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森林城市在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2010-04-08 16:11张晓航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洛阳林业森林

张晓航



论建设森林城市在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张晓航

(洛阳市林业局周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河南 471003)

城市森林是最具生命活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最大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生态建设在城市中的最高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森林城市建设和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简要分析,阐述了森林城市建设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地位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效益,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建设富有洛阳特色的森林城市之路,下面就建设森林城市在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做一简要分析。

1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洛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生态环境的保障与支撑。“十五”以来,洛阳市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规模开展了生态环境治理、植树造林、荒坡绿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活动,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但洛阳市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仅0.093hm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4.48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面积仍达104.4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8.7%,每年因水土流失而直接注入黄河泥沙350万t;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地表水市区段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严重,这些问题已成为洛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城市森林建设,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吸尘降噪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极大地减少洛阳当地水土流失,对于减少黄河、淮河及长江等下游河道的淤积,进而防控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洛阳城市林业建设既是满足河南乃至中部区域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中原城市群开发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窗口。

2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所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其一,城市森林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产品,特别是花卉和苗木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周边地区的支柱产业;其二,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各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优化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并带动旅游、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绿色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生态优势,生态优势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保障,森林资源的价值是绿色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从而能够减少城市在夏季由于空调而产生的电力消耗,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到森林中旅游观光、休闲健身、亲近自然。这种绿色消费已开始成为时尚,能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林业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 打造“中西部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需要

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和“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再造一个新洛阳,在中原城市群竞相发展中走在前列,是洛阳市委、市政府为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崛起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城市森林是向国内外展示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加快城市森林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洛阳发挥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洛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4 774 hm2,城市绿地率为32.94%,绿化覆盖率是38.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13 m2,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9%以上,基本形成纵横交错、覆盖全城的道路绿化体系。这些成绩不仅美化了城市,有效改善了城市形象,而且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了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为洛阳赢得了声誉。但洛阳城市森林依然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植物配置和结构层次单一,没有构成复合稳定的植物群落,绿化美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成规模的环城防护林带,城郊森林公园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4 满足人们生态文化消费的需要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市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景观资源极其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随着洛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层次正发生深刻变化,城市森林建设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城市品位、满足人们休闲旅游、回归自然的时代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发挥林业的文化功能,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卉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果园文化等发展潜力,以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等活动需求。

5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发展林业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林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拉动内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适合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林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休戚相关。一是林业是林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林业的主战场,农民是林业的主力军,通过发展林业,利用好林地这一非耕地资源,可以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二是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果品、木本粮油等传统林业产业,农家乐生态游、森林食品、花卉、药材等新兴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三是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洛阳地处豫西,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分布有伏牛山、崤山、外方山和熊耳山等山脉,全市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6.47%,有林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21.08%,是河南省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密集。推进洛阳现代林业建设,促进乡村林业发展,发挥林业富民、绿化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Construction Forest City in the Position ofFore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Luoyang

ZHANG Xiao-hang

(Luoyang City Forestry Bureau Zhoushan Forest Park Management Office)

Urban forest is the most vitality of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greatest ecological benefits can not be replaced, the building of urban fores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itie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but als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the fores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Luoyang has don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Forest C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osition

S731.2

B

1003-2630(2010)01-0059-02

2010-02-20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洛阳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洛阳正大剧院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