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0-04-07 19:10施巧完
护理与康复 2010年1期
关键词:冲管高凝尿激酶

施巧完

(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l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目前临床上对肿瘤患者行多疗程化疗的首选给药途径[1],一般可留置1年左右,但是堵管率随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据赵洁[3]报道,PICC堵管经溶栓治疗无效而拔管占非计划拔管的3.11%。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本院肿瘤放疗科PICC置管69例,其中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堵管,现将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男 3例,女 2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9.8岁;堵管程度:2例完全堵管,3例不全堵管;堵管发生时间分别为 PICC置管 2 d、50 d、63 d、78 d和 168 d;发生地点:2 例在院内,3例在家中;患病种类:2例小细胞肺癌,1例多发骨转移癌,1例直肠癌,1例乳腺癌;患者治疗情况:1例放射治疗+化疗,3例化疗间歇期,1例长期脂肪乳剂支持治疗。5例患者发生堵管时,凝血酶原国际化比率(正常值0.90~1.50)分别为0.71 、0.88、0.90、0.70 、0.84,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 11~ 15 s)分别为 10 s、9.5 s、8.7 s、7 s、6.1 s;纤维蛋白原(正常值2.0~4.0 g/L)分别为6.0 g/L、4.0 g/L、5.5 g/L、7.0 g/L、6.8 g/L;4 例用 BD 公司生产的4 Fr中心静脉导管,1例用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导管,均使用普通肝素帽。

1.2 堵管再通方法 行尿激酶溶栓:PICC路厄氏接头连接三通,三通一端连接抽有稀释尿激酶液(10万U/ml)的注射器,三通另一端连接抽有少量等渗盐水的20ml注射器,回抽20ml注射器活塞使形成一定负压后关闭连接的三通阀门,开放连接尿激酶液侧的阀门,因负压作用尿激酶液进入PICC导管,关闭三通,保留尿激酶液在PICC管内20min,再用等渗盐水冲管,如不畅反复多次注入少量尿激酶液。

1.3 结果 3例不完全堵管经1次溶栓后再通;1例完全堵管经2次溶栓后再通;另1例完全堵管经5次溶栓治疗未果,最后用无菌剪刀剪掉PICC外露部分3cm再重新装上路厄氏接头,用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后再通。

2 原因分析

本组导管堵塞的原因与陈姬雅、李玉珍等[4,5]报道的堵管原因(冲封管不正确、没有定时冲管、药物性堵管、血液反流、血液高凝、输入药物、使用导管材质、管理、患者因素等)基本相同。

2.1 血液高凝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普遍缩短、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因此,导管堵塞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6]。本组5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普遍缩短(平均8.26 s)、纤维蛋白原值不同程度偏高(平均5.86 g/L)。

2.2 药物性堵管 输注配伍禁忌药物和容易形成沉积的药液后可立即发生导管堵塞,脂肪乳剂易在PICC导管内沉淀引起管腔变狭窄、堵塞,发生堵塞的几率比其他任何液体都高。本组1例不全堵管患者是输注脂肪乳剂后没有及时用等渗盐水冲管而造成。

2.3 冲封管方法不正确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乡、镇医院还没有普及,护理人员没经过PICC维护培训,不能正确实施冲管及封管。本组2例在当地诊所封管,造成堵管。

2.4 血液反流 血液反流使血液凝固而堵管。本组1例化疗间歇期患者在家用刀斩骨头,置管手臂过度用力引起静脉压力增高、血液反流,没有及时到医院重新封管,引起堵管。

3 护理对策

3.1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对于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正常值3 s以上、纤维蛋白原大于正常值2倍以上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周,改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1周后复查凝血指标;对癌症晚期患者进食少、呕吐等原因引起的脱水,鼓励多饮水,并及时补液,避免血液浓缩。

3.2 避免药物性堵管 输注前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输注高黏度大分子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剂、血液制品和自PICC管采血后及时进行冲管,若使用大静脉营养袋每4 h冲管1次[7];尽量使用0.3~0.5 μ m精密过滤输液器,以减少药物微小颗粒的输入。

3.3 正确实施冲管及封管 用20ml等渗盐水脉冲式冲管干净后才能封管[8];实施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尖端的正压封管方法,在注射器内剩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药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针头;封管液用25 U/ml的肝素液[9],因肝素可减少纤维蛋白沉积。

3.4 加强PICC的维护管理 成立PICC穿刺会诊小组,穿刺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注意有无显著脱水使血液浓缩,检查凝血全套,对高凝状态患者谨慎行PICC穿刺;对护士培训、考核,规范操作规程,使每位护士掌握PICC正确脉压式冲管及正压封管技术,提高堵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乡镇一级的PICC维护网点,加强网点护士培训、考核,以方便带管回家患者就近导管维护。

3.5 输液观察 PICC管路厄氏接头接肝素帽或可来福时要拧紧,避免接头松动,如发现滴速变慢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完全堵管。

3.6 选用合适导管 选择合适型号的硅胶PICC导管,避免使用聚乙烯类导管。硅胶导管是一种柔软的高弹性、亲水性导管,对血管壁的损伤小,可减少血管壁血栓的聚集。置管后建议使用正压接头,如可来福接头,减少血液反流。

3.7 加强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每周进行导管维护的重要性,每周去定点的维护网点进行维护,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指导带管患者洗澡时避免敷料淋湿的方法;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置管侧上肢避免举重及引体向上动作,提重物不超过1把装水的热水壶重量,出现血液反流时及时请护士冲管、封管;鼓励患者多饮水,凝血指标偏高的患者,按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降低血液黏滞度,预防血栓形成引起堵管。

4 小 结

PICC留管期间,因血液高凝、输入高黏度大分子药物、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血液反流,可发生堵管。加强导管维护管理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血流变指标,使用高黏度大分子药物时及时冲管,正确进行冲管及封管,能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率,从而延长置管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

[1]朱石洁,卢向莉,崔春梅,等.PICC置管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2,8(7):502-503.

[2]梁海华,谢巧庆,张婷婷,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570-572.

[3]赵洁.40例白血病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原因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l74-l75.

[4]陈姬雅,李永连,程瑶琴,等.PICC堵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751-752.

[5]李玉珍,施妙春.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6(6):404-405.

[6]窦征岳,杨渤彦,王志宇,等.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1):7608-7609.

[7]胡君娥,吕厉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8]王静茹,李拉秀.PICC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659-660.

[9]刘大伟.危重病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7.

猜你喜欢
冲管高凝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改良脉冲式冲管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高龄及重症心肺疾病患者静脉输入高浓度液体时冲管方法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