建设,就会面临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出局的境地。港口是沿海开发的龙头,没有港口,沿海就是最闭塞的地方;有了港口,沿海就会跃居对外交通的最前沿。对我市来讲,在把握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大原则,多建公用码头少建业主码头,确保不浪费岸线资源的大前提下,鼓励沿海节点都要建港口。市县都要认真研究港口建设的问题,让更多的干部成为港口迷、港口通、港口狂。目前江苏港口开发已进入一个大发展、快发展时期,必须加快建设定位准确、功能完备、发展有序的港口群,为沿海开发奠定基础、提供依托、确立优势。要全力突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喂给港和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的组合港的目标,要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各展所长、错位发展。当前要重点解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问题,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航运服务体系,从产业港、能源港起步,逐步扩大吞吐量,放大营运效益,带动、支撑产业发展。

3.重大项目是依托,必须在国家沿海产业布局中有新的进展

沿海项目不在“数量",而在“体量",要想在沿海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在重大项目上寻求突破。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跨越。其他沿海地区重大项目突破既有国家生产力布局,更有加大力度招引的结果。因此,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招大商、大招商将是江苏沿海开发的关键所在,也是江苏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要策划包装项目。要按照“把战略变为规划,把规划变为项目”的思路,从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中挖掘项目;从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中提出项目,按照“谋划储备项目、规划预备项目、计划年度项目"的要求,分类建设沿海重大项目库,滚动开发,动态管理。二是要招引投资项目。积极探索论坛招商,围绕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开展各种专题论坛,让专家、学者为江苏沿海开发造势,吸引众多企业家关注沿海、投资沿海、开发沿海。抓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布局的机遇,开展定向招商和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增链”、“壮链”、“升链”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形成。国资委直属央企有141家,是国家产业振兴的主力军,正在启动新一轮投资高潮。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对央企投资意向、投资特点的研究,加强对接途径、对接渠道的研究,努力在引进央企上有新成效。三是要争取政府项目。当前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争取上级投资项目的大好时机。要密切关注江苏沿海开发规划和国家、省即将启动编制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对接好国家、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全力争取国家和省在石化、钢铁、造纸、造船、粮油加工、电动汽车、大型火电、天然气发电、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石油储备、煤炭中转等重大项目在港口布局。

4.重大平台建设是支撑,必须在争取国家级政策配套上有新的作为

国家级开发平台具有强大的“政策效应"和“品牌效应",不仅能够提升一个地区开发建设的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够产生极强的集聚效应。天津滨海新区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多个国家级开发平台的支撑。2008年以来,广西北部湾先后争取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这些最开放、最优惠的国家级政策促进了北部湾加快发展。江苏沿海开发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国家战略需要国家级开发平台支撑。我们应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住机遇,全力争取,努力实现国家级开发平台的重大突破。一是争取在沿海地区设立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二是尽快争取将盐城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并设立出口加工区;三是争取在三地设立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议由省委研究室牵头,梳理出三市需要国家、省出台的政策,积极推动争取省里出台支持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政策措施。同时,从江苏实际出发,围绕规划实施,从产业支持、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支持、金融支持、外经外贸发展、人才支撑等方面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促进沿海又好又快发展。

5.体制机制创新是动力,必须把沿海率先建成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借鉴其他沿海地区在港口和临港开发区建设的经验,江苏沿海开发要有质的飞跃,必须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想、敢于试,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推进机制创新方面,要实行全省一盘棋,举全省之力推进沿海开发。我们要立足于靠争取先干、实力有限这个最大的现实,发扬“科学+拼命”的精神,更加聚焦沿海,更加聚焦港口,更加聚焦大项目。推进沿海开发的各项保障措施要紧紧跟上,真正做到能人干事、找钱办事、合力成事。要进一步加强全省沿海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上下对口、协调联动、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对沿海县(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书记,要拿出相当的精力抓沿海开发,每周要有一天时间在港区办公;专职副书记要确保全部精力扑在沿海开发上,切实加强沿海开发工作力量和专业力量的配备。建议借鉴北部湾的做法,在省沿海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三市沿海规划建设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挂帅,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市相关涉海部门抽调负责人驻点办公,并从市内外选聘海洋、规划、港口、投资、工程、物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切实提高沿海开发统筹协调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战略资源管控能力。强化对重大项目进度控制,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结账、年底全面考核。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办法、创新理念,破解人、钱、地及项目报批等瓶颈制约。要在全省范围内整合港口资源、岸线资源、土地资源,迅速做大做强开发平台,参照辽宁的“飞地”政策,整合沿海土地资源。在港区设立临港产业园,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客商资源和招商力量,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也可考虑组织非临海县份适度参与沿海土地复垦整理,获得一定土地占补平衡指标。按照统计口径、税收分成、隶属关系“三不变”的原则,鼓励非临海县份到沿海办区中园,参与沿海开发建设,促进优良生产要素迅速向海边聚集。

(责任编辑 靳荣莉)

2009-11-10

赵坚(1968-),男,江苏盐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F127

A

1008-469X(2010)01-0033-04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港口江苏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港口上的笑脸
江苏
惠东港口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