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作用

2010-04-12 15:47温晓年
时代农机 2010年5期
关键词:原生态民意决策

温晓年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1 前言

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和扩大,并发展出一种新的民意类型——网络民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四亿多,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2 网络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

民意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指未加整理的初始状态下的民意,其可能夹杂某些非理性的情绪。真实民意是指经过调查,整理和分析过后的较为科学和理性的民意。网络民意本质上是网络言论市场的产物,因此属于原生态民意。

原生态民意是政府决策重要的基础。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与交互性有效弥补了传统新闻媒介反映民意不足的缺陷。网络民意由于其生存空间的虚拟性,使得民意主体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由于其主体的平等性,使得大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由于问题指向的公共性,使其与公共决策密切相关;民意内容的公共性和丰富性,则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全面的原生态民意。

2.1 重视网络民意,推动政府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问题的主体状况区分为私人主动、政府主动、两者都主动、两者都不主动四类。一般而言,公民总是作为消极、被动的政策遵从者而存在。特别是在精英决策模型中,公民常常被看作是冷漠无知、自私消极的乌合之众,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缺乏政治上的自觉,也不能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公决政策反映的只能是精英集团的价值观。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打破了政府垄断决策信息的局面,有效消弭了公民之间、公民与决策主体之间在信息占有、支配和使用方面的差异,为私人主动提出政府政策问题提供了宽松的平台,使政府决策主体走向大众化。通过网上发表言论、网上签名请愿、民意测验、广发电子邮件等形式有助于公民的自我表达和公民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某些议题的优先化,有助于设计行动方案以影响政治议程。按照金通(Kongtong)的政策“三源流”理论,一项政府政策的形成需要问题、政策与政治三种源流的结合。网络民意的集合扩散效应推动了社会问题向政策问题的演变,促成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耦合,从而打开一扇“政策窗口”。

2.2 重视网络民意,避免政府决策失误

政府决策越接近最终政策接受者,政策的实施和执行效果就会越好。就目标尚未确定、存在价值冲突的政府决策而言,引进大众参与有助于提升政府理性。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因素很多,如个人价值观、党派认同、选区或地区的利益、公众舆论、传统或惯例等,其中“公众舆论确定了政府政策的基本范围和方向”。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政府决策由传统精英型决策向现代民意型决策转变。相较于精英型决策政府少有顾忌而言,民意型决策往往要在政策意图还没明朗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释放“决策气球”去试探民意。“决策气球”既可以有效避免决策失误,也可以塑造和强化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从而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政府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而网络民意传播及时、覆盖面广、参与方便的特点,则为政府释放“决策气球”、试探民心向背提供了成本低廉、反应快速的平台。

2.3 拓展公共领域,营造政策执行环境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在1998年访问中国时说:“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从公共领域的历史和现状看,它的发展都没有离开过“论辩”,而论辩的主体、环境、话题等对“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真实的民间社群发展薄弱的情况下,互联网带来了民间社会重新组织的一种方式。网络所提供的专题性讨论空问和大量的自愿参与行为,形成了以专题性BBS为联系纽带的虚拟社群,并使一些有共同利益和观点的BBS参与者从虚拟社群向现实社群发展。网络独有的交互性特点,使得网络民意不仅有精英阶层言论,还有来自其他阶层的声音,生成了一个标准的理想的“论辩”体系,而这个体系对于建构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执行环境具有双重功效,一是促进了社会整合和群体的认同,人们在这里找到了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二是为国家和政治系统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人们在参与政治讨论过程中认可政治秩序的价值。人们在虚拟空问的公共领域可以就政策议题进行公开自由的辩论,从而激活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提升公共理性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为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2.4 多元化心声传递,维护各阶层的利益

网络创造的全新平等、没有强权和中心的信息空间,使所有人参与政治的机会趋于均等化。而网络交流的直接性,则使得公众可以相对平等地去监督政策执行主体,从而真正发挥民意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在互联网中,来自代表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个公共话语平台下发表着不同的声音,而它们代表来自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

3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史无前例的民意表达形式,将成为民主建设的新通道,从而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1][美]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O04.

[2]孙旭培,吴麟.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J].新闻爱好者,2005,(3).

[3]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5]闵大洪.网上舆论的形成及特点[EB/OL].新华网,2003-06-12.

[6][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原生态民意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原生态静宁苹果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