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患者5例的护理

2010-04-07 19:10卜亚莉
护理与康复 2010年1期
关键词:家人情感生活

李 洁,卜亚莉

(1.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3;2.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网络成瘾是指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情况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上网导致社会和心理的适应行为损害[1]。有学者对网络成瘾的界定是:用户上网达到一定量以后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偏离正常生活,受到严重伤害,但仍然不能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2]。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网络成瘾患者5例,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认知、行为、情感三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平均22.4岁;4例未婚,1例已婚;文化程度:1例初中,3例高中,1例大专;上网时间为1~3年,平均1.8年。

1.2 临床表现 5例患者均表现为过度上网,睡眠紊乱,日夜颠倒,饮食无规律,对电脑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个人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社会生活,家人劝说无效。

1.3 体格检查 脉搏偏快,96~120次/min,血压偏低,85~110/50~75 mmHg;5例体重指数为13.0~18.6,平均16.2,而男性正常值是20~25;心电图检查显示3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T波改变;B超检查显示1例脂肪肝;脑电图检查均正常。1.4 精神检查 5例意识均清楚,对答切题,自知力缺乏;2例情绪低落,多问少答,情感反应平淡,意志活动减退;1例有厌世念头;2例抵触情绪明显,较激动;1例曾有幻觉和妄想。

1.5 结果 5例平均住院36.4 d,应用来士普、思瑞康、博思清等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自知力恢复,能与家人及其他病友和睦相处,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无序上网的危害,表示回家后一定锻炼身体、学手艺、学知识,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 护 理

2.1 认知干预 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其认知过程所决定的,所以治疗者要发现、挖掘患者不良的认知,并加以分析、辩论,使患者建立理性的、现实的认知模式,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入院后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通过与患者及家人沟通,观察患者行为,认真收集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思维内容及形式、情绪情感反应、自我评价及信念和行为模式等,给予相应干预。

2.1.1 干预方法及目标 每周2次,每次40 min,运用认知治疗的步骤,分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循序渐进进行认知纠正,帮助患者认识到沉溺于网络、忽视现实交流是病态的表现,并且使其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2.1.2 干预实施

2.1.2.1 第一阶段 帮助患者明确需要治疗的症状,认识无序上网的危害,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患者网络成瘾后行为孤僻,生活无规律,个人生活懒散,不洗澡、不理发,意志活动减退,缺乏自信,害怕与人交往,情绪控制能力下降,甚至有冲动行为,社会功能受损。向患者指出这些症状是病态,需要治疗,并与其一起回忆上网成瘾以前的快乐生活、与人交往的愉悦经历,对比目前的现状,激发患者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2.1.2.2 第二阶段 反复举例说明情绪与行为由认知决定,帮助患者明确需要矫正的认知,通过分析、辩论,使患者认识到沉溺于网络互动、忽视现实交流是病态的表现,主动配合行为矫正治疗。如本组1病例对父母将他送来医院非常反感,认为父母不要他了,导致情绪低落、自我评价降低,护士反复与其交谈,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从而强化了正性情绪,提高了治疗积极性。

2.1.2.3 第三阶段 指导患者积极应对问题。鼓励患者写一些鼓励自己的话,如“我爱我的父母,我热爱生活,我要努力读书,我要努力工作,我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我要戒掉网瘾”等,每天大声朗读3次,每次3遍,后期可以改成默读,从而强化正性认知、正性情绪;与患者一起探讨出院后的生活、学习,设定可行的目标,使患者增加主动控制自己的欲望。

2.2 行为干预

2.2.1 行为评估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行为评估[4],确定需要矫正的目标行为,如个人生活懒散、不知梳洗、床单位凌乱、不主动与人交往、不会关心帮助别人。

2.2.2 监督个人行为 督促患者料理个人卫生,包括洗衣叠被、定期洗澡、修剪指甲、洗头理发,使患者保持清洁整齐;让患者到工疗室听音乐、唱歌、做手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团体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及跳集体舞等,以分散注意力,减轻上网的欲望,并适应住院的环境。

2.2.3 应用代币制疗法纠正不良行为 能按时起床、按时进餐、定量进食、保持个人卫生及床柜整洁、配合治疗、参与擦桌子及拖地板、定时睡觉,各得1分;参与唱歌、跳舞、体育锻炼,各得2分;与人交往(3人以上)3分。附加分:出黑板报、读报、帮助发饭、领操得2分;结对互助得10分。连续1周满分,可给家人打3个电话;连续2周满分,可在陪护下到院内走动;连续2周满分的基础并得1半附加分,可以在陪护下到院外活动;连续3周满分并得1半附加分,可在院内上网30 min;连续3周满分并得所有附加分,可在陪护下去游戏机房。通过患者自身的努力,5例患者都获得到院外活动的奖励,其中2例得到了最高奖励,在父母陪同下去游戏机房活动。

2.3 情感支持 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患者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亲情感、温暖度偏低,存在家人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等家庭问题[5,6],所以家庭情感支持在网络成瘾患者的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2.3.1 改善家庭关系 鼓励患者与家人坦诚沟通,说出真实的想法,向家人指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本组1位家长对患者要求过高,采取高压教育,动则体罚,双方态度较敌对,为此,指导家长控制情绪,改变表达意见的方式,使双方能相互理解;鼓励家长多使用肢体接触,如拥抱、抚摸,增强亲子关系。

2.3.2 纠正家人对网络的负性认识 向家人介绍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及多种功能,鼓励家人接触、学习网络知识,并引导患者在不影响学习、工作的前提下发挥网络特长。

2.3.3 强调正确的行为控制 与患者一起制定日常生活作息表,并达成协议及惩罚措施,使患者能主动执行;向患者及家人强调限制上网时间的必要性,规定在家每天上网2~3次,每次2 h,总时间<6 h,限制其进入游戏、互动区域。

2.3.4 拓宽求助体系 鼓励家人叙说在教育患者中遇到的困难和感受,与其他家庭互相交流,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告知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的方法,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2.4 加强基础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无规律的生活,营养摄入不足,身体虚弱。护理上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速度要慢,适当活动,以不觉劳累为宜;鼓励患者进食,少量多餐,多吃水果,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勿饮刺激性饮料;加强睡眠护理,将患者安排在相对较安静的房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白天卧床时间。

3 小 结

网络成瘾患者应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治疗,分阶段进行认知治疗、行为训练,加强基础护理,鼓励家人给予情感支持,促进患者矫正不良行为,逐渐步入正常生活。

[1]宋爱芬,史学武.网络成瘾干预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J].昌吉学院学报,2007,1:45-50.

[2]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3]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471.

[4]Raymond G.Miltenberger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M].第3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5]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53-155.

[6]陶然,黄秀琴.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47-48.

猜你喜欢
家人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