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的护理

2010-04-08 15:48张秋迟吕晓平王献楣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内耳毛细血管突发性

张秋迟,吕晓平,王献楣

(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突发性耳聋(又称为突聋或暴聋)是正常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 ,一种病因不明的,起病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性聋。为了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院2008-03-10~ 2009-03-10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 32例的患者做的综合性治疗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 ,男 6例 ,女 26例。年龄 20~ 60岁 ,其中 20~ 40岁好发,其发病时常无明显病因,少数发生于感冒、过劳及情绪激动之后 ,起病急,多发生于一瞬间,有单聋 ,有双侧耳聋,多伴有低音频耳鸣,部分患者有复听,耳内阻塞及胀满感,半数伴有眩晕。脑干诱发电位有较高的检查价值。

2 治疗方法

治疗压力200~ 300kPa,每次治疗吸氧60min,10d为 1个疗程,可做2~ 3个疗程。对持续性治疗的患者中间可休息 3~5d后继续治疗。或治疗压力 250kPa,稳压后 3次吸氧,每次20min,间隔 10min休息。综合治疗:在做高压氧舱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及血液稀释法的应用,激素、维生素等方法):中医治疗、针灸、神经封闭等的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

3 结果及疗效

32例患者听力都明显得到了改善,见效率 100%。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听力恢复早,治疗及时的同时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优点。其有效率为70%~ 80%,1d内治疗的治愈率为90%以上,2周内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为60%~ 70%。另外耳聋轻重和听力的损坏部位也有关系,伴有眩晕的患者,听力一般的改善的均不明显,恢复较慢。伴有圆窗膜破裂的患者疗效甚微。所以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听力恢复早,治愈力高,无副作用等优点。

4 护理

每次进舱前,应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或眩晕的症状。往往有些患者眩晕的症状可以改善,而突聋的效果则不太明显,此时我们应注意调整压力,并告知患者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突聋的患者争取在一周内开始治疗与护理,同时配合药物行综合治疗。

5 讨论

通过高压氧舱的治疗可以收缩全身血管,收缩颅内的颈内的系统血管,氧从毛细血管纹扩散到红细胞处的速度很慢,故而红细胞易遭受到缺血、缺氧的损害。但众多的致聋因素中,或因外伤,感染,噪声,中毒,迷路水肿等引起的螺旋器细胞和毛细血管处组织充血,水肿,或因血管病变,痉挛,栓塞等因素影响内耳的正常血供,使易发生血氧供应有限的内淋巴易遭受缺氧损害,导致内、外淋巴缺氧性损害是突发性耳聋的明确病理表现。高压氧能成倍的提高血氧张力和氧含量,提高血氧扩散量和有效扩散距离。在300kPa氧压下的毛细血管的弥散距离可达100μm,这使处于组织细胞水肿情况下用常规治疗难以解决的细胞缺氧获得足够的氧供应。因此有效的使氧从毛细血管纹弥散到红细胞的速度和量成倍的提高,从而能迅速纠正内耳的缺氧状态。另外高压氧又能改善内耳的微循环,降低血细胞比容,减少全血,血清和血浆的黏稠性,减少对血流的阻力。从而使细胞功能和活力增加,使受损害的,可逆的的感觉细胞功能恢复。因此可以改善内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水肿减弱固而改善了内耳的血液循环。因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由于脑耗氧量高,储氧量少的特点,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有限。内耳和位听神经都是大脑向外延伸的部分 ,与大脑具有相同代谢特点。使其耗氧量增大,超过大脑皮质和视网膜,故使毛细血管缺氧更加明显。由于毛细血管易遭受缺血、缺氧的损害故而导致内、外淋巴缺氧性损害,高压氧能成倍提高血氧含量,提高血氧扩散量和有效扩散距离。随着内耳血氧供应的改善,细胞功能与活力的增加,从而使受损害的,可逆的感觉细胞的功能的恢复,所以以明却病程愈短疗效愈好 ,在发病2周内治疗均有效果,7d内效果最佳。超过3个月则没有明显效果。突发性耳聋与多种疾病有关:(1)血管病变 ,血栓栓塞性疾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心律失常及血液学改变等。均可引起内耳血循环障碍,缺血,水肿,缺氧及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内耳末梢感受器损害。(2)病毒感染,突发性耳聋与流感,腮腺炎,带状疱疹,麻疹,风疹,及白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可使红细胞凝集或高凝状态,也可使血管内膜发生水肿或形成细小血栓。还可使免疫和变态反应性病理改变有关。这些病变在螺旋器,以内耳蜗底损害最严重,螺旋神经节有继发性退变,亦有耳蜗血管阻塞。(3)神经-体液因素,多是由于冷,热,疲劳,情绪激动,神经压抑,过敏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诱发血管痉挛 ,水肿,出血,血栓形成及血球凝集等病理改变,产生内耳微循环障碍。(4)中毒,一氧化碳及有害气体中毒等,多是由于病理改变使中枢神经缺氧性改变及继发神经脱髓鞘现象,影响内耳末梢感受器功能。(5)圆窗膜破裂 ,可是由于外伤,屏气用力过大,中耳鼓室调压时压力改变过大过猛或耳部手术引起的内外淋巴压力的改变而导致的圆窗膜破裂。其中32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由于发病和治疗的时间不同,治疗的作用和机理有所不同,所以治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因及早的发现可以迅速的提高血氧,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毛细血管血氧弥散距离,增加内耳淋巴液的血氧,使其获得充分的氧气,增加了有氧代谢,使其更快地修复。

猜你喜欢
内耳毛细血管突发性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恐龙内耳的秘密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的显微影像解剖学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