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2010-04-12 15:47
时代农机 2010年5期
关键词:英美跨文化交际

孙 晓

(石河子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屡见不鲜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现象,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容易接受,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二语习得的进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那么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只有了解到此种差异,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该种语言。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 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说是一种语言中蕴藏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定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思想特征等深层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与其他文化特征表现出的差异,常会影响语言的习得,造成语用失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1)生活习惯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了解中西方文化形态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尤为重要。中国人在就餐时,喜欢很多人在一起,热闹,嘈杂,喜欢跟人们尤其是熟悉的人保持较近的距离,而英美人士喜欢有自己的空间,不喜欢与人保持太近的距离,因此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要注意这种差异,以免被人误解为无礼。在付账时,中国人喜欢请好朋友吃饭,而西方国家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支付,经常会采取AA制,因此使用“Go-Dutch”。此外,在办喜事时,中国人用红灯笼、红对联等,红色代表热闹喜庆;英美人认为红色意味着血腥暴力,故穿白色婚纱代表纯洁忠贞。

(2)行为准则的差异。人们往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办事,通常不会违反这些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注意中西方行为准则的差异。谦虚在中国是一种美德,受到赞美,往往回答“哪里哪里”,英美人对待夸赞则通常以“迎合”的方式接受,并回答”Thank you”并且还有可能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委婉的拒绝在中国表示一种尊重礼貌,而英美人士往往会比较直接,委婉方式往往会造成一些误会,不利于跨文化交际。另外在接受了别人提供的服务后,英美人士通常要付小费来表示感谢,而中国人通常不这样做。此外,在中国,签合同时,一些条例可以根据关系和情况的不同而改变,而英美人士往往认为一旦形成条例,就不能轻易改变,谈生意时往往开门见山,而在中国,谈生意前经常会有一些宴会。英美人士通常会将生意工作与休闲分得很清楚。

(3)词汇意义上的差异。根据语言学家Leech,词汇具有内涵意义,即词的“所指”内容具有某种交际价值。在英汉语言中,有些词语虽然所指相似,而内涵意义不尽相同:如“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都指一种动物,但在两种语言中却富有不同的感情色彩。“龙”在汉语中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如“龙的传人”、“龙马精神”等;而在英语中,“dragon”却是一种能喷火的怪兽,如亚洲四小龙中的龙字翻译成“Tiger”。另外一些习语,如:”Kick the bucket”,在美国的一些地区表示死亡,而不是踢桶子。”a black sheep”,译作害群之马,而不是一只黑羊,所以切不可望文生义。

2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式

(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将英美文化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如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讨论之后,可设计好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Holida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比不同,并以PPT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这样学生在课后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节日共同和不同之处,并学到相关词汇。

(2)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例如,可以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某一文化现象、文化内容进行演讲,辩论。举办戏剧表演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新。同时,还可以创办英语角、英语沙龙。

(3)教材本身就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教师在备课时和上课时可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知识,同时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结语

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21世纪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将自己的社会经历、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作为自己思维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了解他国文化,这样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才能表达思想时有话可说。教师只有根据教材、学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目的语,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和全面发展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1]邓炎吕,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Leech.李瑞华,杨自俭等译.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3]Barry.Tomalin Susan Stemplesk.Cultural Awareness[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Carley H.Dodd.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ifth ed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英美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