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新定位
——新时期德育工作探索

2010-04-07 12:30薛怡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薛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系,江苏 常州 213164)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新定位
——新时期德育工作探索

薛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系,江苏 常州 213164)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加强改进大学生的德育建设,以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 高职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不断调整教育的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某种程度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称得上是谋生教育,它与职业岗位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职业教育最终落脚点是以满足各种岗位需求为最终目的。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他倡导并推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正是高职教育这种强烈的岗位意识和职业意识,使得专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集中,很容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阻碍内在精神的全面发展。这就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此1998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既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目前高职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教育历来有文理割裂、重理轻文的顽症,目前高校仍然广泛存在着科学与人文二元对立的思想。因而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不开设与就业没有直接联系的人文课程,或简单地开设几门选修课。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学生们普遍缺乏人文素质和修养。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感叹:“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许多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没有达到大学生应有的水平。在对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调查中,企业认为毕业生表现最突出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占到近一半(49.3%);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 满意程度分别只占19.6%和15.5%,说明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和创新方面的表现较差;企业在能力方面对学生最不满意的是写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调查数据显示各占7.4%,而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中央16号文件中强调:“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要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努力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当改变人文教育与己无关的观念,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专业教学和技能培养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进取精神的同时,提倡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以教师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传递人文精神。

2.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既包括校园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又包括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是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外在表现。利用第二课堂等形式,有组织地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政府宫员等举办人文、社科发展的学术性讲座和演讲,引导并教育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陶冶情操、提升人格。

3.展开校外实践活动

高职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校外的人文景点、历史遗迹、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参观企业,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现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学校还可以利用毕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向社会展示和推销自己才华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与社会要求的距离,从而更加重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包括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岗位选择、目标选择等。其中自我分析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我,包括个人的性格、兴趣、意志、创造性、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准,同时也要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职业的选择、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对自我有较全面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高职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矫正学生的视野狭窄状况,给学生全面的知识营养。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知识融会贯通的宽阔视野下产生思想的火花,能开启心智、促进学生产生自由、全面的见解并开发才智美德,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人文素质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能够较好地融合,对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宗震,陈伟忠.黄炎培研究文集(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2]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唐杰军,姜晖.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J].企业技术开发,2008,(6).

[4]冯霞.浅谈高职高专的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5]刘海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效能[J].纺织教育,2006,(1).

[6]唐英等编著.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7]冯霞.浅谈高职高专的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责任编辑 陈 蕊)

2009-10-09

薛怡(1982-),女,江苏常州人,助教,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G641

A

1008-469X(2010)01-0098-02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